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明红 《现代人事》2000,(9):28-29
革命家廖承志是一位学识广博、多才多艺的人。1983年6月,廖公猝然去世,各界人士无不痛惜,人们永远铭记他为国为民所做的重大贡献,也深深怀念他那热情爽朗、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乐观精神。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的魅力、吸引力,与他的人品和学识是分不开的。学识从哪里来?“学而知之”也,先得多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3.
在山东省经济界和企业界,“孔繁礼”无疑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不仅身居要职,担任山东省经贸委副主任,而且有很强的业务能力。他曾以精湛深厚的专业学识、严谨清廉的工作作风、果断丰富的领导经验赢得了广泛敬重,被公认为是一个清廉的学者型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4.
酷爱唐诗宋词的刘永泰师从启功先生学习中文,先生的品格和学识深深地影响了他。对刘永泰而言,学习书法可表达情感用以自省,也是对先生的缅怀与追思。但令他遗憾的是,虽然自己的习作深得先生书法之精髓,却始终无缘得到先生的亲身指点。  相似文献   

5.
2012年的10月9日是钱伟长同志诞辰100周年。 每当回忆起与钱老相识、相熟和相交的件件往事,他的音容笑貌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引起我的怀念、尊敬和追思。他那广博高深的学识水平、睿智风趣的谈话艺术、平易近人的处世风格、大德无言的长者风范,令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6.
思斯 《统一论坛》2000,(3):21-23
香港新亚洲文化基金会主席、景范教育基金会创办人范止安先生,是香港出版界的知名人士,也是宋代大儒、贤臣、名将范仲淹(谥文正公)第三十世孙。他深以此为荣,更以此为鞭策,承继先人的品德、学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振兴祖国的教育事业出钱出力,乐此不疲。目前,他的一个庞大计划正在实施中,就是要在我国教育落后和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7.
大宋春秋     
赵普之奸(下) 赵普除了危言耸听、离间君臣关系以外,还嫉妒陷害同僚。 赵普少年时读书不精.因此学识不深。《宋史》中说:“普少习吏事。寡学术。”作为一位一统王朝日理万机的宰相,赵普的学识水平已明显与担任的职务不相符合。宋太祖曾多次向赵普问及前朝制度.他都无法回答。  相似文献   

8.
张中行很敬重朱自清先生。虽然他没有听过朱自清先生的课,却敬佩朱自清先生的学识,更敬佩他的为人。一天,张中行正在家里,忽然住西院的邻居霍家的人来问张中行是否在家,说是他家有一位亲戚,要来看张中行。张中行正感到奇怪时,客人来了。他一看真是又惊又喜,来的竟然是朱自清先生。对于朱自清先生的来访,张中行很是感动,他认为自己的门外有了长者的车辙。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人的深层意识中,儒的概念是相当崇高的,它不仅代表着学识的深厚,外表的风雅,更显示着积极入世的博大胸襟与为人诚恳造福天下的人生品格。凡是与牟坤林打过交道的人,都会不自觉地送给他这样一个称号:“儒商”。他30多岁,中等个头,外表清秀。当然人们在称他...  相似文献   

10.
汪舟  徐波 《台声》2002,(7):23-25
他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衣着朴素,学究模样。在讲台上,无论是面对几十人的小课堂,还是面对几百人上千人的大会场,他总是满怀激情地讲先秦哲学,讲中国文化,讲台湾历史,讲两岸关系;在空闲时,他喜欢约三五个朋友,点几样小菜,喝几杯白酒,依旧是满怀激情地讲先秦哲学,讲中国文化,讲台湾历史,讲两岸关系。说到得意处,他会发出一阵天真的大笑……他的学识,他的激情,他的笑声,常常感染在座的每一位朋友。他就是著名学者、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波。我聆听过他的演讲,编辑过他的文章,也和他喝过酒,算起来应是多年的朋友了。…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走过了百年历程,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产生着一批批国家的栋梁之才。季羡林先生,便是最优秀的学者之一。他渊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谦虚真诚、光明磊落的人品,凝聚成了他特殊的精神魅力。海内外的学人都知道北大有个季羡林,都非常敬重这位宽额头,沉...  相似文献   

12.
马玉青 《现代人事》2000,(10):44-44
陈子昂,字伯玉,唐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生于公元656年,卒于公元695年。他年轻时因家境殷实,到18岁时仍整日饮酒狩猎,厌倦读书。父母勉强让他进了乡里一所私塾。渐渐地陈子昂知道自己学识浅薄,从此他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发愤博览群书。公元684年唐睿宗文明,陈子昂考中进士。他做官期间曾多次向唐睿宗上书自己识人用人的政治观点、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和学习之处。  相似文献   

13.
装玉器的盒匣是空的 昆鹏总公司是新疆一家知名度很高的公司,公司不仅经营范围广、效益好,而且公司郭总经理是个以“儒商”而著称于实业界的人。这是因为他不但在公司经营方面有独到之处,而且还是一位有很高造诣和学识的古董收藏家。据说,他收藏的古董中有不少是世上稀有的珍品,有几件可以说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极品。 郭总是个大忙人,他从10月底去内地出差直到昨天才回到乌鲁木齐,原本想在家休息一两天的,可公司许多业务等他处理,于是他早早来到了办公室。他的爱女因为这些天没有和父亲亲近,便缠着与他一起到办公室。郭总在办公桌…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与陈布雷的交往张宗高一个文坛泰斗,一个江浙才子,后来一个是中共要员,一个是蒋介石的御用文人。他们虽然政见各异,但在学识领域和个人感情方面却又是一对挚友。这两人就是郭沫若和陈布雷。陈布雷知名文坛比郭沫若稍早。1911年夏,他从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早年写的《讲堂录》中,对人才、学识、才干及怎样看待人才,都有非常精当的记录。他录道:“才,才者,经济之谓也。才有从学问一方得者,有从阅历一方得者。”这里,首次解释了什么是人才的问题。我理解这个“经济之谓也”是指具有经纶济世的学识和才  相似文献   

16.
1999年,我从部队转业到重庆市委统战部宣传处工作,并担任《重庆统一战线》杂志编辑、记者。时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重庆市委主委的冯克熙经常向杂志投稿。对所投稿件如有修改意见一般由我向冯老面对面反馈。一来二往,我渐渐熟悉冯老,并对他的学识、人品有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1996年11月20日,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周谷城同志遗体在上海火化。大厅里没有花圈,没有挽联。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的周谷城同志遗体上覆盖着亲活的白绸。为他送行的,只有与他相儒以沫半个多世纪的夫人李冰伯和亲属。这一切,都是遵照周谷城同志生前立下的遗嘱安排的。治学、有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奋斗大半个世纪的周谷城同志,一生追求真理和光明,追求高尚完美的人格。他与人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党休戚与共,风雨同舟。他一身浩然正气,高风亮节,学识博大精深。在他走完人生最…  相似文献   

18.
《时代潮》2001,(18)
在一次采访中,笔者结识了一位政法系统的老同志。他的渊博的学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更使笔者有浓厚兴趣的,是他奇特的业余爱好——收集毛泽东像章。  相似文献   

19.
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源于职业的自尊。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职业自尊的基石,教师的学识魅力是教师职业自尊之源泉,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教师的职业自尊,关系到教师的生存状态,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优质教育能否实现,关系到教育的今天和未来。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尤其爱读历史书。他以其渊博的学识、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读史方法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他不但爱读历史,而且善于运用历史,十分注意以古鉴今,是全党学习和运用历史知识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