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陈寅恪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教育、文学、艺术门类里,被冠为"泰斗"、"大师"、"宗师"者不胜数矣.姑且不论这一顶桂冠戴在受者头上合适与否,总觉不新鲜;然被誉为"教授的教授"的却只有一人:陈寅恪. 陈寅恪1902年13岁,随兄陈衡恪(师曾)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利文,l 92 1年又赴德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留学计达十多年却无意追求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研究院教授.  相似文献   

3.
1926年,35岁的陈寅恪结束了国外求学生涯,回国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一起并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由于陈寅恪长期潜心学业,加之他认为自己体弱多病,恐累及他人,故一直未婚。这时,陈寅恪的母亲俞氏己去世,父亲陈三立一再催促他早日成婚,但陈寅恪始终未承允。  相似文献   

4.
史飞翔 《各界》2013,(11):89-90
1902年,13岁的陈寅恪以自费生的身份留学日本。4年后,陈寅恪因脚气病发作回国。1909年,陈寅恪从复旦公学毕业,带着复旦公学文凭(这是他生平唯一的一张文凭)再次登上了游学的轮船。此后,陈寅恪辗转游学13年,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一战”爆发后,  相似文献   

5.
刘泉生 《各界》2011,(6):13-14
请求换老师的风波 1954年,陈寅恪老师接替刘节老师教授我班(中文系5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古史。当时,中山大学是个很特殊的学校。在校学生中,华侨和港澳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60%,它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华人学子。  相似文献   

6.
1904年,陈寅恪兄弟三人负笈东瀛。因为陈寅恪身体不好,在日本患上了脚气病,1906年寒假返家后,母亲俞明诗不忍让儿子再东渡,陈寅恪在国内转入上海复旦公学学习;1909年,陈寅恪赴德国著名大学柏林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7.
薛凡 《学理论》2009,(20):129-130
陈寅恪学术成就的取得,学术地位的确立与乾嘉学派之影响关系甚密。陈寅恪治史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广读博证的考据学风,善于疑古善于发现问题的史学思维和他的研究方向都是渊源与乾嘉学派。  相似文献   

8.
章月娥 《党政论坛》2011,(22):36-37
印度佛学大师身边有一个整天喜欢发牢骚的弟子。一天,大师吩咐弟子去买些盐。待弟子回来后,大师让弟予抓一把盐放在。杯水中,并叫他喝了。大师问道:味道如何?弟子咧着嘴说:苦!大师又让他再抓一把盐投进附近的湖里,等弟子把盐倒进湖里后,大师又让这个弟子再尝尝湖水。  相似文献   

9.
袁南生 《党政论坛》2011,(16):55-55
印度知识分子整体来说有四个特点—— 一是与旁门左道保持远足巨离。在印期间,我从没见过或听说过哪个印度学者为趋炎附势而滥招高官、大款为自己的“博士”、“硕士”弟子。同许多知识分子打交道,发现他们的名片上只标明是否“博士”和“教授”,从未发现有人在名片上标明是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0.
车的杂感     
平白 《瞭望》1997,(41)
车的杂感●平白车这种物什,据说是咱们老祖宗黄帝发明的。《古史考》说:“黄帝作车引重致远”,有了五千年的历史。再往后,“少昊时加牛,禹时奚仲为车正加马”,有了牛马驾驶的车。孔夫子教授“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术”,“御”是赶车的技术,他的弟子...  相似文献   

11.
谭家健 《民主》2005,(8):28-29
2004年,褚斌杰教授从教五十年。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北京大学,济济一堂,共同庆贺。作为受业已经49年的老学生,更是百感交集,往事近况,一齐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2.
吴宓情事     
王凯 《各界》2011,(10):95-96
吴宓教授治学极为严谨而生活却相当散漫,是一个奇特而又矛盾的人。他的授业弟子季羡林在《(吴雨僧先生回忆录)序》中说:“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对于吴宓的这些“恋爱的浪漫史”,其清华同学兼同事顾毓磅以“千古多情吴雨僧”一语概括,可谓神来之笔。  相似文献   

13.
<正>高放教授是我真诚敬重的师长,是当今中国学坛享有很高声誉、拥有广泛影响的重要人物。我认为,对高放教授的众多评介中,有两位学者的话值得我在这里加以引用。一位是中央党校著名教授赵曜先生,他说:“从高放教授的渊博学识、独树一帜的学术思想和观点,以及培养出众多的追随他的学生和弟子,可以说我国学术界已经形成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黎东方谱名智廉,“东方”是他留学法国护照上用的名字,以后就一直未改。他说,以“东方”为名,含有对东方文化好好研究,努力保存的意思。1907年出生于江苏省东台县河垛场,,黎东方先后就学于上海南洋大学附中、北京清华大学,在清华攻电学,为国学大师梁启超最后之及门弟子。后在巴黎大学专修法国大革命史,师从法国史学大师马第埃教授。  相似文献   

15.
李兴濂 《各界》2014,(2):44-44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的陈寅恪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才高气傲。其实,他也有风趣和幽默的一面。1925年,陈寅恪进入刚刚创立的清华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粱启超、赵元任成为四导师之一。当时的清华,人才济济。陈寅恪在院中是最年轻的导师。他讲课,不是机械的照本宣科,而是旁通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并且庄谐杂陈。  相似文献   

16.
《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一生“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不久前,一位美国朋友问:“孔子三千弟子,数量这么大,在哪里上课?”其实这是误解。孔子的教学方式不是后世那样的课堂教学,此“三千”又不是一时的人数,而是其一生中教授弟  相似文献   

17.
种一株心兰     
湍水澜 《党政论坛》2012,(16):63-63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 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  相似文献   

18.
李兴濂 《各界》2011,(8):1-1
陈三立是何许人?乃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之子,国学大师陈寅恪之父,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9.
提出并论证陈寅恪先生有 1 8首诗作是在成都所作 ,并对这 1 8首诗作的内容进行了归类介绍 ;此外 ,还对陈寅恪先生作为诗人、著名学者的人品、学识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20.
金子与人才     
大师问弟子:“在金矿里,看到最多的是什么?”金子。”弟子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