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微信趣事     
《新湘评论》2014,(8):26-26
我一同事,每天喜欢站在空旷的大平台上仰望飞机飞过,每次只要看到飞机飞过头顶,就使劲摇手机!我问他干吗?他说这样说不定能摇到一个空姐。  相似文献   

2.
初次见面我是四川宜宾高县罗场镇人,罗场镇也是著名的编剧、戏剧家、作家阳翰笙老先生的故乡。算起来,翰老还是我的舅舅。听说他小的时候,我母亲常背他。因此,1952年冬我因公去北京时,欲见翰老一面,一叙乡情和亲情。由于经常在报上见到翰老接见外宾的消息,我便去东四条文化部找他。门卫打电话给他的值勤室,  相似文献   

3.
刘诚龙 《廉政瞭望》2010,(17):47-47
老领导故地重游,他叫我跟他四处转一转,每到一处则曰:这里是我力主开工的,或日:我主持的这工程不错吧,或说这是他独特创意。末了,老领导开玩笑说,你们现在享福啊,得给我颁一块建设者勋章才是。  相似文献   

4.
翟雨佳 《先锋队》2013,(21):20-21
在信访室工作的这一年里,见过的上访人,可谓是形形色色,有的人早已想不起长得什么样子,但有一个老上访户的身影从未离开过我的视线……初识老上访户那是我上班不久的一天,信访室来了一个老人,其貌不扬,手里拿着几卷材料,吵吵着要反映问题。我给他倒了杯水,请他坐下慢慢说。我把他说的一项一项做了登记  相似文献   

5.
马拉 《红岩春秋》2014,(5):41-45
正李德益大儿子李方荣,正在家里书房的桌上,用父亲传给他的那种漂亮字体,给朋友写一幅"老来不生气"之类的书帖。李方荣今年65岁,父亲当年因病逝世时,正是他这个岁数。他说:"1986年我碰到苏葆桢,他说他认识我父亲;老书法家徐文彬,是我父亲的老朋友。在重庆,认识和晓得我父亲李德益的人,实  相似文献   

6.
一位市委书记电话提醒我关注一下“老领导创办协会”的现象。他说,创办协会的老领导给他这样的地方官造成了一些困扰。他说,最近几年,陆续有离退休的老领导办各种协会,然后到地方找过去的老部下、如今的地方一把手们要钱要车要房。“比如,一个退休的领导,自创成立了一个协会,他打电话给我,要我支援两三万元的活动经费,然后在我这里成立分会,还需要在协会活动车辆和办公场所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7.
几件往事     
去年的一天早晨,也就是在我入院的第二天,原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郭峰同志就来看望我。他虽然已近80高龄,但仍然保持着当年老书记关心体贴干部的老传统老作风。他的亲切问候、谆谆叮嘱,使我感到一股暖流涌向心头。这些年来,我和一些老同  相似文献   

8.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他小时候有一次因为逃学被妈妈罚去刷围墙。围墙较长,比他的头顶还高。他刷了几下,便灰心丧气地坐在了地上。这时,他的伙伴桑迪提着水桶跑过来。马克.吐温对他说:桑迪,你来给我刷墙,我去给你提水。见桑迪有点动摇了,他又说,你要答应,我就把那个肿了的脚趾头给你看。桑迪经不住诱惑,好奇地看着马克.吐温解开脚上包着的布。  相似文献   

9.
好好好     
老A应邀参加一次群众性演出,主办单位请他上台讲话,他激情万分,拿着话筒连讲了三个"好"。他说,一是活动主办得好,二是演员表演得好,三是会议效果好。我一听,确实有水平,但怎么老A的讲话都离不开"好"这个字呢?年底,老A来调研,他来之前,单位上上下下忙碌了一阵子。老A来的那天,先是看了现场,再就是汇报,最后由他提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初见薛舒栋,只见他头顶藏式小毡帽,戴着耳麦,腰挎小音箱,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向大家介绍玉树扶贫产业一条街的概况……我加了他的微信,翻看他的"朋友圈"发现,从2016年8月到玉树后,他的朋友圈所发的工作动态、风土人情都与玉树相关,可以看出,玉树早已和他休戚相关……第二次见到他时,已是熟人,我们不禁攀谈了起来。我问他在玉树两年多,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他摘下毡帽,我这才发现,他的头发几乎全白了。薛舒  相似文献   

11.
幽默笑话     
我在一家老年报任编辑时,常收到一些退休老职工的来信。一位老职工来信透露,与他同时退休的一位公务员同学,其退  相似文献   

12.
人在岔路口     
刘江波 《红旗文稿》2012,(11):37-38
岔路口,人生命运的分水岭。"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关键时刻只有几步"。人生无非就是选择,最重要的选择不过三五次。我时常缅想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老井冈"贺敏学。他既是我父母的老领导、同乡,又堪为兄长。在他诸多传奇故事中,最令我血脉贲张  相似文献   

13.
龚育之同志是我非常敬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中共党史学家。他既是我的老领导,更是良师益友。如今他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时浮现在我眼前,难以抹去。一想起他几十年带着肾病默默地为党的理论事业超负荷地工作,  相似文献   

14.
高连长理家     
下海潮,有人做生意发了财,有人当经理做了老板。他却相反,自愿从机关到连队当连长,有人说他傻,可用他自己的话说:“头顶家乡云,脚踏家乡土,农场就是我的家。”  相似文献   

15.
董东同志系河北省博野县人,他是我冀中解放区当年办报的一位老报人,也是我所敬重的一位良师益友。今年是董东同志谢世5周年,诞辰80周年,我深深地怀念着他。  相似文献   

16.
我本该早写一篇怀念文章,籍以悼念一位老共产党员,他在世时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关爱着我,他就是我的老领导——原晋南地委书记李广耀。因我 1992年突发脑血栓, 8年多来一直坐不起来,在胸脯上写字,一只手不会动,视力本来不好,又加上眼缺血,看不清字,就拖了下来。再者,我在感情和心理上实在无法接受这位淡泊名利、兢兢业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为人刚正、待人慈善可亲又充满热情的老领导已去世了这一事实,总感觉他还活在我们中间。而今年 6月 16日已是他去世 7周年祭日了,我再也不能拖了,我必须强迫自己在极其艰难和痛苦中写这篇…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原名李耆华。1913年东渡日本时,他依《方言》中的“钊,远也,燕之北部曰钊”,改名为李大钊,以表明自己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瞿秋白原名瞿霜。因头顶上有两个发旋,其母给他取乳名为阿双,上学时取名瞿霜。因“霜”乃秋天之物,且霜的洁白可比喻为高洁,又晋朝陆机《文赋》中有“不懔懔以怀霜,老眇眇而临云”之句,于是,他便改名为“秋白”。刘少奇原名刘渭璜。1918年夏天,正在中学读书的刘渭璜对同学张子珩说:“我要改名少奇,我感到应当少小就立奇志,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要为国家、民族的振兴献出自己的一切。”从此,他改名为刘少奇。曾任…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上,一只小手举起来,又悄悄地放下去了。片刻,那只小手又试探着伸出,最后高高地举过头顶,骄傲中带着几分自信。是他,李小龙,一个性格内向、成绩很差的学生。啊,他终于放弃了自卑,自信起来了,我的心中一阵狂喜。  相似文献   

19.
荐贤者贤与荐贤者私赵化南最近一位朋友向我诉苦:说是他的一位老领导,过去曾向组织部门推荐过他,说过他许多好话。在他的职务提升以后,这位老领导已经退休。一次,这位老领导提出让他高抬贵手,对其孙子的提升、住房、晋级诸方面给予“优惠”,因其孙子在单位形象不佳...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原名李耆华。1913年东渡日本时,他依《方言》中的“钊,远也,燕之北部曰钊”,改名为李大钊,以表明自己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瞿秋白原名瞿霜。因头顶上有两个发旋,其母给他取乳名为阿双,上学时取名瞿霜。因“霜乃秋天之物,且霜的洁白可比喻为高洁,又晋朝陆机《文赋》中有“不懔懔以怀霜,老眇眇而临云”之句,于是,他便改名为“秋白”。刘少奇原名刘渭璜。1918年夏天,正在中学读书的刘渭璜对同学张子珩说:“我要改名少奇,我感到应当少小就立奇志,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要为国家、民族的振兴献出自己的一切。”从此,他改名为刘少奇。萧楚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