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离别沙湾     
<正>2013年8月,受命在沙湾驻点工作半年。住二峨眉山下,踏十三乡镇,交工农朋友。沙湾是文学巨匠郭沫若的故里,大渡河畔沫若广场居中有郭老铜像,郭老取名的美女峰方向,也有一尊白色飘逸的仙子,与郭老日夜相望——  相似文献   

2.
郭老游览剑门关王正理1966年4月20日上午10时,从广元方向驶来一部银灰色的小轿车和一辆北京吉普车,在雄关隘口“剑门关”石碑前停下。下车来的是中国科学院院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一行五人。郭老下车后,戴着助听器,拄着拐杖,与早在这...  相似文献   

3.
读了贵刊2000年第6期《郭汝瑰领导我们撰写〈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史〉》一文,对卢继东老先生缅怀郭老的情意诚有同感。而对于他文中引述郭老给他复信的一段话之后,又引述台湾《时报》记者贺寿义所谓“海峡两岸的政权,都在宣传中丑化对方”等语,并联系起来,说是“其精神内涵如出一辄(辙)”的见解感到不恰当。  相似文献   

4.
1962年秋天,郭沫若去普陀山旅行,在梵音洞前捡到一本小型日记簿,揭开封面一看,写有对联一副:“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四个字“春在哪里”。再翻到第二页看,竞有一首绝命诗。郭老对随行人员说:快快寻找这本日记的失主。人终于找到了,原来是个女学生,名叫李真真。郭老对她说:看了你日记簿上的一副对联与横批,可知你是一个知识分子,这副对联  相似文献   

5.
饶辉明 《学习月刊》2010,(24):51-51
六十六年前,郭老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著名文章《甲申三百年祭》,论述李自成由胜利走向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张兴德 《党史博采》2023,(12):25-28
<正>(一)在毛泽东的诸多诗词中,有两首是看了照片,乘兴而写的“题照诗”,一首是1961年2月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另一首是1961年9月9日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在照片上题诗或为照片题诗,俗称题照诗,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的“题画诗”。这是一种诗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画的空白处,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咏叹画面的意境或借机抒发作者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历史告诉我们的真理没有过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郭沫若同志《甲申三百年祭》发表60周年,也是李自成进入北京360周年。郭老在文章一开始就说:“甲申轮到它的第五个周期”,那么,现在是甲申轮到它的第六个周期了。郭老的文章是1944年3月19—22日在重庆《新华日报》连载的。文章一发表,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只隔了一天,在3月24日发表一篇气势汹汹的社论,题目叫《纠正一种思想》,指名道姓地写道:“在全中国的人民以血以泪以汗苦战七年,并且最后胜利业已在望的今日,却还有人出于一种反常心理,鼓吹败战主义和亡国思想。这便是最近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所…  相似文献   

8.
六十六年前,郭老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著名文章《甲申三百年祭》,论述李自成由胜利走向失败的原因。同年,毛泽东同志把《甲申三百年祭》列为整风文献  相似文献   

9.
明代正德二年,包裕在游览伏波山还珠洞后,题诗一首,预言百年后必有桂林才子金榜题名、状元及第。这一诗中预言,在清朝终于变成现实。四个状元是:陈继昌、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  相似文献   

10.
水漫墙头     
今有论坛灌水,古有墙壁题诗。回想起来,宋唐年间流行题壁诗,跟当今论坛灌水真是差不多。好比那年李白老师误入黄鹤楼BBS,见到一堵好墙忍不住手痒要灌水,定睛一看上头崔老师已经先发一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老李沉吟半晌,实在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  相似文献   

11.
在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前海西岸,座落着郭沫若同志的故居,故居正门上方悬挂着邓颖超题写的金字木匾。院内生长着郭老和夫人于立群亲手培植的银杏、牡丹等花木。郭老的纪念铜像安坐在绿荫环抱的草坪上。沿角道北行进四合院,前排正房西间为客厅,环境素朴、典雅,周恩来等领导人和中外友人常来此处作客。东间为办公室,书桌上静放着郭老握过的最后一支毛笔和随身用的耳机。迎面书柜上方悬挂着毛泽东亲笔写的《西江月·  相似文献   

12.
在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前海西岸,坐落着郭沫若同志的故居,故居正门上方悬挂着邓颖超题写的金字木匾。院内生长着郭老和夫人于立群亲手培植的银杏、牡丹等花木。郭老的纪念铜像安坐在绿荫环抱的草坪上。沿通道北行进四合院,前排正房西间为客厅,环境素朴、典雅,周恩来等领导人和中外友人常来此处作客。东间为办公室,书桌上静放着郭老握过的最后一枝毛笔和随身用的耳机。迎面书柜上方悬挂着毛泽东亲笔书写的  相似文献   

13.
我曾在国军22兵团司令部无线电台部门供职,虽是个小士官,但因电台是郭汝瑰司令的耳目,因此,我对当年起义的过程比常人知道得多些。1980年,郭老在北碚领导研究中国军事史期间,与我如知友般常怀旧交谈当年起义的过程,使我对郭老起义前后的情形了解得更详细。潜伏在国军高层的将军郭汝瑰,重庆铜梁人。1927年4月在黄埔军校时,他就受吴玉章指示,回四川到堂兄郭汝栋(时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第2路司令)部任职,阻止杨森出川配合蒋介石攻打武汉。不久,郭汝瑰在綦江任营  相似文献   

14.
北京前海西街18号,是文化巨人郭沫若晚年的寓所。从1968年11月到1978年6月,他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15年。在郭老病逝的第二年,于立群夫人故去。而两个儿子郭世英、郭民英竟还走在了父母的前面。1967年、1968年连续两个春天,郭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很 喜欢诗词,其诗词作品气魄之大、意境之深、文字之美、语言之精确,颇令行家称道.但他自己却认为不尽然.1966年6月,他在“西方山洞”(即韶山滴水洞)居住时,韶山同志因当时未找到他1959年回韶山写的《七律·到韶山》手稿,请求他再书写一次,他拒绝了.说:“这首诗还写得不理想,不书写算了.”对其诗词作品的解释,他也不求一改.《七律·到韶山》中有“黑手高悬霸主鞭”一句,有人解释“黑手”指的是反动派,有人解释指农民.对此,我于1966年,趁郭沫若同志陪客来韶的机会,特请教过郭老.郭老说:“1961年出版毛主席诗词英文版时,我曾问过主席,‘黑手’到底指谁,主席回答‘黑手’指反动派.同时,我还问过主席,是否要同时出一本主席诗词和统一解释的  相似文献   

16.
马德 《学习导报》2013,(12):40-40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在重庆首次公演时,他在台下观看。婵娟痛斥宋玉:"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听后,感到骂得不够分量,就到后台与扮演婵娟的张瑞芳商量。这时身旁的一个演员说:"不如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郭老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演员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妙手治疗骨坏死凡是对西安中医骨病研究所稍有了解的人,只要一提起主任医师,名老中医郭金铭,主治医师郭万英、马凌凤治疗疑难骨病,便会讲出一大堆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来。的确,他们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确有一手绝活儿。郭老系清初中原名医郭敬海的第六代传人。几十年...  相似文献   

18.
“诗言志,歌咏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由福州市政协主编、鹭江出版社出版的《郓化若诗词选》,共收集了郓化若将军从1924 年至1991年所写的诗词300首。正如郭老在《代序》中所说的“六十年来多少事,但留点墨在人间”。  相似文献   

19.
花溪行     
李君如 《当代贵州》2007,(16):10-10
2007年7月28日至30日,第三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以“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中科学、和谐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在贵阳花溪迎宾馆召开。题诗以记。  相似文献   

20.
“飒爽英姿兵,巾帼多英雄,卓越神炮手,百发又百中”。1977年6月,时任兰州军区政治委员的肖华将军在观看完大通女子炮连的军事比武演练后,欣然为该连题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