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共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生态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目标,这与其后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相契合。安徽打造生态强省,让安徽的生态文明建设迈入全国前列,不仅是推动安徽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不仅是改善、保障民生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如何打造生态强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位于全国前列”的战略目标?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前列的江苏和浙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安徽应学习和借鉴苏、浙经验,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加快安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白向坤  李明 《实践》2011,(9):16-18
构筑“两个屏障”:一是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建设好内蒙古的生态屏障,事关国家的生态安全。二是建设团结繁荣文明稳定的民族自治区,筑牢我国北方安全稳定屏障。内蒙古外接俄、蒙,地近京畿,是祖国的北大门和首都的“护城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华景伟 《奋斗》2008,(4):37-39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与自然发展规律趋势深刻认识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近几年来,伊春市作为国有重点林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保障区之一,在保护原生态、创造新生态措施方面有许多创新之举,为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他们如何认识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在采取措施的同时取得了哪些成果的调查切入,意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会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维护生态安全的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美丽福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福建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3.1%,位居全国第一。如何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福建,我们着重是要做到“三个一”:  相似文献   

5.
青海是三江之源,哺育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屏障。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青海的生态保护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除“三江源”保护外,节能减排工作是筑牢整体生态屏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于立新 《实践》2021,(1):35-36
呼伦贝尔市将认真贯彻全会精神,牢牢立足“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作出呼伦贝尔应有的贡献。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实践中,扛起呼伦贝尔责任。树牢生态优先导向,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决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面、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王庆 《当代贵州》2008,(16):61-61
今年1月3日,贵阳市委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一个在国内都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构想“出笼”,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在践行,人们的目光在聚焦贵阳。半年多的时间了,贵阳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如何推进、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对此,记者走进了贵阳市的东大门—乌当,从与乌当区人民政府区长李志鹏的“对话”中,获悉该区以自身的生态优势,提出的“更新一个观念,坚持两个优先,强化四个意识,创新一个办法”的思路,不难管窥到“黔中秘境、自然乌当”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王贵 《当代贵州》2008,(1):36-36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在这一大背景下更好地贯彻落实。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间有何关系?通过什么样的发展路径、领域行业实现生态文明?本刊特开设“生态文明面面观”专栏。欢迎广大读者就此来稿提供观点、交流心得、贡献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举国震惊的“4·3”血案中,四川省武胜县工商局党组书记龚远明遭受“有预谋,有组织”的“雇凶伤害”。目前,已有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归案,龚远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4·3”血案,只是一起孤立的偶然事件吗?我们能否从中感受到官员队伍中出现的安全生态问题呢?  相似文献   

10.
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龙义 《世纪桥》2008,(2):24-25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指导下的先进发展模式。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承载基础。中国需要生态文明,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彰显中华民族文明传统。中共十七大制定了建设生态文明完整的途径。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活方式的生态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特殊意义和作用机制,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神农架林区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唐满平 《学习导报》2012,(19):29-29
江永县是镶嵌在湖南省西南部边陲的一颗绿色明珠,最近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小城”。如何依托资源、抓住机遇、跨越发展?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依靠文化生态资源,打造生态文化名县,有力推进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中苏 《唯实》2013,(1):70-72
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上,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充分体现了我党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将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4.
张家臻 《前线》2020,(4):19-21
维护和保障边境牧区生态安全,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要求,是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现实需要。加强边境牧区生态安全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边境牧区生态安全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我国边境牧区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人类文明演进的宏阔视野,着力于构建人与自然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如何寻找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点,既能保证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又能保证经济社会向好运转,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的,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矛盾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可借力三大支点。 第一个支点:构建生念安全屏障 加强生态培育。加强三峡库区水源涵养区、秦巴山地水源涵养区、武陵山山地、金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保护和主城“四山”重要生态屏障区保护,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强化退耕还林区域抚育。消灭长江、嘉陵江、乌江百米带“断档”和“天窗”现象,完成城市周边、主要河流两岸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的荒坡绿化。建设长江三峡生态绿廊,加强消落区生态保护和湿地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相似文献   

17.
多种草、多种树,建设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许多地方的普遍追求。但是,多种草、多种树就是生态城市吗? 生态城市当然需要这些,但还不够。以不久前通过“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广东省湛江市为例,湛江提出“野花野草最是花草”的理念,广泛种植乡土优良植物,公园建设就地取材,既大幅降低造价,又保护了当地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18.
多种草、多种树,建设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许多地方的普遍追求。但是,多种草、多种树就是生态城市吗? 生态城市当然需要这些,但还不够。以不久前通过“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广东省湛江市为例,湛江提出“野花野草最是花草”的理念,广泛种植乡土优良植物,公园建设就地取材,既大幅降低造价,又保护了当地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19.
于晓雷 《前线》2013,(8):48-49
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来说是一种追求生态良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突破,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何平 《当代党员》2013,(2):66-67
党的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要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