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规模庞大的进城务工农民群体中,青年进城务工农民已成为中坚力量,但他们也受到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社会排斥。对青年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排斥,严重影响了其融入城市的进程,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的社会影响。为此,必须采取全面的反社会排斥对策,逐步消除对青年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排斥,促进青年进城务工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贫困地区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开始由结构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向知识性贫困转移。因而,国家的扶贫政策也应做相应调整,转向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智力扶贫上来。  相似文献   

3.
浙中地区进城务工青年需求状况调查及服务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自从1985年中央1号文件打开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大门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对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讲,进城务工青年在城市社区中的行为方式所带来的种种社会现象,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体制转型和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犯罪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城市居民。这一情况是由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人口原因决定的。要控制农民犯罪增长势头,保证全国治安大局稳定,必须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并由其流出和流入地的有关方面,分别针对农民和农民犯罪的特点,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进城务工农民对中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使大量农民进城后面临就业、生活、教育、保障等诸多困难。合理、规范、有序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有赖于各级政府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贫困地区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农村贫困地区酌贫困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开始由结构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向知识性贫困转移.因而,国家的扶贫政策也应做相应调整,转向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智力扶贫上来.但是,智力扶贫同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相比,它所面临的问题更多、困难更大,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成本过高,对这一问题做出一个现实性的分析和前瞻性的研究,无疑对我国在新的世纪彻底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田珍都 《工会论坛》2004,10(2):15-16
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保护,但目前民工普遍受到严重的不公平待遇.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应着力加强规章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并完善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四种体系劳动中介市场体系、会员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量进城务工农民返回乡村,进城务工的经历对下一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是受教育弱势群体,而知识是改变“贫困亚文化”的途径,关注弱势群体是构建教育平等的关键。美国KIPP学校正是改变贫困家庭学生学业成绩的典范,他们的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因此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补偿的政策支持就是让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学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枝江市委不断深化“双联双培”(建立进城务工党员联络服务站和选派党建联系员,把进城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进城务工党员培养成村组后备干部或创业能手)活动,探索出了一条“人人有组织、唱戏有舞台、经济有发展”的进城务工党员管理新路子。目前,枝江市在北京、深圳等地共建立了15个进城务工党员联络站,选派了15名党建联系员,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18名,把190名外出务工党员培养成了村级后备干部或创业能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