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序言 1993年1月4日,李登辉在台湾第二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临时会议上提出了“政情报告”,报告了:1992年台湾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200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500亿美元,外汇储备额达850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0196美元。这说明台湾取得了优异的经济成绩,而且台湾的这种高速经济增长还是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较均衡的收入分配的情况下取得的,因此台湾的经济成就屡屡得到发展经济学教科书的赞扬。但是到了80年代末期,台湾便出现了高速经济增长所导致的“逆效应”:工资高涨、  相似文献   

2.
台湾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在经历飞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又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地区。其主要经验是成功开展土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在竞争行业鼓励和推动民营化,重视教育机会的均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却越来越大,成为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不均衡的国家之一。要改善大陆的收入不均衡现状,台湾的经验值得大陆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台币升值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两岸关系》2006,(7):32-34
在台湾经济起飞阶段,新台币经历了持续的升值,对台湾的经济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新台币升值期间台湾的宏观经济特征与目前大陆面临的经济形势极其相似。例如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部分年份达到两位数,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台湾1976年,大陆2003年);外贸依存度升高,顺差不断扩大,贸易摩擦增加,外汇储备激增;国际油价高企;对原材料需求增长较快,对外投资明显增加等等。台湾与大陆在不同时间里出现类似的现象绝非巧合,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因此,研究当时台湾的经济政策,对当前大陆制定经济政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台湾经济增长没有受到日本的重视一九七六年以来,南朝鲜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国际舞台上受到异口称赞。自美国《新闻周刊》一九七六年六月六日以《南朝鲜人赶上来了》为题专刊发表以后,世界各国报刊都报导了南朝鲜经济的跃进状况。日本报刊也从一九七七年春开始介绍邻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情况,并加评论。  相似文献   

5.
杨振威 《群众》2011,(2):79-79
根据2010年12月25日公布的《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8(公众版)》,和2004年相比,2008年我国环境退化成本增长了74.8%,虚拟治理成本增长了75.4%。这意味着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在环境和生态方面所付出的代价目益增大。  相似文献   

6.
近来,台湾商业、餐饮娱 乐连锁企业投资辽宁势 头强劲,房地产、纺织、农业、电子及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纷纷在辽东半岛抢滩置业。上半年沈阳市实际利用台资额取得了同比增长67%的骄人成绩,呈现出近几年少有的高速增长态势。“第二届台湾知名企业家辽宁观光活动周”于8月20日如期举行,200多位台湾知名企业家来辽观光考察。9月5日至10日在沈阳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台湾企业报名踊跃,参展人数、  相似文献   

7.
如何更好更快地将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讨论的主题,其中以下五个重要议题与我国的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关系尤其紧密。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中国经济改革道路,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也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但是,中国也为自己的高速增长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其中最重要的代价有两个。一是由收入差距拉大引发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二是由资源  相似文献   

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摆脱既有思维方式的束缚和路径的依赖,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扩大社会矛盾为代价求得快速发展。同样也绝不能以增加历史的欠账为代价求得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受多种因素制约,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随着经济增长的加速,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弊端凸现,概括起来就是“四重四轻”:一是重投资,轻消费;二是重规模扩大,轻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9.
高速经济增长的成果在稳定的政治局势之下,台湾经济在1960年以后取得了显著的跃进,玑在已和南朝鲜、香港、新加坡一起,成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群体的一个成员,成为了经济增长显著的“亚太经济圈”的一翼。  相似文献   

10.
台湾的经济增长率在 2 0世纪 6 0年代年平均增长 9 1 %、70年代 1 0 2 %、80年代 8 1 % ,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 ,90年代也保持了 6 4 %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亚洲金融危机后 ,台湾经济所受危机的影响在亚洲地区中属最小 ,台湾经济素有“亚洲优等生”的誉称。为此 ,台湾第一次经历了较严重的经济衰退在台湾居民心理上引起了很大的不安 ,企业界又掀起了往中国大陆投资的高潮 ,台湾居民对中国大陆方面所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支持率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对安全保障也有影响。为此 ,自 2 0 0 1年夏季以后 ,经济复苏问题便成为了台湾执政党与在野党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字解读     
★香港外汇储备创新高: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截至2001年1月底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1115亿美元,比去年底增加40亿美元。据介绍,香港外汇储备额在全球排行第三,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 ★来祖国大陆旅游台胞去年持续高速增长,首次突破300万人次。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介绍说,自1987年台湾开放赴祖国大陆探亲以来,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旅游人数已从1988年的43.77万人次,增长到去年的310.86万人次。13年间到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累计已达2036万人次。 ★台湾高科技企业登“陆”:台湾高科技企业有30.4%  相似文献   

12.
徐琴  苗国 《群众》2010,(6):6-7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年均9%以上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在经济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一些环节也显露出值得关注的问题:诸如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治理模式和不科学的晋升考核体系下,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出现了偏差,使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诸如资源环境压力、社会民生问题凸显等的高昂代价。加快政府治理转型,建立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科学的晋升考核体系、调整和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权、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机制、构建多层次的监督体系,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熊春艳 《当代广西》2007,(16):15-17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愈来愈丰盈,然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却变得满目疮痍:青山不断地被炸毁、河流不断地被拦截、土地不断地被占用、大气不断地被污染……在 业化的发展道路上.几乎每个国家都遭遇过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失衡。这一失衡在国际上被称为“增长的代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如果能较好地补偿“增长的代价”.  相似文献   

15.
谢楠 《两岸关系》2013,(7):62-63
历年台湾经济发展与失业率情况显示,在1995年以前,台湾的经济增长处于年均增长率为7%的高速增长期,失业率除在1982-1986年间因能源危机与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超过2%,其余时期基本在2%以下。1996年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进入中速发展阶段,失业率也逐步上扬,从2%左右逐步上升至4%。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台湾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27日,北京召开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次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农业问题.同一天,台北召开了第三次台湾农业会议.这是个巧合.在大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农业逐渐显示出一些隐忧:农民比较利益下降,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农业基础脆弱,实现稳定高产还有很大难度,农业发展缺乏后劲.而台湾农业,近4O年来虽有过一段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到80年代,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农业成本逐年增加,农业收入减少,非农业用地年年增加,耕地面积日益缩小,加上资源的过量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包含人力资本因素的指数型生产函数基础上,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台湾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为:劳动力和物质资本仍是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研究密度、对外投资的技术扩散、侨外投资及其技术扩散则均对台湾经济增长影响较小.21世纪台湾经济形势逆转,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呈现显著不同,表现为传统投入要素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呈弱化趋势;侨外投资的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受到抑制;工业结构、对外投资和贸易技术扩散的积极影响逐渐增加.此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现,而侨外投资、自主创新和服务业结构的积极作用则受到制约,弱化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台湾地区经济总量实现相对高速增长,但疫情对于岛内不同行业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从生产和需求角度分别加以考察,2020年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制造业和出口。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宏观经济受疫情冲击较为有限,主要是因为疫情催生“远距经济”等新业态,众多5G技术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激发资讯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使岛内资讯电子工业产值大幅上升,有效弥补了传统制造业部门产值下滑所产生的缺口,推升了台湾制造业总体产值。祖国大陆作为台湾资讯电子产品最主要的目标市场和生产据点,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全面复工复产,并且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支撑作用,有力助推了台湾资讯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正因如此,疫情防控期间,两岸进出口额逆势增长,大大改善了台湾对外贸易状况,这是疫情背景下台湾宏观经济形势保持稳定的关键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9.
台湾经济在80年代以扩大出口贸易为动力取得了年平均约8%的高经济增长率(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0年下半期由于出口贸易的高增长,经济增长率又有所提高,取得了年平均接近于9%的高速经济增长.但进入90年代以后,转为年平均约6%的稳定经  相似文献   

20.
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是战后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生命线。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技术 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台湾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作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台湾经济开放度各项指标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台湾GDP增长是其外资依存度和 实际关税率提高的原因,而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促进了台湾GDP的增长;同时,台湾经济增长与 两岸贸易依存度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之间的协整关系也最强。因此,改善两岸贸易失衡状况,促 进两岸投资贸易正常化,是台湾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