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静”:“物我两忘”的最高体验境界●姜耕玉老庄的“虚静”带有浓重的深入体验境界的氛围,具有深刻的艺术实践意义,并突现了东方民族的生命文化的境界。后代有些画家、书法家、诗人,正由于进入了这种体验境界而成为大艺术家。黑格尔说:“心情和灵魂的深度却不是一...  相似文献   

2.
“心意思政”是教师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学生用心学、用心悟、用心做,通过真实体验参与,达至对思政课的内心认同。“心意思政”依托“三点五学”教学模式,构建有意义、有意趣、有意境的思政课堂,发挥沟通心灵、启智润心、塑造心灵的作用,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境界和理想信念境界,培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都市小说“病相”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都市小说中大量的关于疾病的意象,不单纯是人物生理上的一种疾病,它们是作家运用隐喻这一艺术思维形式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学意象,它们的背后隐藏着某种价值判断。本文所关注的是沈从文都市小说中的疾病意象及其背后的文化隐喻意义。一沈从文笔下的“城市”是一座充满病态的意象化的城市。肺结核、精神病、失眠症、肥胖症、性无能、神经衰弱等是他都市小说中人物的常见病。在沈从文看来,“城里人与病人是同等意义的。”[1](P91)在小说《三三》中,沈从文曾借人物之口说:“城里人欢喜害各种病,所以病的名字特别多。”在其它时评性的文字中…  相似文献   

4.
石沙西 《求索》2022,(1):66-72
沈从文一生中对命运的思考、对存在的体验和感悟,与尼采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契合性。沈从文在新文化运动与西南联大时期,对尼采思想都有所接触和思考,这使得他对尼采的哲学思想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借鉴。然而沈从文与尼采思想的关联又具有某种斑驳性:他从冰心的作品《悟》中初步接触到尼采哲学,但直到创作《如蕤》《都市一妇人》《一个女剧员的生活》等一系列都市批判作品时,才与尼采的生命哲学有着内在的接近。与此同时,他又在《知识》中对尼采有所批判,并最终在"重造"思想中与尼采分道而行。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比较随沈从文个人经历而展开的心灵冲突模式及其消解模式的转变、作品主题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变迁 ,将沈从文的人生旅程、心理历程和创作过程综合性地划分为“在”与“是”的冲突、“在”与“不是”的冲突、“亦是亦不是”的双重冲突、“时在时不在”的双重冲突等四个阶段 ,并从被忽略了的“热情”和“悲痛”的角度 ,对其心理与人格作了整体观照 ,厘划了沈从文的围城情结和边缘人格的特性 ,揭示了其人生足迹、精神走向与创作心理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6.
古代文人的心理苦闷表征为怀才不遇的心灵孤独、仕途失意的政治苦闷和人生短暂的生命焦虑等心理体验 ,而政治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社会冲突、救世与自救的人格矛盾和对传统遵从与背离的内在紧张则是造成文人心理苦闷的文化根源。于是古代文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诗意境界作为自身人格解构与建构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方静  王青 《前沿》2008,(1):211-214
沈从文一生坚持强调自己的“乡下人”身份,这是沈从文对自我存在本质和精神真实的把握。早期的湘西世界中,他着力表现乡下人自然强健的生命力和自由的精神状态;沈从文凭借“乡下人”的文化立场和生命体验,关注都市人的生存状态,对现代文明进程中人性的异化进行深刻反思;而到30年代后期,他的创作又从集中于对乡村的写实,走向对现实的批判,体现出拯救民族的思考,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胡国威 《求索》2008,(7):182-184
沈从文的小说抒写着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体现了作家对于人的生存处境、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沈从文十分赞赏那种生命的原始强力,追求生命的自然和本真状态,对其小说的阅读即是一次对生命存在的理想形式的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9.
卜庆安 《求索》2008,(3):188-190
诗以心灵为殿堂,诗歌意象比其它文学体裁中的形象更富于心灵体验性,更富有浓郁的审美色彩。作为明清之交的遗民诗人,屈大均的诗歌从复合的音乐性、繁富的色彩度、幻化的动态感与委婉的含蓄性等四个方面体现其鲜明的意象美。虽然其美感形态不同,表现方式多样,但都以诗歌的灵魂与生命——意象为核心,和着美感的节拍,流溢充盈的情感,抒发诗人对生活生命以及大千世界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
杨春花 《前沿》2009,(9):37-39
信仰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是人类在实践基础上把握和向往的生活最高境界,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自我超越。信仰具有实践性、形而上学性和超越性。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的矛盾决定着信仰的存在;信仰赋予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信仰使意志坚定,使心灵具有归宿。  相似文献   

11.
冯雷 《协商论坛》2017,(9):59-60
提起沈从文,人们总会想起他的故乡凤凰,会想起他笔下的“边城”.其实,单纯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看,沈从文和北京的关系其实也非常密切.86年的生命中,沈从文有49年是在北京度过的,可以说,沈从文大半辈子都住在北京,北京见证了他一生的起起伏伏、苦辣酸甜. 从“边城”到京城 每年,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都有许多人慕名到湖南凤凰去,为着是寻访沈从文的“边城”.而在1934年,沈从文去乡18年、重返湘西之际却悲哀地发现家乡处处显出社会变革的痕迹,尤其是在精神层面上“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  相似文献   

12.
马正应 《求索》2008,(3):173-175
退溪美学,以理气性情论为哲学基础,本于庄敬涵养,通过日用践履,达于“乐”的人生境界。其“乐”的概念是现代术语“美”的代名,纯粹天理之乐与纯粹审美之乐是人生二境界,为气禀之清,是人格美的完成。退溪美学的成立根据,即在于通过身心性情的体验以通天理:以感性的身心体验,体味涵咏,达到“乐”的境界和天理的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何阿珺 《求索》2008,(10):196-198
本文从李清照的生活轨迹以及词人所处的北宋、南宋交替的社会背景出发,对李清照词中频频出现的“花”与“酒”两种意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两种看似平常之物其实是词人心灵的载体,是词人对生活、生命的执著热爱与面对黑暗现实想要逃避的矛盾心理在词中的具体体现。也正因为如此,“花”与“酒”在词人的笔下也就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而被赋予某种比兴寄托的含义,从“花”与“酒”中我们可以感悟词人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4.
唐长安以其皇家之尊和富贵之气,成为太平盛世和幸福人生的具象符号;长安的科举考试和政治生活,给人们带来难以忘怀的生命巅峰体验,也把人生和创作推向新的境界;唐代诗人以留居长安为人生荣耀、以进出长安为成败标志,对长安有一种葵花追日般的执著,生命为“长安”而绽放,诗歌因“长安”而精彩。在唐代诗人的生命历程中,“长安”情结发挥了精神引导和现实驱动的重要作用,是我们解读唐代诗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关键词,因而也是进一步体悟唐诗风貌不能忽视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以来,江苏省丰县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组织中小学生写“道德日记”,引导未成年人将写“日记”与讲“道德”有机结合起来,见贤思齐,积善成习,美化心灵。 一是引导学生体验道德“有得写”。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通过清明节、中华经典诵读、“爱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引导他们认真总结感受体会,及时书写“道德日记”;  相似文献   

16.
邓刚 《求索》2023,(6):81-88
生命哲学是20世纪法国哲学的重要主题。柏格森通过“绵延”“生命冲力”等概念揭示出从物质到生命、从生命到意识的宇宙运动。康吉莱姆从科学史研究入手,揭示出生命体的个体性、规范性、独特性,以及生命体与周遭环境的关系。亨利的生命现象学,侧重于生命的体验,从主体的纯粹内在的自我感发体验出发来理解生命。巴巴拉斯在一种宇宙论视域之中,从世界出发来理解生命。柏格森、康吉莱姆、亨利和巴巴拉斯等哲学家,各自以其自身的方式,各有侧重揭示出生命的三重维度:生命体、生命和世界。  相似文献   

17.
当披上红、橙、黄、绿等各色装饰篷布的大卡车在川藏线上行驶,一条流动的彩虹便给莽莽山川注入了特别的灵性。沿途那些不被人注意的小汽修站、加水房的门扉也挂了彩色门帘:还有那些石头、那些被人砍伐的树,它们的断面被涂上了各色彦料。“那是它们的血。它们也有生命,和我们一样。”这就是旅日女画家熊文韵奉献给川藏线的装置艺术作品。她打算用一年的时间,将沿途汽修加水店装点成“另一个模样”。“我相信这种充满规律秩序的形式是宇宙颠倒睥最单纯最本质的美,在这种单纯美的里面有着永恒的秘密。”为了这震撼高原与心灵的壮丽一刻,…  相似文献   

18.
“一切优秀作品的制作,离不了手与心,也许还是培养手与心的那个‘境’。”从沈从文的文论和书信中,可以析出:静境、心境、情境,是其创作过程的三个层次:①静境层。静味自然,陶冶性灵,更新人格,反照人生,是作家步入创作境界的序曲。“静静的与自然对面”,即可慢慢得到一个“清虚寥廓”的境。创作要“幻想”些人世所“没有的东西”。幻想、想象,人在清静时最活跃。静境的求取,往往仰给予大自然;创作的蓝图,往往酝酿于静境层。②心境层。澄  相似文献   

19.
诗意警察     
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写到 :“作为个体生命的人 ,可以不需要诗才 ,但绝对不能缺少诗意。”又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只要心中水草丰美 ,尘俗中依然会诗意地栖居。”诗意 ,是一种生命的境界 ,与心灵、个性、尊严和人格等坚韧、灵性、浪漫的内质息息相通。大千世界 ,芸芸众生 ,充满诗意的人 ,即便贩夫走卒、蓬门瓦灶 ,心灵深处亦闲云野鹤、青山绿水 ;反之 ,即便高官厚禄、锦衣玉食 ,也一如死水一潭、索然寡味。想起五年前的那个9月 ,只身离家北上 ,挂单到京城一所公安院校中文系的我 ,走在那个陌生的城市、校园和陌生的着一色橄榄绿似乎有着同…  相似文献   

20.
张岩 《求索》2013,(6):148-150
以反传统姿态出现的中国现代文学高扬“破旧立新”的旗帜.倡导以现代生存体验和人生思考为主要的表达对象。然而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沈从文等作家却在文学创作和理论研讨的双重纬度上对古老的神话资源极为关注,表现出强烈的神话意识。对于中国现代作家神话意识生成形态、途径以及特点的考察,可以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推进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中传统与现代之间复杂关联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