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的发展观是一种先进的发展观念,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的重大发展,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科学的发展观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崭新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率领各族人…  相似文献   

2.
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新光 《探索》2004,(1):26-28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发展思想是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现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范式的转换,是党的政治路线的新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革命。“五个统筹”发展观是我们党着眼于系统优化与整体发展战略,立足于改革开放实际,反映时代特点和发展新要求的崭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中共甲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执政党治国治理社会根本理念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以来,发展、发展观、全面发展观、新型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词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并对它的内容做了表述,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简要地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就是“四个协调发展”或者“五个统筹发展”,就是社会和谐发展。这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发展的地位、发展的内涵和发展的思路三个方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发展观 ,并分别对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剖析 ,论述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现状和对以后发展方向的明确定位提出“五个统筹”,之后又通过党的多次重大会议对“五统筹”的内涵和本质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完善。五个统筹是我国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问题的钥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而统筹城乡发展既是五统筹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又是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因而成为五统筹中的重中之中。  相似文献   

7.
张军果 《唯实》2004,(9):112-115
本文从发展的地位、发展的内涵和发展的思路三个方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发展观,并分别对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剖析,论述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并作出精辟表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很重要的思想理念。我们必须准确、完整地理解它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哲学角度解读它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就全面、完整地提出了新的发展观.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具体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求是》2003,(22)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五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牢固树立并全面贯彻这样的科学发展观,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展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 和发展。这就全面、完整地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意义重 大而深远。 一 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必须做到七个坚持 、 , (一)坚持以 经济建 设为 中心。 我们党 执政 兴国的 第…  相似文献   

14.
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观的一脉相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科学发展观与包容性增长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多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张玲玉  彭勇 《当代贵州》2008,(15):14-15
“一圈二区一带”的区域经济新布局体现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更有利于促进全省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达到缩小地区差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结合我省建设行业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今年全省建设行业的指导思想应统一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税收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树立科学的税收发展观,更好地为“五个统筹”和经济建设服务,是目前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解决农村问题,就是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五统筹”新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础,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该文首先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然后从五个统筹和五个协调发展以及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最后得出结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