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际战略思想是一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外交大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新中国领导人十分重视外交战略思想的提出与创新,特别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创造性地提出国际战略思想,对当时和此后的外交工作进行全局指导。对新中国领导人的国际战略思想,在理论基础、时代特征、国际形势和国家实力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出新中国外交中的国际战略思想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
试论毛泽东的外交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文献资料 ,阐述了毛泽东在创建新中国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过程中所作出的重要理论贡献 ,其中包括 :强调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出发点 ,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的基础 ;适时提出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 ;与周恩来共同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 ;把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作为中国外交的立足点。这些基本论点对新中国外交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化外交是周恩来外交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作为新中国首任外交部长,周恩来创造性地运用多样化的文化载体,开展卓有成效的文化外交,为塑造新中国形象、改善国际舆论、打开新中国外交局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认为周恩来的文化外交为今天中国文化外交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文化外交的有效开展,在个体层面上要求外交官既要具有高度民族文化自觉,又能够对外国文化抱持开放和宽容的态度,在国家层面上则要求淡化意识形态,要求国内政治和文化环境的配套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天然的大国。随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全球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中国更是以大国的外交形象进入全球人民的视野,展现大国外交的风采、责任、贡献和担当。因此,对十八大以来的外交目标进行细致探讨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安全外交的界定具有内涵与外延不断演进的历程,反映了中国应对国内安全问题时所承受的外交压力,并因此而采取的因应新安全观治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政策措施。中国安全外交体现了中国综合运用外交手段应对和解决国内外安全问题的新思维,超越了将安全问题与外交手段简单结合的传统思维,满足了当前形势下各国处理全球性安全问题的新要求。中国在全球化时代下对国际和国内安全治理的认知,已经超越了国家安全、传统安全和联盟安全,增强了对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与可持续安全的认识。中国在参与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议、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海合作组织和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地区多边机制中的安全外交具有一致性特征,反映出中国试图促进更为包容、更加有效的地区多边安全机制,消除美国军事同盟体系对地区安全形势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中国安全外交也处于快速演进过程中,效果已经逐渐显现出来。随着中国提出并逐渐充实和完善亚洲新安全观,中国安全外交也将对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火炬的全球传递活动,不仅仅是传递奥运理念、奥运精神的过程,同时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可以说,奥运火炬境外传递是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一个新项目。火炬传递风波,既显示了此次公共外交的新特点、新突破,又折射出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伴随着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应该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共外交,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7.
时代观、国家利益观、国际体系观作为外交思想的核心论点,三观紧密相连、相互啮合。在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外交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时代观、国家利益观、国际体系观三个方面的演进历程分析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外交思想彰显了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的平衡,以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平衡,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思想体系。尤其是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思想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中国梦、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的实现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至1958年,伍修权同志先后担任外交部苏欧司司长、副部长、中国驻南斯拉夫首任大使等职。他坚定执行党中央制定的外交路线,为开创新中国的外交局面,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开拓性贡献。1958年10月至1967年...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植根中国厚重的"和"文化,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中国外交思想和理论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发展。习近平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思想,以新高度升华了中国外交目标;丰富和平发展道路内涵、划出国家利益底线,以新力度明晰了中国外交原则;创新"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内涵、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以新深度拓展了中国外交布局。特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则集中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集大成。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埋葬了旧中国备受欺凌的屈辱外交。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保持了高度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但在外交战略上却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即毛泽东时代结盟的外交战略和从邓小平时代开始的不结盟的外交战略。结盟和不结盟的外交战略都是从特定时期的国际环境和中国本身的综合国力和出发作出的正确选择,都有效地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我们要学习两位划时代的伟人在制定外交战略中所体现出来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科学地分析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思想方法,既坚持原则,又有灵活性,以国力为基础,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制定正确的外交战略,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高飞 《外交评论》2005,(3):105-112
近年来,公共外交的兴起日益受到人们的瞩目。本文从几种国外流行的公共外交概念入手,分析公共外交的本质特征、兴起原因及其作用,并通过介绍西方国家公共外交机构改革情况,对我国的公共外交工作提出建议。公共外交的发展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多元化、矛盾竞争复杂化等新特点,体现了当代政治的发展、外交制度的完善和外交方式的创新,发展和完善公共外交工作对于消除“中国威胁论”,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中国视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引进介绍和借鉴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也必须有中国的角度和中国的视野,只有两个方面的结合,才能做好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和中国外交的研究。在国际关系历史的研究方面,有必要认真研究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的思想与实践;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面,有必要挖掘中国思想家们这一方面的内容;在当代中国的外交实践中,许多问题也有必要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中国的视野两个方面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3.
杨闯 《外交评论》2005,(6):68-74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外交的地位与作用没有因新闻媒体的挑战和首脑外交的活跃而降低。驻外使领馆的外交调研是外交决策的基础工作,是为外交决策服务的。本文主要论述外交调研工作的重要性、驻外使领馆不同的外交调研的要求与分类、调研工作的一般规律和对外交调研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棕榈油对印尼而言是一种战略商品,但因为种植棕榈树需要砍伐焚烧雨林,易导致严重的生态破坏,所以印尼棕榈油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一直饱受国际环保组织和以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的批评与质疑。佐科政府因“亲民”和“务实”的外交理念,强调保护棕榈种植户的利益,重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在多边外交舞台和与相关国家经贸关系上投入了大量资源,积极开展棕榈油外交,为棕榈油争取国际性的合法地位。但随着全球范围内反棕榈油情绪的进一步升温,在国内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撑的情况下,如何为印尼棕榈油产业正面有效发声,获取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支持,成为摆在佐科政府面前重大的经济外交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杜正艾 《外交评论》2005,1(1):42-4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缘因素对一个国家外交战略的影响有所减弱,但是,它作为国家构成中最稳定、最恒久的因素,对一个国家的外交传统仍然有重大影响。由于俄罗斯地跨欧亚,俄罗斯外交的弹性大,外交周旋的空间大。俄罗斯邻国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邻国外交的复杂性,对不同实力、不同民族、宗教的邻国,采取不同的外交方略。地缘上的内海型陆海国家特性,使俄罗斯外交始终把谋取和维护出海口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外交的国际定位,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对自身在国际社会中所处地位或位置的基本看法和评估。历史、国内、国际、个人等层次都是分析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定位的形成与嬗变的关键影响因素。将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纳入对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定位衍变的诠释中,并以此将整个1949年后的中国外交历史贯穿起来,可以总结出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定位的变化特点是:历史上的大国情结与现实物质力量相对薄弱的矛盾始终存在;由结盟外交转向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由体系外革命性国家转向体系内现状性国家;强意识形态转向弱意识形态;理想化、传统化转向务实化、国家化。  相似文献   

17.
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将人权外交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和外交政策的基石,不遗余力地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在当前以和平和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排除人权因素对国际合作的阻挠和干扰,建立真正有利于全球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18.
青年外交是国际交往中存在的青年现象,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外交是国际政治演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间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国家外交活动走向多元化的重要标志。青年外交日渐呈现出由边缘走向中心、由补充走向主流、由双边走向多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国际道义与中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华 《外交评论》2007,64(3):44-49
全球化时代,国际道义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忽视国际道义的代价更加高昂。外交的道义层面已成为各国外交实践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应当重新界定国际道义的内涵,使之更具广泛性和普遍性。对国际道义原则的坚持和履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声誉,中国的政策感召力和国际公信力逐渐增强,中国的软力量不断积累,形成了中国的一个持久的外交优势。  相似文献   

20.
经济调研     
本文论述的经济调研指的是外交经济调研。它是对外交所指的对象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外交服务的工作。外交经济调研以调研对象的经济数据和资料为基础。作者从国内外的环境变化及外交工作的需要出发,阐述了经济调研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还从多角度对经济调研作了分类。以此为基础作者阐述了经济调研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