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践》2015,(12)
<正>2015年6月,以"草原文化与草原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组委会主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科联、内蒙古蒙医药协会、内蒙古新闻广电局、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内蒙古草原文化学会承办。内蒙古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内蒙古"草原文化研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7,(8)
正为传播弘扬内蒙古历史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通过历时近两年的考察调研、问卷调查及专家评审,"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对外公布,成为内蒙古民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内蒙古大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河西走廊。全区草原总面积13.2亿亩,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0.2亿亩,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内蒙古大草原是目前世界上草原类型最多、保持最完整的草原之一,是我国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和承载地,已经成为内蒙古形象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8,(11)
正"1957年,在内蒙古苏尼特草原组建了第一支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乌兰牧骑一直活跃在草原上的牧民中间,他们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在为牧民们提供精彩文艺节目的同时,也把党的政策传播到牧区,深受牧民的喜爱。这61年来,乌兰牧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有不变的,那就是常年扎根草原,坚持为农牧民服务。"在今年10月11日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作为全国第一支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6,(4)
正树木多了、草场绿了、风沙少了、空气清新了。这是今日内蒙古大地的新模样,"草原在内蒙古,内蒙古在草原"的美好印象又重现在人们眼前。通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治理,尤其是"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内蒙古大地披上生机盎然的新装。"十二五"以来,为加快"美丽内蒙古"建设,自治区党委、政府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从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到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从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到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各种规章制度守护生态底线到不断夯实法  相似文献   

5.
大漠情怀     
《实践》2017,(5)
<正>想体验辽阔吗?那就来内蒙古走走吧,看看草原,看看沙漠。草原博大,只有海洋能与之媲美,不,草原就是陆地上的海洋,一望无际,与天相接。沙海连绵,只有草原能与之比阔,不,草原本是沙漠的前世,也必将是它的今生。内蒙古有中国最大的草原,也是中国沙漠最集中的地方。全国八大沙漠,有4个在内蒙古;全国四大沙地,全部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8,(9)
正八月的格根塔拉草原,秋高气爽、鲜花盛开。主题为"亮丽内蒙古、草原那达慕"的内蒙古第二十八届旅游那达慕大会在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盛情举行。那达慕是草原人民流传已久的传统民族盛会,是展示民族风情、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美丽的格根塔拉草原水草丰美,风景如画,民族积淀非常深厚。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内蒙古旅游那达慕大会在这里连续举办了27次,已经成为自治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旅游节庆品牌。本届旅游那达慕大会经过主办各方的精心策  相似文献   

7.
近期看点     
《实践》2015,(10)
<正>内蒙古240万亩天然草场获国家有机认证内蒙古240万亩天然草场日前获得国家有机认证,意味着内蒙古天然草原拥有可具体实施的有机认证标准和规范,为建设农畜产品全程有机可追溯体系奠定了基础。内蒙古正在打造"纯净土壤、安全食品"的地域品牌,有机认证解决了草原"环境品牌"的问题,从源头上为有机牛马羊肉提供纯天然有机安全的饲草料,促进形成有品牌竞争力、优质优价的有机畜牧产品。内蒙古拥有  相似文献   

8.
郭晓岚 《世纪桥》2013,(3):143-144
草原是内蒙古生态安全的屏障,随着草原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依法治理草原水平的日益提高,内蒙古各级政府从各个层面加大了草原保护建设力度、提升了草原战略定位,进一步推进草原管理体制改革、推行草原承包经营,积极做好农区牧区的协调发展、完善草原保障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理论界对内蒙古保护草原资源的各项策略进行研究,本文则对这些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5,(5)
<正>生长在内蒙古的各民族油画家都因长期描绘牧区生活而形成了共同的艺术风格:作品都以草原为母题,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没有偷景猎奇,没有投好迎合,而以自然、朴实、真诚和热情的强烈草原气息与气质闯入中国油画艺坛,这独树一帜的画风被人们誉为"草原画派"。而几十年来使人们加深这种印象的关键人物就是妥木斯,是他把内蒙古的油画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说"草原画派"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7,(8)
<正>沧桑巨变七十载,千里草原尽欢颜。在草原最美的季节,中央代表团向自治区赠送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贺匾,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内蒙古的亲切关怀,对内蒙古继往开来、再谱新篇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民族工作十分关心、对民族地区十分关切、对内蒙古各族人民十分关怀。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内蒙古考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守望相助的重要要求、"四个着力"的重点任务、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奋斗目标,为我区发展确立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相似文献   

11.
草原放歌     
《实践》2017,(5)
<正>一提起内蒙古,怎能不想到大草原;要讲内蒙古的故事,怎能不讲一讲草的故事。有人说,草原是陆地上的海洋。那么,横亘中国正北方、总面积88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大草原,就是中国陆地上第一宽广、第一浩瀚的绿色海洋。草原是无私的,她是千万牧民的命根子,草好,牲畜就好,牲畜好,牧民的日子就好。草原也是脆弱的,土层往往只有薄薄的一层,天旱了,草秃了,沙就来了。草原是多情的,人称"舞的故乡,  相似文献   

12.
王海荣 《实践》2008,(11):54-55
2008年8月29日至31日,"中国·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赤峰第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中华文明曙光升起之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隆重召开.研讨会主题为:"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本次研讨会充分肯定了近几年草原文化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并结合草原文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明确提出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7,(3)
<正>自治区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 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文联、内蒙古作家协会共同打造的草原文学精品工程。工程实施以来,有效调动了自治区作家的创作积极性,内蒙古作协共收到申报作品347部,通过专家评选,61部作品入选,25部作品已出版,出版的作品社会反响和市场反映良好。其中《,毛乌素绿色传奇》获第6届鲁迅文学奖,实现了内蒙古文学的新突破,并且荣获全国、自治区"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08,(Z1)
2008年8月29日至31日."中国·内蒙古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赤峰第三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中华文明曙光升起之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隆重召开。研讨会主题为:"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本次研讨会充分肯定了近几年草原文化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并结合草原文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明确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8,(12)
正乌兰牧骑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是内蒙古文艺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进入新时代,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内蒙古传统民族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出一批高质量、接地气的民族文艺精品,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等深深融入农牧民心中,为内蒙古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意  相似文献   

16.
李红梅 《实践》2015,(2):48-49
<正>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其产业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至强区战略以来,内蒙古文化事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草原文化为底蕴和特色的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态势正在形成。此间,内蒙古广播要适应自治区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发挥作用。一、坚定不移地以草原文化为根,全力打造中国的"草原之声"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5,(12)
<正>"草原英才"工程是内蒙古近年来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它的全面启动,标志着内蒙古人才工作开始转向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为引领和突破口,是内蒙古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动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草原英才"工程目的和意义2010年,为认真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更好实施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5,(6)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内蒙古的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森林、草原、沙漠等多种具有北疆特色的自然生态;以蒙古族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在这个区域生产生活,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内蒙古的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接壤,是中国唯一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因此,内蒙古是原生态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风情组合在一起的区域。近年来,我区依托境内的优势旅游资源大力发  相似文献   

19.
在50年岁月里,自治区几代各族文艺工作者,怀着神圣的使命感,携手高奏时代主旋律,并肩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呕心沥血地绘制了一部"立足草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辉煌画卷。继内蒙古当代文学的开篇作品《血案》、《纪念人民英雄陶高的功绩》之后,从50年代起,草原文坛涌现出周龙、纳·赛音朝克图、玛拉沁夫、敖德斯尔、巴·市林贝赫、朋斯克、扎拉嘎胡等一个以反映内蒙古独特风貌为特征的作家群,创作出了《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茫茫的草原》等一大批代表当代内蒙古文学水平的作品,以其鲜明的风格和文学品位,赢得了区内外以至…  相似文献   

20.
李雪 《实践》2007,(1):40-40
"无论我像风一样,升腾漂泊在何方。草原啊草原.永远与我同在。"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我从草原来》,以优美的旋律感动了众多听众。它的曲作者就是自称"业余作者"、"民间艺人"的内蒙古音协副主席王星铭。1987年,王星铭完成了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班的学业。纪征民的一首歌词唤起他怀恋故土的情思与共鸣,文辞和音乐像两股涌泉合流,这首饱蘸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