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余婧 《民主与法制》2013,(17):64-65
惊现,亡夫背后的隐秘 这天,江敏在家里发现了一张冲洗相片的单据,等她取照片的时候,却一下子惊呆了:所有照片,丈夫都笑得特别灿烂,可他肩并肩走着的、手挽手牵着的、怀里搂着的竟全是另一个陌生的女人!江敏一张一张往后看下去,竟然出现了两人与公公、婆婆四个人的合影,那样子俨然就是一家人啊。她再也按捺不住了,直接;中到了公婆家,一把把照片摔在二老面前说:“爸、妈,你们倒是给我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
王家卫轻描淡写地说:“《蓝莓之夜》就是你今天去了纽约,旅行拍了一张照而已。”这是他2007年拍的照片,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叫Elizabeth的失恋女孩。对方的爱情已经结束,而她的还来不及忘却,于是展开一段横越美国的旅程,在不同的城市遇见与她迥异的人,看见悲欢离合的故事,一年后回到原地开始新未来。  相似文献   

3.
网事集锦     
《人民公安》2023,(22):63-63
“像!很像!就是他!”看到照片上丈夫清晰的面庞,73岁的邓辉英老人潸然泪下。她的丈夫邓正和烈士生前在原云南天保边防派出所工作,30多年前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年仅44岁。受当时条件所限,家中只留下一张邓正和烈士的照片,因年代久远,早已模糊不清。对丈夫的思念伴着深深的遗憾,一直埋藏在邓辉英的心底。  相似文献   

4.
千奇百怪的离婚理由犹他州普莱士市有一个男人诉请法院判决他和妻子离婚,理由是她"在我们床头上方的墙壁上,挂了她四个前夫的照片"。新墨西哥州罗文市一个当妻子的向法院诉请离婚,理由是那行伍出身的丈夫"要我称他为'上校',而且每次看到他都得问他敬礼"。南科罗...  相似文献   

5.
盛福海是黑龙江省依安县人,1950年10月,他为了保卫祖国,雄纠纠地走上了抗美援朝第一线。两年过后,他成了特残军人,被担架抬回祖国,不得不离开部队,返家休养,从此一躺就是40年。人们会问,40年中,盛福海起不了床,走不了路,日子怎么过?生活怎么办?记者采访看到的是,盛福海生活得很好,因为他有个好妻子。盛福海的妻子叫于淑华,从1952年则月至今,她对特残军人的丈夫倾注了全部的爱,奉献了全部心血,照料得无微不至。她只有一个心愿:一辈子守候在丈夫身边,多给丈夫一些欣慰和欢乐,少让丈夫受些苦。40年后的今天,于淑华已过…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美联社的一张照片,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一个爬在树上的女孩。 我知道这个女孩已经很久,却是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好漂亮,好酷的一个。她的名字叫朱丽亚·希尔,今年25岁。她的照片登在报纸上,当然不是因为漂亮,而是因为她的非同寻常:这么一个美丽的好端端的女孩,在加利弗尼亚州的一棵大树上,居然已经住了整整两年。 树下就是美国的土地,跳下来就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朱丽亚也正当最富梦幻的年龄,随手就可以摘下酸酸蜜蜜的青春果实。可是,她却选择孤独地生活在树上。这是一棵怎样幸运的树,会得到一个女孩如此钟情?…  相似文献   

7.
他们结婚15年了,在同一家电视台工作。他平步青云,已经是台里的中层领导了,她却甘于平淡,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文案。他从开始时当着众人说话会脸红的青涩小子成长为了一名可以当着上百号人侃侃而谈的成熟男人。她却由当初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大学生变为了每天忙着丈夫孩子衣食的家庭主妇。  相似文献   

8.
小牛 《今日广西》2007,(18):70-70
从前,有个人娶了四个妻子。第四个妻子深得丈夫的宠爱,丈夫对她是言听计从。第三个妻子是他经过一番努力得到的,丈夫常在她身边花言巧语,但不如第四个妻子那样宠爱。第二个妻子常常与丈夫见面,宛如一对推心置腹的朋友,共同分担彼此的忧愁,享受彼此的快乐。第一个妻子是他的结发妻子,但在家里的地位非常低,像奴婢一样被人使唤,却得不到丈夫半点的爱抚和只言片语的安慰。  相似文献   

9.
人的美好,最怕沦陷。《百喻经》里讲到一个故事。有个男人,娶了十分漂亮的妻子,他很爱她,情深意切。然而,妻子却有了情人,想抛弃丈夫。于是,她悄悄跟一个老婆婆商量,说我要离家出走了,你买一个女尸,等我丈夫回来,就说我死了。果然,老婆婆趁她丈夫不在家时,买了个女尸放在那儿。等她丈夫回来,老婆婆说,你媳妇死了。丈夫信以为真,伏在尸体边哭了许久。后来,他把尸体火化后,拣了几块尸骨放在布囊里,日夜怀抱着。  相似文献   

10.
跳越婚姻的冒险者们王军生一我头一双见到她的,她已经怀着七个月的身孕。孕妇常有的疲惫之情挂在她脑上。她说话的声音格外缓慢,充满了忧怨。这个女人在一个秋天里委托我调查其丈夫的重婚行为。那时,她正尝着和丈夫别离的痛苦。她丈夫则和另一女人双栖双飞。而那个女人...  相似文献   

11.
八面来风     
儿子成了她贩毒的载体李娜(化名)是巩义市某镇人,她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婚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她给丈夫生了4个儿女。然而不幸的是丈夫患了哮喘病,望着丈夫痛苦地喘息,李娜似乎感到一场灾难将要来临。有一天,她听一个朋友说“鸦片”能治丈夫的病,就弄来一点儿试试。从此一发不可收,她和丈夫一同染上了毒瘾。3年时间,他们吸光了苦心经营的近百万元家产。丈夫因吸毒过量而死亡。毒品不仅毁了她的家还吞噬了她的豪宅。为了满足自己的毒瘾,她开始以贩养吸,由于“运气不佳”,多次落到公安局的手里。随着李娜“道行”的加深,她开始…  相似文献   

12.
一伙穷凶极恶的丹东籍歹徒,在辽宁省沈阳市抢动镣人,畏罪潜逃至绥芬穷追不舍,请看──1999年7月19日晚上,晓怜接到丈夫的电话,说他去锦州谈生意,20日回沈阳。可是等到ZI日,晓怜仍未见丈夫的影子,打传呼不复机,打手机也不通。晓怜的丈夫阎涤飞是个大款,在俄罗斯做生意多年,但晓怜却没有什么甜蜜感,内心经常苦涩涩的,因为丈夫外面有女人,而且不止一个。晓怜不能容忍,却也没法拴住丈夫的心。不过,到底是结发夫妻,阎涤飞外出两天音讯皆无,晓怜不由得有点慌张。她找遍了所有的朋友,都没有丈夫的消息,她不得不去找小谢,因为…  相似文献   

13.
她在一年之中经历了下岗和家庭裂变的双重打击…… 她以不变的真诚和坚强意志走出了生活的低谷…… 工作爱情双“下岗”,心归何处? 1988年的冬天对于敏来说是最不幸的冬天,首先是她结婚才两年的丈夫闹出了婚外恋。 一开始,于敏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丈夫在外边和另外一个女人好上了。她还不信,丈夫虽是银行的干部而她是个工人,但两个人感情很好,并且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可是,有一天于敏到丈夫上班的银行附近办事,却意外地看到丈夫亲热地挽着一个女人钻进出租车…… 就在这时,于敏所在的工厂——长春  相似文献   

14.
神秘的明信片 从1998年5月以来,凯特琳一家一直为一件事情所困扰。他们连续收到一个名叫桑迪的人邮来的明信片。明信片中多次询问凯特琳家近况如何。当凯特琳第一次收到盖有智利瓦尔帕莱索市邮戳的明信片时,大为惊奇,她问自己的丈夫:“这个桑迪是谁,我不记得你在智利还有亲戚或者朋友啊?他为什么对我们的家庭这么了解?”她的丈夫凯特无所适从地耸耸肩说:“所有熟人都回忆过一遍了,没有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芝麻 《八桂侨刊》2009,(2):70-73
杜鑫是个出生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的漂亮姑娘。2007年5月,24岁的杜鑫和长她一岁的美国丈夫约翰一起来到他的家乡曼哈顿。一年前,杜鑫在中国人民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她本科学的是英语,她决心凭着流利的英语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在美国打拼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16.
擦鞋人     
《创造》2006,(4):88-89
王娟来昆明7年了。大儿子已经12岁.曾经就读昆明西华小学.小女儿在她身边风吹日晒。看来还不到懂事的年纪。王娟是重庆中县人,家里的农地授征收以后,她和丈夫决定来昆做事,其实就是到处游走擦鞋。她很害怕城管来抓.担心擦鞋的工具被收走.  相似文献   

17.
“一个好女人就是一所学校”。这篇演讲稿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警嫂,面对无情“分离”的丈夫,倾尽她全部的细腻和温柔,用女性巨大的爱,燃起丈夫自信的心灵之火,重新扬起丈夫奋进的风帆。她就是刘建红──  相似文献   

18.
老诚 《文明大观》2001,(9):37-38
这是一组当今非洲遭艾滋病恐怖袭击的悲惨的生活画面:你早晨起来,与你三个孩子一同吃早饭,其中一个已经在婴儿时期就被判了死刑;你的丈夫在200英里外的地方干活,一年才回家两趟.在这两次之外则到处睡觉;你去干活的路上必须经过一户人家:一名少年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孤独地照看着比他小的弟弟妹妹;在另一家,妻子被当成妓女,当她要求丈夫戴避孕套时.竞被莫名其妙地痛  相似文献   

19.
简单看来,这不过是一起手段较为高明的谋杀案而已,可是随着采访的深入,我却不由渐渐吃惊,案件背后缠绕着多少错综复杂的关系啊!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们,你们惯以伤害别人使自己获得狭隘的爱念,但你们可曾想过,脱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你们却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啊。赵小娥“赵小娥是个‘大炮’!”邻居们都这样说。大炮的意思,性子直而激烈。也有人说,从她丈夫第三次进监狱以后,她的性子才更加激烈了。丈夫李顺,是个惯骗,这次因假币生意被判了五年刑,已经进去三年多了。一个女人,独立带着两个女儿生活,一个10岁、一个1…  相似文献   

20.
[案情介绍]刘某的丈夫在珠海一家效益颇好的合资企业担任部门经理,她本人则在家操持家务。结婚3年来刘某因无生育能力。丈夫对她的感情日愈淡漠,并时常夜不归宿。刘某对丈夫的行为一再迁就。明知他在外面包养情人,也是忍气吞声。暗暗盼丈夫早日回心转意。可是刘某的丈夫不仅我行我素。并且对妻子的生活不闻不问。心力交瘁的刘某在没有生活来源的情况下又身患疾病。只好向亲友借钱来维持生活。分居一年多后,丈夫提出离婚刘某要求他负担分居期间自己所借的欠款5000多元,可丈夫以二人长期分居为由不予理睬。在妇联和民政部门调解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