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访前记】当上海纺织产业结构进入重大调整、市内国有纺织企业纷纷“关、停、并、转、破、卖、送、迁”之际,一家地处市郊的原本很不起眼的工农联营纺织企业,却能“异军突起”,强势发展,自然引起了各个层面的惊讶与关注。当接触了上海日舒棉纺织厂厂长、高级经济师李恩生后,笔者才真正理解了这一“异军突起”现象背后的内涵。逆向整合,理顺资产关系上海日舒棉纺织厂的前身呢,是上海第十四棉纺织厂。十四棉纺织厂最早呢,实际上是创办于民国13年的“诚孚”新裕二厂。今年年初,我在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的《上海纺织百年》陈列室里,还欣喜…  相似文献   

2.
采访前记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封亚培,1983年从华东纺织工学院(中国纺大)棉纺专业毕业后,就进入纺织局规划办公室。他从普通技术人员干起,先后担任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投资发展部业务主管、投资发展部副经理、投资发展部经理。自2005年4月起,他担任了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投资规划部总经理。同时他也是一名教授级的高级工程师。多年来,封亚培亲身经历了纺织业技术创新的艰难之路,并正具体领导落实着公司的科技兴纺织的新路,开辟着上海纺织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采访前记:坐落在苏州河畔的上海春明粗纺厂,在短短数年间迅速地发展成为闻名沪上的“M50创意产业园”。上海纺织工业大调整,使这家具有70多年历史的毛纺厂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昔日的老厂房群里,如今已入驻不少来自海内外的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营造了苏州河沿岸浓厚的文化氛围。“M50视觉艺术产业园”的主要策划者是上海华宇毛麻(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赵长征,通过与赵长征的访谈,使我们触摸到上海春明粗纺厂从毛纺厂到创意产业园的变迁轨迹。“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尽十分努力”上海春明粗纺厂隶属于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和上海…  相似文献   

4.
采访前记:提起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众多纺织姐妹的再就业。历史无情,在上海城市功能重新定位,向新的目标迈进的途中,曾经为上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重大贡献的纺织业,不得不面临着一个艰难抉择——产业结构大调整!这意味着广大爱厂爱岗的纺织人要离厂离岗,这也意味着要面临多少艰辛与奋斗啊!然而,人间有情,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广大纺织职工迎难而上,同心协力,不断向世人展现新的面貌。在笔者采访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倪志华——这位老纺织人时,作为纺织系统的老领导,回首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5.
从本期开始,“口述上海”栏目将陆续刊登一组有关上海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口述实录。其中既有决策者说,也有普通人言,但都能以一个点管窥那场涉及55万纺织人职业生涯的大调整背景。这里,便以当年一位最普通的纺织员工吴尔愉的回顾开篇。  相似文献   

6.
[采访前记]陈国珍,上海申安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一位一生与纺织结下了不解之缘的纺织人。20世纪90年代上海纺织业进入第二次创业后,陈国珍所在的企业,历经两次调整。作为企业的当家人,从调整到创业,其中的甜酸苦辣,困苦艰辛,难以言尽。但是,凭着对纺织业难以割舍的情怀,陈总始终审时度势,处惊不乱,以其坚忍不拔、乐观豁达的品格,引领着企业从容应对挑战,不断开拓新路。在她的身上,蕴涵着再创上海纺织辉煌的巨大力量。我是一个纺织人,我的一生与纺织结下了不解之缘。90年代以来,上海纺织业进入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第二次创业,我经历了调整和…  相似文献   

7.
采访前记 在纺织结构大调整中,从1995年12月至1996年底,上海第一丝织厂经历了“刚性灭亏”、全面破产的艰难历程。1999年初,上海第一丝织厂和上海第二丝织厂及上海远东丝绸印染总厂联合组建成破产后的安置企业——上海金熠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马惠英同志原是一丝的党委书记,现又任金熠的党委书记。回顾这炼狱般的历程马书记百感交集,她深深地体会到是坚持以党的政治优势凝聚人心,使企业党组织在困境中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相似文献   

8.
【采访前记】说起上海纺织工业大调整,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朱匡宇的名字。他积极贯彻中共上海市委的战略决策,组织实施了上海纺织工业的战略大调整,从人生精力最旺盛、被称为不惑的壮年,做到知天命之年,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全部扑了进去。他以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上海纺织行业干部群众和社会各方的推崇,成为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上海市六届市委候补委员、七届市委委员、八届市委候补委员。2004年5月,他离开纺织,走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岗位。日前,我们专程走访了朱匡宇同志,请他介绍以结构调整为主旋律的上海纺织第二次创业的历程。纺织…  相似文献   

9.
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是四川省着力培育的“30户迅速做强做大类大企业大集团”之一。近年来,企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变革有为,以智图强”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盐坪坝纺织工业园区和长信创业园区,打造了集粘纤、房地产、绣花线、棉浆粕、制浆造纸、热电能源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公司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一跃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企业集团,这与公司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积极响应党中央发出的“向科学进军”和“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的号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并注重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相结合,到1965年底,上海初步建设成为中国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之一。这一时期上海发展科技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的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增强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08,(1):F0003-F0003
进入快速发展历史新阶段的吉林油田公司,站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振兴吉林经济发展的政治高度,精心谋划公司发展,研究制定了吉林油田“681”三步走发展目标:第一步,2006年,油气当量跨越600万吨,夯实发展基础;第二步,2010年,油气当量跨越800万吨,初步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油气当量跨越1000万吨,跨入中国石油现代化大油气田公司行列。公司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原油增量列中国石油各油气田第三位,顺利实现了“68l”三步走目标的第一步。利税.g-N连续两年保持吉林省第一位。近年来,公司先后获得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徐朝 《奋斗》2008,(8):30-31
近年来,绥芬河积极调整对俄贸易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依托木材进口,设立了以引进规模加工为重点的木材工业园区,叫响“中国木业之都”;充分挖掘文化底蕴,利用商贸特色经济,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业;看准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商品的潜力,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创建生产高科技产品的海都机电产品城.实现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全面升级.积极创建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开创经济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新的发展战略,在这里,“北跃”绝不仅仅意味着依托松江湿地,以江为纲,以水定城,打造一个现代化的松北景观新城,它更深层的内涵价值还在于通过高起点的规划定位和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时代背景下的战略布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完成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4.
<正>1关注点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贵州大力推动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发展潜力巨大、比较优势明显成为贵州对外招大引强的亮丽名片,贵州已然成为优强企业的投资热土。当下,优强企业家受邀组团来黔投资考察络绎不绝。华侨商业集团、上海康桥实业发展集团、浙江信跃工贸有限公司、江苏英伦嘉莉宝纺织有限公司、中山市多元素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等优强企业负责人做客贵州,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07,(6):F0004-F0004
重庆直辖以来.重庆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开拓创新.坚持“产业基地与科技新城”同建,在进行产业引进、成果孵化的同时.开展了大规模、高品质的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产业、科研、金融、生态、时尚避免了工业园区单一发展的模式.集产业、科研、金融、生态、时尚为—体的科技生态新城已具雏形。  相似文献   

16.
11月 1日至5日,以“科技创新与装备制造业”为主题的2006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07,(11):F0003-F0003
近年来.渝中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围绕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建设全市基础教育高地、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以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校点调整”、“教育信息化”、“人才强教”、“示范带动”、“特色培育”等八大工程.  相似文献   

18.
《吉化党校学报》2006,(3):15-17
化肥厂党委按照公司《关于认真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通知》精神要求,紧密围绕公司“一个中心、三个强化”和做好“四篇文章”等重点工作,着力在“三个结合”上理解和践行“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进而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方位、全过程的融合,为工厂安全生产和“四个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道德、文化、科技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素有“文化县”美称的青海省乐都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瞄准现代科技动力,潜心治理生态环境,精心发展“科技农业”,以此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从而将农村经济拉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一是按照“行政选派与双向选择相结合,县内人才与县外人才相结合,创业型人才与服务型人才相结合”的“三结合”方法选派了科技特派员。二是以创业项目为依据,以创建科技特派员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双赢”机制、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金银铜卡信用贷款机制为准绳,核发三卡。三是按照创业项目服从、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人人有创业项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