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瑞娟  刘晓静 《传承》2010,(24):80-81
通过对康德人的价值伦理思想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康德认为人的价值是在自由的基础上建立,人在自由下追求人的尊严,对道德感的敬畏验证了人是目的,这构成了康德人的价值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康德研究人的价值伦理思想的意义是"哥白尼革命"。  相似文献   

2.
论“让人民更有尊严地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尊严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也是人本执政理念的应有之义。,从历史发展、现实环境、未来要求和国际经验来看,实现人的尊严生活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尊严”内涵着平等的人格和政治参与、发展的目的性以及自我发展等内容,人有尊严地生活应该奠定在物质和思想基础、社会公正、民权以及社会保障五个方面上。建构收入分配运行机制、社会公正机制、行政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人权机制以及自我实现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尊严生活。  相似文献   

3.
民生是个多维的概念,对精神层面民生问题的关注不可或缺、不容漠视.关注尊严层面的民生问题,应当确立尊严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理念,在民生工作中强化对人的尊严的敬畏和保护;必须实现体面劳动;必须强化公民权利意识,尤其要强化权利平等意识.  相似文献   

4.
史秀艳 《前沿》2013,(12):43-45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社会成员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当代中国人尊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公平正义是当代中国人尊严实现的前提,体面劳动是当代中国人尊严实现的关键,社会保障是当代中国人的尊严实现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在认识论层面,马克思继承了康德关于外在世界对认识的制约作用,并提出外在世界的可知性;在存在论层面,马克思继承了康德关于主体的经验性存在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并提出个人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在价值论层面,马克思继承了康德关于追求自然需求的行为价值对最高价值即人的尊严实现的制约,并提出通过实践可以达到自然需求与人的尊严的统一;在历史观层面,马克思继承了康德关于历史条件对主体能力制约的思想,并提出通过历史事件能够予以超越。主体性界限思想的探讨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张贵银 《人民论坛》2013,(8):217-219
从伦理道德思想和道德信仰方面来看,康德“哥白尼革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批判形而上学而在于重建形而上学,康德批判形而上学、限制人类理性,是为了给道德信仰留地盘,是为了使人成为真正不同于动植物的,真正有尊严、有价值的人,从而使康德“哥白尼革命”具有了人本主义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英 《思想战线》2005,31(3):20-22
康德哲学从其"理性"概念出发演绎出"自由"概念.他的"理性"概念包含了西方传统哲学中关于理性概念的两大精神要素,即"努斯"精神与"逻各斯"精神,从前者演绎出理性的"先验自由";从后者则演绎出理性的自我规范性,即意志自律.他论证这种基于纯粹理性基础之上的自由则是为了确认人是目的本身.  相似文献   

8.
南桥 《同舟共进》2010,(11):14-15
今年年初,我们听到政府在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让人们活得更有尊严",可以说这是宪法精神的一个延续,也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承诺。怎样才能让人活得有尊严呢?2005年,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实践哲学将自由确立为人的一切行动的起点,政治和道德作为人的实践行动的两个基本领域,康德通过对政治义务和道德责任之基础的阐明,最终确立了政治与道德在实践哲学领域中的内在一致性.康德并没有忽视政治行动的特殊性,政治行动作为人类意志的表达和实现方式,规定人类意志的东西既可以是自然的必然性,也可以是自由的因果性,因此,康德是同时在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这两个不同的层面上展开对人类政治问题的思考.康德对于政治与道德之关系的阐明,从某种意义上展示了康德关于理性统一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环境人权这一概念是伴随着整个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应运而生的,它是为每个人平等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即每个人生活在有一定品质保证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能够维护人的尊严.从伦理角度来看,环境人权是人类尊严的表达,是一项道德权利,有着丰富的伦理意涵,即环境人权是一项不可放弃的道德上的要求权,它表达了对所有人的平等尊重,同时遵循不伤害原则.  相似文献   

11.
姜淼 《前沿》2013,(13):47-49
康德政治哲学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当他在维护人类自由时,就是在为人的绝对权利和尊严奠定神圣不可侵犯的基础,这正是近代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道德根基,也是近代国家合法性基础有力的夯实.对康德政治哲学的思考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西方现代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更为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国家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资源.  相似文献   

12.
人人都希望敲开成功的大门!但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如愿的终究是少数。成功者也只能是少数,如果人人都是成功者,这世上也就没有成功者了;如果所有的运动员都是世界冠军,这世上也就没有世界冠军了。正因为成功者从来都是少数,才显得出类拔萃,才赢得了尊严和体面,也才让人羡慕,让人追捧。羡慕、追捧、尊严、体面,鼓舞着人们去努力,去奋斗,...  相似文献   

13.
<正>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提出让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总理的这一声"尊严"多少让人有些凝思,有些沉重。学雷锋是因为雷锋太少,说尊严说明尊严不够。众所周知,开国领袖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14.
康德范畴的先验演绎是康德的先验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范畴的先验演绎论证了范畴这种先天认识形式得以保证的先天根据以及范畴是怎样应用到对象上的.作为主体的人的主体能动性,在先验演绎过程中起着指导与根源作用,而且先验演绎的过程处处都体现人的主体能动性.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的"哥白尼式革命"也在先验演绎过程中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15.
不一样的文化可一样尊重人的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豪才 《人权》2011,(6):2-3
第一,增进全人类的幸福与尊严,构筑人权保障的坚实根基 人的尊严,顾名思义是指人固有的尊贵与威严,即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品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的尊严这一概念的提出源自于人的理性和道德性。从内容上来看,人的尊严包含了对人的价值重要性的概括和认可,也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应得到平等对待的要求,反对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公共性"思想以人的理性运用自由为核心,以个体的启蒙为手段,以促进理性政治为内容,以关注人的基本尊严为目的,具有深厚的政治学意蕴.其对于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当从解决关涉人的基本尊严的财富保护和分配、关涉体制及其正常运行的执政者批判、关涉人的理性政治素质建设的个体启蒙等问题人手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7.
张金录 《前沿》2004,(10):24-26
“人是目的”是康德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构成了整个伦理学系统的基础 ,是他的伦理学中最具进步性和现实性的成果之一。人是唯一具有理性的动物 ,理性决定了人之为人和人的道德价值 ,因此人是最神圣的。理性以自身为目的 ,而人作为理性存在者 ,本身就构成了自身的目的 ,但是康德并没有完全否定人作为手段的一方面 ,他用意志自律来达到了两者的统一。人的意志自律 ,也就是自由 ,自由是人的本质 ,人有了自由才使道德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康德的主体化美学,强调了审美判断的主观性和非功利性,这是西方近现代审美自律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西方"审美区分"思想的基础。但康德另一方面也认为,审美判断本身不等同于认识与意志、理性与知性,但兼备认识和意志、知性与理性的性质,这就意味着审美判断本身就具备那些认识与意志、理性与知性等非审美因素,康德在这里强调了审美判断的非纯粹性与功利性,这是康德审美判断的矛盾处。应该重视康德审美判断的纯粹性与非纯粹性之间、非功利性与功利之间以及审美区分与审美无区分之间的悖论状态中所形成的艺术理解张力,艺术真理的生成和被揭示就产生在这种张力中。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2,(6):89-89
马岭在《河北法学》2011年第12期撰文认为,国家权力也有尊严,但不能高于人的尊严,更不能建立在侵犯人的尊严基础之上。侵犯人的尊严有私人间的个体侵犯、当权者的侵犯、“上位者”的侵犯、多数人的侵犯等等。国家权力直接侵犯或参与侵犯人格尊严往往危害更大,而最严重的侵犯人格尊严多发生在国家权力与民间联手之时。宪法保障人格尊严意味着国家权力不仅不能侵犯人的尊严,还有保障人的尊严之义务。  相似文献   

20.
已发表的《世界人权宣言》肯定了人的尊严是一项权利并受到保护。我国有学者将此作为一个理论命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从而为研究尊严问题提供了新视角。从事物的伦理价值来看,权利与义务具有对等性,所以从道德层面来说,尊严还是一项义务,它应当受到保护性的对待,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捍卫自己的尊严也尊重别人对尊严的内在要求,把保卫自我和他人的尊严作为一项义务或责任。履行尊严义务的具体要求,可以从康德的责任命题中得出如下结论:不能自杀,不能浪费自己的才能,不能撒谎,不能对别人的困苦视而不见。尊严作为一项义务,意味着个体被赋予这样的权利:人都应当作为共同体的成员被承认,人应当按照关于职责的概念去行动,同时意味着我们作为渴望获得完满幸福的存在物,应以履行尊严义务的原则彼此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