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是商品的说法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现实,假如劳动力是商品,以后无法说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①担』已承认劳动力的商品性会丧失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而导致雇佣关系的产生。由此我们有必要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重温马克思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第一个条件的论述,马克思指出:“商品交换自身只包含从商品本身性质发生的从属关系。在这种前提下,劳动力能在市场上表现为商品,是因为它的所有者(有劳动力的人),把它当作商品来让渡或出卖,且以此为限。但它的所有者要把它当作商品来卖,他就必须能够处…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商品性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王建国同志来稿认为,目前人们对劳动力商品性质的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误区之一:把劳动者和劳动力混为一体。所谓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权利和劳动能力的人。而劳动力是指劳动者的能力,是人体的一种能量。由于劳动力总是依...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原因;劳动力商品的性质;劳动力商品实现,既是重大理论问题,又是重大实际问题。为此,作点理论探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要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关键在于弄清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是具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首先,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以后,劳动力不可能成为商品。如果“说劳动力是商品,说工人被雇佣,这真是十分荒谬的:仿佛占有生产资料的工人阶级自己被自己雇佣,把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自己。”传统的观点把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归结为资本主义私有…  相似文献   

4.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基本上是同义词,商品生产要求一切生产要素与产品都经过市场交换,即商品化。现在我们已经承认生产资料、资金都是商品,而讳言劳动力是商品,并将它看成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之一,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与承认商品经济相悖的。而只有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才能自觉依据价值规律,改革价格体系与管理体制,发展商品经济。不错,马克思是讲过,劳动力成为商品,这种情况只有在一种十分特殊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才发生。但我认为这只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的社会一种设想:“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问题的理论探析王儒在马克思的预测中,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劳动力自然就不是商品了。可是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先是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略论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商品□文/王瑞珍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商品的成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商品,除了劳动力仍然是对客观物质资料进行特殊加工形成一种高级形式的特殊劳动产品这个一般条件外,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客观条件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热点问题: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是不是商品?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1 承认劳动力的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是流动经济,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是合理流动,资金、商品要流动,劳动力同样要流动,劳动者必须在就业和失业两种转变下转换。一些下岗职工之所以再就业困难,关键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具体来讲,应当走出几种心理误区: 一、更新思维:走出恋岗误区 长期计划经济思维定式的影响,相当一部分职工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失业,失业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因而对当前“下岗现象”缺乏理解,眷恋原有的岗位,特别是参加工作有一定年限的职工,认为工作多年,对国家、对企业没有功劳有苦劳,现在企业说不要就不要了,成了没娘的孩子,社会主义优越性哪里去了。这种“恋岗”情绪既包含工人与岗位之间多年形成的职业感情,同时也还保留着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劳动力一旦拥有岗位,饭碗就变成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是商品,劳动者是主人鲁月桥,黄银乔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劳动力市场概念,这是在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出,实际上肯定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劳动力商品概念的确立,对于加快培...  相似文献   

10.
一、劳动者个人收人分配形式的机制问题 我们既然在事实上已经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就应当进一步承认劳动力和其它商品一样有自己的价格。它的价格就是我们常说的工资。在市场经济中,一般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即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的作用下形成的;劳动力的价格(工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归劳动者个人所有,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劳动者个人不能直接占有和支配公有的生产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与资本主义劳动力商品的本质区别,在于剩余价值被谁占有.确认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商品,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劳动力市场问题讨论综述黄劲松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劳动力是不是商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必然的经济现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化的两个基本条件依然存在:首先,劳动者在法律上具有自由的人身,拥有劳动力的个人...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这部工人阶级的“圣经”中的著名论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也是商品的争论,已经日渐平息。而与此同时,部分学者又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不仅是...  相似文献   

14.
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必要性宫希魁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开放劳动力市场,承认劳动力是商品的必然逻辑结果。关于这一点,目前人们的认识还有不少疑惑,很有必要在理论上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和说明。一、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按劳分配,必须...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刘文战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发展劳动力市场。王正萍同志撰文认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有一部分不具有商品属性。本人在仔细读过王正萍同志的文章(《论社会主义劳动力的非商品属性》,载《党建研究》1994年第5期,以下简称王文)之后,认为他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劳动力的流动要不要采取劳动力市场的形式?劳动力商品性质与劳动力市场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不能回避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有的同志从否定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性质出发,认为劳动力流动不需要采取劳动力市场的形式;一是有的同志从必须建立和开放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出发,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仍然是商品。但双方都面临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理论障碍。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否定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商品的学者都喜欢引用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的分析,我们也从这里入手。的确,马克思是认为劳动力变为商品有两个历史条件:第一,劳动者在法律上要有人身自由。只有在这种前提下,劳动者才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才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本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王儒化《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建立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即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些同志以马克思在《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提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理论。正是由于这一理论的提出和确立,剩余价值的生产才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科学的解释。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国内理论界围绕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否是商品,展开了热烈讨论。这里就此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不具有商品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场所。劳动力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中最重要的市场。提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依据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是否具有商品属性?存在不存在与其他生产要素相并行的劳动力市场?这些尽管在经济实践上已经不存在问题,但是在理论上始终比较模糊。理论界特别是经济部门在涉及这一领域的问题时,往往用“劳务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