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996-2004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看,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34元,相当于城市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差距会更大。从当年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消费的差距对比来看,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1985年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由1978年的2.9∶1缩小到2.12∶1,但是此后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02年扩大为3.29∶1。农民收入长期低于GDP增幅,低于市民收入增幅。城乡收入真实差距超过1∶6,且呈进一步扩大之势。农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市…  相似文献   

2.
通过理论模型与计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异质性政府公共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入与挤出效应。在理论模型部分,跨期替代模型与无穷期动态模型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政府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利用2003-2014年全国各省及直辖市的宏观数据,考察了异质性政府支出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除文化传媒类支出对消费的弹性非显著的小于0之外,教育类、社会保障类与医疗保障支出对人均消费的弹性,均是显著的大于0。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内需疲软难题,研究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消费的影响,有利于为我国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文章通过使用1980-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和人均养老保险支出等数据,基于Feldstein生命周期假说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养老保险支出每增加1%,消费就会增加0.5%,说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对消费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增加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可以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4.
短讯荟萃     
<正>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 0%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42元,同比增长10.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79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6342元,同比增长10.1%。前三季度我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8.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9.7%。(市统计局)我市13家企业上省民营企业百强名单2015河南民营企业100强公布,我市龙成集团、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艺容 《求索》2008,(1):64-65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城乡二元经济特征十分典型。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对1978—2005年的城乡消费差别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别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消费差别具有显著的较长期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首要原因。因此,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以提高农民收入、提高消费集聚性以降低农村消费成本、推进新型城市化以加快非农化进程等途径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消费差别。  相似文献   

6.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当前我国各类收入差距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近年来吸引了不烽国内外学的关注。对现行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成因、运行机理、社会经济影响等展开多视角的探讨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使城乡居民收入关系合理化的对策,这在一定意义上为我国进一步理顺城乡关系提供了理论研究依据和良好的建议。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的趋势下,对理论界关于此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与评析。可以总括出研究的全貌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差距:基于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志刚 《思想战线》2011,37(3):141-142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步拉大。《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已由1978年的2.57上升到2010年的3.23,基  相似文献   

8.
戴福生 《政策》2011,(3):59-60
麻城市委、市政府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平台,通过政策帮扶、项目拉动、资金投入、社会保障、鼓励创业和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四年位于黄冈市和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9.
数字     
城镇居民医疗费15年增19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社会保障绿皮书》指出,1990至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10.2元增加到9421.6元,增加5.24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686.3元增加到4039.6元,增加4.89倍。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分别增加了19.57倍和5.86倍,居民卫生支出的增速远超出其收入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毛梁瑶  时磊 《中国发展》2012,12(3):82-86
利用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是“苏州模式”的重要贡献,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激发了国内地区间招商引资竞赛,但该文认为,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可能是居民消费不足的形成原因。通过对苏州地区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中居民消费支出与其他地区比较,我们发现苏州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对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比重明显偏低,这可能说明苏州的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可能导致居民消费不足从而影响国内需求的扩展。最后该文分析了这种经济发展困境产生的原因,认为地方政府的引资政策偏向可能是比较重要的诱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数看2013     
<正>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46.46亿元,增长9.9%。GDP:9.9%收入年均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2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43元,分别增长9.6%和12.6%。民生支出:715.5亿元全省民生支出715.5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70.9%。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阶段的收入结构政策表现为体制内人员收入分配的平均化和体制外人员分配的过分悬殊。平均化的分配所形成的消费平台不利于形成消费的梯级结构 ,过分悬殊的分配不利于扩大有效需求。失业率提高、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农产品价格低迷等原因使城乡居民收入总量减少都不利于扩大有效需求。因此 ,我国必须调整收入政策 ,扩大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13.
扩大消费需求分析及对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平 《前沿》2004,(11):74-77
投资需求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越来越小 ,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角度看 ,消费需求是有决定意义的。我国目前消费需求水平不高 ,主要原因是城乡居民消费率偏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 ,农村居民收入偏低。针对城乡居民的实际情况 ,应采取不同的对策提高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4.
谢松保 《世纪行》2012,(1):45-45
当前我省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城乡低保对象界定难。从目前工作实施情况看,城乡低保对象难以准确界定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乡居民年人均纯收入难以准确核实。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来源较为复杂,既有显性收入,又有隐性收入,既有比较稳定的收入.也有临时性收入,且以实物收入为主,无疑增加了核实难度。  相似文献   

15.
刘晓红 《中国发展》2011,11(3):46-52
该文以200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与纯收入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农村低收入户尚未满足基本需求,需要社会救济,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且农村居民在满足基本需求后,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比例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6.
尽管2008年政府出台十条具体措施,计划到2010年总共投入4万亿元进行投资,以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但效果差强人意.本文从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和边际消费倾向因素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差距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认为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多少呈反向变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有效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李洁 《群众》2018,(19)
正2017年,江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7189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622元和19158元,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为城乡消费模式和结构的深度调整提供了坚实基础,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结构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消费观念由储蓄激进型逐渐转向消费满足型。近年来,江苏农村居民人均储蓄率平均每年下降约0.79个百分点,已从收入增长初期的铺张享乐型消费转向生态节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描述了我国农村居民居住消费现状,然后以200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预算份额、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支出与人均年纯收入之间高度相关;农村居民居住边际消费倾向在这8年间一直稳居第二位,且呈U型;农村居民居住的边际预算份额呈U型,说明居住将是农村居民未来的消费热点;农村居民居住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表现出必需品的特性,且呈折线式下降趋势,说明农村居民对居住的需求具有刚性;农村低收入户尚未满足居住基本需求支出,需要社会救济。最后,文章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要树立科学合理的居住消费观念、加强农村居民居住配套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居民居住消费信贷、保障农村居民居住的基本权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民生活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快速增长,消费结构日趋完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收入与消费 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2年的7702.8元,扣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了3.7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1990-2013年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关联性检验,发现社会保障支出确实对缩小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积极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文章认为甘肃省社会保障支出的再分配作用不显著,与其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不无关系,同时也与其低水平的社会保障支出有关。因此,从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两方面提出了缩小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