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浩 《求索》2011,(12):167-169
票据抗辩制度是票据法律体系中的制度,该制度的存在,维护了票据债务人的利益,实现了票据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的均衡,使得票据的功能及效用得以充分发挥。本文在对票据抗辩权设置价值分析的基础上,回溯传统票据理论的历史演进并吸收新的票据抗辩理论的营养,认为新的票据抗辩理论并非对传统票据抗辩理论倾覆式的否定,而是扬弃与革新。显然,这些理论对于我国票据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使之更契合市场经济的运行并与国际惯例相符。  相似文献   

2.
郭洋  方华 《中国发展》2012,12(3):19-23
在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发育到90年代的规范、发展,中国票据市场近年来呈现持续快速的发展趋势,票据融资功能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票据市场成为货币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文对中国近十年票据市场情况以及票据市场规模在快速发展后发展速度又放缓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票据市场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韩蕊 《求索》2012,(5):220-222
票据对价是英美票据法系的概念,它对于理解英美票据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日内瓦统一票据法公约中并不存在对价的概念。这是两大票据法体系一个重要的差别。导致这一概念性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票据无因性理论的影响。我国《票据法》第十条"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的规定,也首次将对价的概念引入到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中。然而,我国票据法中并没有对票据对价的概念做详细的解释。笔者将从票据对价与票据无因性关系入手,阐述票据对价在两大法系中的作用,并重点探讨票据对价在我国票据法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4.
门献敏 《求索》2007,(1):111-113
票据关系的核心是票据权利,保护票据权利、维护票据权利人的合法利益是《票据法》的首要价值取向。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又称票据的善意取得,它是票据法中规定的票据权利原始取得的重要方式。该制度保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而使原权利人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因此,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是以原权利人的利益受损为代价的。在审判实践中,什么情况才属于善意取得票据权利较难以掌握,本文将对此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何为票据?何为票据犯罪?作者从票据的特征入手,详尽地分析了票据犯罪的可实现性和票据犯罪的界定以及量刑标准。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票据法中,为保护真实的票据权利人,维护正当的合法的票据法律关系,设立了票据的抗辩权。本文将对票据抗辩具体的法定条件做以谙民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前理论界关于票据关系及票据权利的普遍观点认为,票据关系为债权债务关系,票据权利为债权属性。从合同履行中的票据交付、票据无因性、票据流通性等角度分析并重新审视票据权利的本质规定性可知,票据权利应为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8.
票据作为一种信用工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种商业票据和银行票据的使用逐渐增多,为准确认识票据行为及其性质,文章对票据伪造变造的构成及效力进行了深入论述,使对伪造变造后的票据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有个清楚认识。  相似文献   

9.
研究空白票据的一般法理可为空白票据法律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两大法系票据法关于空白票据规定的比较分析和对有关空白票据的学说、判例进行讨论、评价,探讨了空白票据的特质和空白票据权利的行使、限制及其效力等空白票据的一般法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票据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清算支付工具,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在金融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金融制度的不够完善、风险防范意识差、鉴别票据的真伪技术落后等因素,使票据犯罪现象已成为一个影响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票据犯罪的概况、票据犯罪的特点、成因进行分析,提出金融业、银行业、社会各界及司法部门对票据犯罪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票据当事人行为能力、票据行为方式和票据债务三个方面,考察和比较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以及日内瓦统一冲突法分约中的有关规则和判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票据法》和国际私法“示范法”关于票据当事人行为能力、票据行为方式和票据债务的冲突法规则傲了简要评析,并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票据法》和国际私法“示范法”相关规定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票据背书制度是票据法律制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票据转让背书与票据非转让背书都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与我国台湾省及国外有关票据法律的制度相比较 ,我国在执行这一制度时 ,体现出自己的法律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加速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进程,同时也促进了金融体制改革深化,中国票据市场发展作为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被提到日程上来,对于中国票据市场必要性及当前存在问题应当有清楚认识,而且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改革发展的预期目标。一、发展票据市场的意义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其发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成熟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契约经济,票据签发、取得和转让是建立在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上的。票据将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通过契约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金融票据这种替代货币结算的支付工具,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一些贪财图利的不法之徒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犯罪活动也日益突出,其社会危害性极为严重。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票据诈骗罪及其法定刑。运用刑法法律武器严厉打击票据诈骗犯罪活动对于保护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保护公私财产,维护金融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票据诈骗罪适用的几个问题作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票据管理制度,规范捐赠票据使用管理,加强财务管理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以及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和财政票据管理的法律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16.
票据诈骗罪是金融诈骗罪中的一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票据诈骗罪逐渐成为多发性案件。由于此类案件牵连案件多,形式复杂,在实践中较难把握,笔者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系统的论述了票据诈骗罪的概念及五种行为方式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票据变造的前提是该票据在变造前应当是形式上有效的票据,变造后的票据从形式上看仍然是有效的;票据变造必须是无变更权限的人所为的变更行为,并且是对票据上除签章之外的记载事项的变更,其变更行为必须是以行使变更后的票据权利义务为目的。我国应立法明确票据变造人、票据其他签章人、付款人和代理付款人的法律责任,明确票据变造举证责任。票据法应对参与或同意变造者的责任作出必要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罗松岳  汪涛 《现代领导》2005,(12):29-29
发轫于19世纪中叶的现代企业,围绕管理而产生的企业文化理论.其发展经历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过程,“人”作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其地位在企业文化理论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对于企业而言,培养具有凝聚力的工作氛围,是人本管理的基础工程.是企业文化营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员工个人需要的分析研究,采取适当的方式满足员工的各层次需要,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有效形成合力,降低内耗,达到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的目的。而通过对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很好地为营造企业凝聚力服务。  相似文献   

19.
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条基本的进路:以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代表的东方马克思主义进路;肇始于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路。作为实践的理论和理论的实践,东西方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是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分化和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海派画家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江浙一带的画家汇集于上海,形成了一个新的画家群体——“海上画派”(简称“海派”),与北京的“京派”相对应。他们在国内外声名显赫,在一段时间里主导了中国美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