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以前,东欧国家的社会保障体制基本上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由国家统包的。国家实行普遍就业的政策,对职工和农民实行全国统一的退休制度,并实行公费医疗和免费教育。为了鼓励生育,一些东欧国家还发放儿童补贴,子女越多,补贴越多。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原先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明显不适应实际需要。由于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分  相似文献   

2.
1990年5月,剧变后匈牙利第一届经选民自由选举产生的安道尔政府,在《国家经济复兴三年计划》中宣称:匈新政府经济政策基本的和全部的宗旨是实现经济体制转换,建立一个新的、有活力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体制”,即“符合匈牙利实际情况并利用西欧国家成功经验的,同世界市场相联系的,以私有化为前提的现代化的福利市场经济。”和其它东欧国家一样,匈牙利把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转轨的目标,私有化也就成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转型时期产生了严重的贫困化问题,经济衰退伴随着政治动荡和社会混乱,居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健康状况恶化,平均寿命缩短,约4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除了历史原因和经济因素外,还与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真空有关。目前俄罗斯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才刚刚起步,解决贫困问题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是作为国家的责任,由政府制定、管理和经营的,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安定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正如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所指出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既要充分肯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也要充分看到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尚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在探索中首先要立足国情,深刻总结二十多年改革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要认真借鉴国外的经验。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从其建立到不断扩充、完善,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中比较完备,保障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笔者认为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特点是值得我国借鉴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同原苏联其他共和国、中东和东欧国家一样,为自己选择了民主和建立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这里将从过分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向基于市场原则上的经济过渡。同时在这些国家不得不解决已产生的相互联系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问题。俄罗斯还面临大量的社会经济领域中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不可能向基于市场调节的经济过渡:为出现完全独立的经济主体创造条件,扩大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建立有效经营的银行机构、税收体  相似文献   

6.
目前东欧国家正处于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专家们认为,在经济转轨期间,由于新机制尚未建立和健全,旧机制尚未失去作用,新旧两种机制同时存在、互相冲突,势必造成混乱和经济衰退,东欧的情况就是一个例子。尽管在1989年以前,东欧国家正处于程度不等的经济困难之中,但自1990年以来,由于全面地转向市场经济,东欧国家一下子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生产滑坡、物价失控、  相似文献   

7.
高歌 《俄罗斯研究》2002,58(3):77-82
东欧的"欧洲化"是指东欧国家在内部体制上与西欧国家趋同,在外部关系上与西欧融为一体的过程.尽管东西方差距的存在使得东欧的"欧洲化"困难重重,但由于东西欧都将从中获益,这一进程得以在外部融合与内部趋同的相互促动中不断向前推进,影响着欧洲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东欧国家目前正在进行一场规模巨大的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试验,这场试验必将对人类社会21世纪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是一个危险的雷区。计划经济是以权力为杠杆的行政命令体制,市场经济是以金钱为主导的自由竞争体制。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经济活动的目标指示器,企业的奋斗目标是利润;而在计划经济中,上级的指示是企业行动的准则,企业领导人最主要的工作目标是获得上级机关的好评。这两种体制按照各自的运转规则都能正常工作。但当从一种体制转向另一种体制时,两套经济运行规则将同时发挥作用,或者两者都不起作  相似文献   

9.
德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清华 《德国研究》2008,23(3):18-25
德国社会救助制度深深植根于保守主义的社会保障体制之中。本文从社会救助津贴的给付水平、津贴领取率和社会救助制度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这三个角度分析德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反贫困效应。  相似文献   

10.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政治报告中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指出,要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在这方面,东欧一些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东欧国家的社会协商对话,是在社会主义民主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健全起来的。多年来,东欧各国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根据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和各自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吸取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民主形式和做法,建立了相应的协商对话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东欧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本来是长期实行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种种弊病暴露以后的客观实践要求,但在八十年代末东欧的这一经济体制转轨偏偏同政权的急剧更迭联系在一起。前者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后者则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目标。客观规律和意识形态的交织,给转轨打上意识形态的深刻烙印,这正是东欧国家经济转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转轨的两种类型 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是在独特的条件下进行的,它不同于东亚和拉美国家在政治专制的前提下从混合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也不同于战后的德国和日东在盟国占领军的强制下从战时统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某种角度来看,东欧国家与六、七十年代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倒有某些相似之处,不过葡、西两国的经济体制原先就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它们为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关于市场经济的思想已经不再仅仅是专家、学者和议员们研究和讨论的对象,它已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意识之中,因为这一思想直接触及到每个劳动集体、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不仅要求根本地改变国民经济各级管理的体制、改革劳动群众社会保障的体制,而且对劳动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们的改革进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其中之一就是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市场机制与进一步加强劳动者的社会保障的必要性之间,常常会出现矛盾。  相似文献   

14.
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韩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韩国经济是60年代初开始起飞的,但当时政府实行“先增长后分配”政策,直到80年代中期才开始重视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问题。现在韩国已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目前正在努力使其完善。 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发展起来的。60年代以前,韩国经济落后,社会混乱,没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60年代初发动军事政变上台的朴正熙政府把发展经济和建设福利国家定为  相似文献   

15.
税制改革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税务领域确定一些行动目标和优先发展项目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持续而平衡地发展,同时也为经济结构达到与欧盟实现一体化所要求的标准提出保障,在过渡时期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在避免过高税收标准的情况下,为各个国家机构的正常运作提供足够的预算资金,同时在市场经济这个特定的复杂经济条件下为居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一、经济转轨的社会保障机制分析 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是一项极其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关键在于处理好经济稳定和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关系,尽可能地避免引起整个经济社会的剧烈震荡和冲突,努力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平稳过渡与对接。从经济机制运作本身来看,一方面必须有效地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抑制需求要付出许多代价,在经济上集中地表现在政府财政赤字的迅速增加,因为财政收入税减,  相似文献   

17.
西欧国家工会运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30多年里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并形成了以男性蓝领工人为核心推动社会权益扩张的主要力量之一。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在新社会风险和风险群体出现的情况下,一方面,这些西欧国家的工会力量是否受到了冲击,原有的组织结构是否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面对新社会风险群体,这些工会是否积极地进行了自我调整,将这些受到新社会风险威胁的群体吸引和容纳进工会保护之下是本文重点考察的内容。而本文也将对西欧国家工会运动在社会风险下的表现进行比较和归类。  相似文献   

18.
1989年末,波兰和匈牙利在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后,在经济体制上也明确提出了取消计划经济建立市场经济的目标。两国在经济体制转轨中选择了不同的过渡方式,波兰与其他东欧国家实行了休克疗法,即激进战略,匈牙利则独树一帜地选择了渐进战略。  相似文献   

19.
养老金是一种最重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它是由政府、公司、金融机构等向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按月支付的资金。养老金制度的确立,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障退休人员和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有重要意义。南于历史的和体制的种种原因,养老金制度的双轨制长期存在,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公平,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德国和美国的住房政策为研究对象,从社会保障学和制度经济学观点出发,解析社会保障体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说明政府政策的社会性和制度性。在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主导下的德国住房政策表现为充分的社会福利性质,而遵从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美国住房政策,则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完全定义在市场解决的范畴。任何无视社会环境,企图以它们为基础构筑某种住房政策的混合模式,都可能使政府行为的正当性受到质疑,并使自己解决市场危机的能力受到约束。文章反对以标签化的方式理解政策体系,认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才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根本目标和基础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