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建 《学理论》2015,(3):131-132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网络的冲击,传统的图书借阅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面对现状图书馆不但要保持传统的借阅模式,还要学习利用网络平台,把图书馆内大量有价值的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信息提供读者,进行特色信息服务,当好新时代网络信息的导航员和咨询员。  相似文献   

2.
杜成军 《学理论》2013,(16):178-179
读者档案是图书馆了解读者信息的重要来源,是图书馆开展资源建设和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参考依据。在信息服务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资源建设战略和个性化服务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读者档案管理工作亟待深入开展。剖析了读者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瓶颈问题,从体系构建、资源管理和利用三个方面对读者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向做了深度阐述。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环境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使读者所处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读者会有更多新的信息需求,而信息检索行为、信息吸收等多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图书馆为了适应新环境,为了满足新环境下读者的新需求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变革,增加了大量的数字资源,拓宽了服务渠道,改变了服务方式。但是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图书馆使用率逐渐下滑的趋势,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在不断的下降。从图书馆用户角度出发,就影响图书馆使用的几个关键因素是如何影响图书馆的使用做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4.
何瑜 《学理论》2013,(22):182-183
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应保持平等尊重的良好关系。图书馆的文献区分服务、服务秩序维护时要做到满足最少需求,保证全体读者文献信息需要。同时,要切实加强馆员职业伦理建设,提供准确、快速、文明和人性化的文献服务,保证服务质量。图书馆和馆员自觉树立隐私保护意识,维护读者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峰 《学理论》2010,(11):93-95
读者服务工作永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图书馆的一切工作目的都是为了读者服务。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了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现有的传统读者服务工作方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高校读者的需求,这就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需要进一步自我完善、自我改进,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任丽丽 《学理论》2012,(27):97-98
为了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改善和促进图书馆工作,更好地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将读者引进图书馆”,开展读者问卷调查,文章在浙江警察学院学生读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深化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提出以高校图书馆为信息服务主体,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创新以满足高校自主科研创新的信息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高校自主科研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高校图书馆的现状,针对各读者层的特点,提出了深化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新思路及服务对策.文献需求会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高校科研人员是文献需求最大读者群,图书馆求新思变是其工作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9.
浅析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服务模式,处于等读者上门的被动的服务理念.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知识急剧增长,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社会.学科交叉现象日益增多,学科的综合化、整体化越来越强,知识更新周期日渐缩短.图书馆使用者对图书馆的要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文献借阅,对知识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基于高校图书馆的现状,高校图书馆要转变服务理念和创新服务模式,以此来应对当今社会所提出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高素质的图书馆馆员队伍是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够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对外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图书馆服务对象对图书馆文献信息的需求,完成图书馆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1996 press releases issued by Republican presidential nominee candidates during the invisible primary and the subsequent stories generated by these press releases in newspapers. We systematically examine how campaigns structure their messages, which messages are transmitted by the press to the voting public, and what factors influence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ampaign's message. We find that campaign organizations disseminate a variety of messages to the media. Our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national media organizations are most receptive to informative (logistical) messages disseminated by candidates who are at the head of the field and most hostile to substantive (issue-oriented) messages regardless of their campaign of origin. By contrast, the state press is most open to substantive messages issued by lower-tier candidates. It appears from our results that the media, more than the campaign,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mphasis on the horse race.  相似文献   

12.
13.
Kliemt  Hartmut 《Public Choice》2012,150(3-4):439-467
I study a game where two agents bargain on an agreement to replace the status quo. For their agreement to come into effect, they need the approval of a third agent. The preferences of this third agent is private information, but there is communication among agents. I study this gam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to provide an explanation for involuntary ratification failures. I show that under certain assumptions, the informational deficiency is incurable due to incentives to misrepresent preferences, and that a parliament whose majority is more hawkish than their executive prefers the executive to be risk averse.  相似文献   

14.
15.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o mark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by reexamining the politics–administration debate is confining and ignores Waldo's grand enterprise to describe the unique context in which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emerged and developed. Instead of bemoaning or strategizing the reconciliation of a supposed schism, modern scholars should appreciate what is, in fact, a natural and necessary tension.  相似文献   

16.
17.
王玮 《学理论》2010,(27):49-50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并不是从原初状态出发,而是从更深的基础:人性的道德权利出发,进而来保证自由平等权利的赋予以及作为公平的正义的实现,从这个基础上来理解作为公平的正义实质上便是基于道德性的正义。  相似文献   

18.
姜丽 《各界》2008,17(6)
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根据素质教育应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需要,提出新的教学方法,以其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建立协议鉴定规则很有必要:与民事诉讼的本质相契合,弥补由法院指定专家证人或鉴定人的僵硬性,避免重复鉴定的发生.我国虽然建立了协议鉴定规则,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体现在:利用率较为低下,当事人鉴定协议后再次申请鉴定的比率非常高.完善我国的协议鉴定规则,需要确立诚信理念,强化法官的释明权,进一步完善其他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