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建立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学军 《前沿》2006,(10):177-181
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本文对照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所具备的特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障碍,强调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就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加快社会救助立法,科学设定救助标准,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建立社会救助资源的配置机制和社会互助机制,形成一体化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王瑞 《人民政坛》2013,(11):13-15
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为支撑,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现行社会救助政策虽已基本完备,但与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社会救助法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定和出台社会救助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救助建设:经验、议题与发展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制度是当代政府消除贫困、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安排。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各级政府采取有力举措,加强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改造,推动社会救助制度创新,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制度健全、衔接配套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工作正经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深刻变化带来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杜锁强 《中国民政》2006,(11):27-28
搞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近年来,西安市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制度入手,注意搞好配套制度建设,已形成了“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以教育资助、医疗救助、住房补助等制度相配套,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经常性救助与临时性救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为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构筑了一道安全屏障,有力地促进了和谐西安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已经初步构建起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尤其建立健全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基本实现了救助范围覆盖城乡、操作程序明确规范、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救助水平逐步提高的制度目标。尽管如此,社会力量在参与社会救助方面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完善与提升空间。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6.
《北京观察》2009,(7):29-30
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完善,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临时救助、灾害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7.
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在过去几十年里很好地发挥了兜底性民生保障作用,对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托底作用。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条件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救助制度面临防止返贫和解决相对贫困任务叠加、人口老龄化、走共同富裕道路、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等带来的挑战。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合理的覆盖面,构建全面的救助体系,达到恰当的救助水平,形成精准的救助效果等。  相似文献   

8.
改革社会救助制度,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率先实现全面振兴的迫切要求: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作为促进和谐大连建设的全新课题尚处于探索和完善之中.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我市各级政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9.
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社会救助制度,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实现公平正义和谐原则、妥善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加快和谐大连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0.
刘慧琼 《岭南学刊》2015,(1):114-119
在当前经济及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之下,我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的不平衡性缺陷正日益明显地凸现,从而导致新的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对此,亟需构建自助式社会救助模式来有效应对。自助式社会救助模式通过科学界定自助式救助对象,采取针对性强的救助方式;针对性创立社会救助的层级模式,允许救助对象根据不同需求自助选择组合救助项目;用科学划分各层级责任主体等方式,努力构建形成一个科学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1.
叶慧  张伟 《今日浙江》2013,(6):40-41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一项托底性的制度安排,2003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加快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将其纳入社会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三位一体"的大社保体系。10年间,我省社会救助体系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司法、临时救助等专项救(援)助为支撑,以社会慈善和社会互助帮扶为补充,实现了由传统分散临时救济,向法制化的整体性制度安排转变。在这转变过程中,我省的社会救助管理服务逐步规范,通过科学、高效的  相似文献   

12.
正社会救助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今年2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类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首次将救急难、疾病应急救助、临时救助等方针政策纳入法制安排,是我国统筹构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标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我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对此,笔者结合达州社会救助工作实际,就如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谈点看法。一、达州社会救助工作基本情况达州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灾害频繁,地方财政困难,贫困面较大。全  相似文献   

14.
周兰兰 《理论月刊》2015,(2):141-145
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经过了六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然而,社会救助制度本身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体现在法律制度不健全、救助方式不合理、救助服务不专业及救助缺乏统筹管理等方面。未来我国将着力推进社会救助的四个转型,即从政策型救助走向法治型救助、从管理型救助走向服务型救助、从生存型救助走向兼顾发展型救助、从政府救助走向多元化社会救助,这四个转型不仅代表了顶层制度设计思路,更表明了我国社会救助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戴永福 《中国民政》2013,(12):41-41
一、怀化市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及现状 怀化市集民族地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移民库区于一体,是国家实施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市辖13个县市区、5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8.9%。近年来,怀化市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建立了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基本实现了农村特困家庭的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28.3%:农村医疗救助每年惠及30余万农村群众:临时救助制度2009年全面建制。二是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建立了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连续5年提高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世界贫困人口的近2/3分布在亚洲,社会救助作为最后的安全网和反贫困的有效手段可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并为这些贫困人口提供适当的社会保护。目前,亚洲各国的社会救助不够完善、水平偏低且差异性大,旨在维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最低收入支持制度在大多数国家普遍缺位,而针对特定弱势群体的类别型救助和包括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在内的专项型救助的随意性大、不够规范。出于缓解贫困和促进人力资本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亚洲国家急需重构社会救助体系,为此,需要选择适当的救助理念,明确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并改进社会救助项目与水平的设置。  相似文献   

17.
关于构建我国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发挥了社会稳定的基础作用。当前,贫困问题依然严峻。新形势下,建设作为整个和谐社会“安全网”和“减震阀”的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将成为我国社会建设中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如何从国情出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5月起,张家界市在永定区进行社会救助改革试点,以民政部门为统筹建立联合救助平台,整合各类社会救助资源,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为推动社会救助方式转型、努力构建民政新格局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一、前期探索的成效及启示2 0 1 3年5月,在市民政局协调下,永定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弱势群体帮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14,(2):16-24
<正>导语近年来,我国的社会救助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社会救助制度法治化在探索中前行。2013年1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会议审议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决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会议强调,社会救助是向特定困难群众提供及时、必要救助的托底性保障制度,是"保  相似文献   

20.
信春鹰 《中国人大》2012,(23):46-46
在肯定这几年我国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难:一是由于缺少统一规范的制度,救助对象收入无法准确核定。社会救助政策落实的关键在于客观准确核定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现在有不少地方对家庭收入的核查,主要是主观判断和根据基层单位审核的意见,主管部门缺乏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核查方式,无法对申请人多元化的家庭收入进行准确核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