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一提起海外洪门组织,人们的感知是模糊不清的,有人往往把它与当今的黑社会组织相连,认为它是黑道上的一支(不可否认,有极小一部分已步入黑道);也有人把它混同为解放后被中国政府取缔而逃亡海外的反动会道门中的一派;更有甚者,有人把洪门(旧时又称“洪帮”、“红帮”)同旧日上海滩上的“清帮”(又称“青帮”)联系在一起,这些看法都是完全错误的,这是由于对洪门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风气好转的时间上,我是乐观派。有人说要十年,有人说要二十年,还有人说三十年也不够。可是,我认为绝对用不了十年。道理在哪里?道理来自于我家乡的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淮海战役活捉了战犯杜聿明。谁活捉的?解放军。这是对的,但不全对。准确的答案是军民一起活捉的,至少是解放军根据一位农民提供的线索抓到的。淮海战役结束后,杜聿明想化装逃跑,企图用一副金戒指  相似文献   

3.
方舟子 《党政论坛》2013,(12):62-63
1997年在香港首次发现H5N1禽流感会致命地传染给人,轰动一时,禽流感从此进入了大众语汇。世界上每年都有人感染了H5N1,每年也都有人因此死亡。直至今年,中国还有2人感染145N1,2人都死亡,但有多少人关心它呢?现在大家关心的是新出现的HTN9禽流感。  相似文献   

4.
重归鄱阳湖     
陈世旭 《党政论坛》2008,(22):58-58
鄱阳湖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青春——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是属于它的。在鄱阳湖口的一个小沙洲上,我曾经生活了将近十年。生活,用巨大的,甚至是可怖的风暴和洪水,同时也用暖人的阳光和鼓动帆的风,粗暴而又温柔、无情而又宽厚地铸造了我的生命之舟。在那之后,我的关于欢乐与痛苦的最深切的经验,我的最热烈与最低沉的情感,乃至我创作灵感的源泉、我的审美理想以及艺术追求的激情和情致,都是同它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5.
十三亿人为地震灾区遇难的人们默哀,十三亿人成为了一家人,这是未经灾难时没有想到的全国哀悼日那一天,我在家楼门前的过街天桥上,和人们一起守候着神圣的那一刻。三分钟后,走下天桥的时候,我听见身边两位年轻的姑娘悄悄的说话声。一个说:刚才我差点儿没又哭出声来,就好像死的都是自己家里的亲人。一个说:汶川地震死去的人可以安息了,十三亿人一起为他们默哀。她们的话,让我的心里充满感动。还有比这更朴  相似文献   

6.
我自一九七九年从事企业宣传工作以来,如今已走过了十六个春秋。其中的酸甜苦辣不仅构成了生活中绚丽多彩的画面,也令我终生受益,回味无穷。 搞文字工作的人,都知道写材料是个苦差事。干宣传工作,经常同材料打交道,更得有一种吃苦精神。记不清有多少次,夜深人静,家人睡得正香,自己却伴着钟表的嘀哒声在那儿‘爬格子’,实在困极了,就合衣倒在沙发上睡一会儿;有时,夜间只睡两三个小时,第二天照常上班,为的是能按时完成任务,给自己所写的  相似文献   

7.
《民主》2021,(6)
正以时间为序,我在这个春天先后几次受到启发。难忘的经历,那么自然地发生了。虽然,我每次都想详尽地记录下来这些经历和经历中的心情,但每次拿起笔时,落笔的内容都只是日期和几句话而已。不是要记录下来的吗?为什么一笔划过?我以为,那种经历中的冷和暖、感与悟,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心情起伏和天气变化,也不是就此生发出的冲动和感动,而是一米之外的一种审视。虽然这种审视并不一定有多少深度,单从接受教育的角度,那种励志和抚慰却有着比期望值更高的高度。一米之外的距离,一米之外的范围,却伸展出难忘的故事。翻看2021年3月28日的日记。北京沙尘暴大风。一早,北京大风呼啸,黄沙弥漫。这是继3月15日北京出现了近十年最强的沙尘暴天气之后,再次遭遇的今年第二波沙尘暴天气。浮尘犹在,  相似文献   

8.
赵民 《党政论坛》2008,(20):10-10
我从未想到过我也会老。今年,我忽地感到精力不足,仿佛是该睡时,睡不着;不该睡时,又常常打盹儿。书报上的字小了,通往汽车站的路长了,别人说话的声音轻了,我走路的脚步重了。人说:这就是老了呀!我不信。我自己定下的老的标准是:一,好回忆以往。过五关斩六将,言必称“我们那时候”。二,  相似文献   

9.
幸福的真谛     
郭明义的幸福真谛:"人活着,得干点有用的事儿,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幸福。"古往今来,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有人将拥有大量金钱视为最幸福,有人将做官视为最幸福,有人将拥有爱情视为最幸福……而郭明义的回答是:"我做好事就最幸福。"  相似文献   

10.
孔夫子讲过一句名言 :“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不怕物资匮乏 ,就怕分配不均等。这句话已在我国历史上影响了两千多年 :有人把它奉为稳定社会的圭臬 ,有人把它当作变革社会的依据 ,有人把它作为武装夺权的口号 ,有人把它描画为大同之世的理想蓝图 ,近年来更是有人把它视为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文化根源而深加诟病……是非曲直 ,笔者无意多说 ,我只是想用旧瓶装新酒 ,将孔子这句极富政治智慧的名言放到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一番重新解读。众所周知 ,西方人也是讲均等的。只不过他们关注的焦点 ,不是物质财富分配方面的均等 ,而是强调“机…  相似文献   

11.
我叫康登勤,出生于1935年2月,家在山东省金乡县化雨乡袁集村.1941年,我6岁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当时在我们山东老家有着闯关东的传统,当生活实在过不下去的时候,亲邻们往往一起携家带口去东北谋生,闯关东虽然也很艰苦,大多都是干苦力活,但毕竟能吃上饭.在此之前,我们村里就有人到东北谋生,并在哈尔滨落下了脚.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面对企业文化的兴起,有人把它与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同起来,甚至主张用企业文化代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人把它与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立起来,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的否定。这两种倾向都是不利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既不是等同的,也不是互相对立的。它们之间有相容的部分,也有各自特定的含义和内容。企业文化是适应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创立的关于现代管理的新学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同属于管理科学。从指导思想上看,二者都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指导原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从内容上看,二者多有重合之处。如企业精神的培养,企业道德  相似文献   

13.
某报曾刊登了一位日本留学生谷川弘一的文章,大意为:从总体上看支那人是世界上最低劣的民族。“我们日本人愿意称你们国家为支那,不愿称它为中国,但我们称宋代以前为中国。我小的时候父亲带我去日比谷公园,指着北洋水师的战利品对我说,日本就是打败支那的北洋水师后,才成为世界上主要强国的。我在日本时就轻视支那人,当我来到支那的时候,我发现支那人比我想象的还要低劣。他们对我这个毫无背景的日本留学生点头哈腰,说什么都是日本的好,就是支那的传统文化也是日本继承得比较好。当我问他们支那一个在韩战中为了完成任务而宁愿被…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人生     
调查人生●刘晓璐卢钢撰文对于“调查”这个词,我想一般人都不会感到陌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以说是共产党干部的座右铭。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调查业还是个新鲜玩艺儿。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是可以经常接触到它的。比如在大街上、商店里,有人会拦住你,甚...  相似文献   

15.
近日到农村调查了解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情况,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农村里有“三风”还十分猖獗。赌博几乎涉及男女老少,出现了少数人干正经事没劲,但玩起牌来可以通宵不睡的怪现象;封建迷信也死灰复燃,家人去世,要请和尚道士,要念经扎库,到了逢七、百日、周年、清明等等还要大做斋事;人情往来也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诸如砌房、入学、婚娶、生育、丧葬都要表示“意思”,还要你攀我比、一争高低。  相似文献   

16.
胡玥 《民主》2014,(2):49-51
<正>深夜的墙头上站立着一只猫。一只猫,古老、神秘而又独立于永恒的时间之外,它是我们记忆中缺失的一部分,是我们睡梦中的另一场不睡,而那,恰是我们无法恢复亦无法获知的全部记忆和秘密。当一只猫在我们的身后闭上眼睛的时候,它便是这浓密夜晚里最隐秘的一个传说。它在什么时间出现,又在什么时间消失,都是我童年心头不解的谜。但我知道它一直就在我的背后,就像记忆打开的那道柴扉之门,我就赤脚站在细雨  相似文献   

17.
关巍 《侨园》2013,(4):35-35
<正>我于2010年8月来到美国的马里兰州做访问学者。同年9月的时候有过一次丢失银行卡的经历,在此写下以作谈资。那一天老板带我和另一位老师一起去美国银行办事:我取钱,那个老师交SSN(社会安全号码)。到了银行以后我们先是一起等银行的工作人员给那个老师输入SSN信息,这个应该很快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银行的人都很忙,我们等了1个小时才有人给我们办。办完这个以后,我去ATM取钱。可能是因为之前耽误  相似文献   

18.
北风 《侨园》2014,(2):93-93
世人都知道,我武大一没长相,二无本事,区区五短身材,只会卖烧饼,还不是跟我二弟武松出了名,沾了光.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我招谁惹谁了?可有人就是不想让我过太平日子。诸位不都看过让我蒙受奇耻大辱的“武大郎开店”那幅漫画吗,说我开烧饼店招聘人凡比我高的人一律不要,这简直是对我人格和自尊心的强烈侮辱和打击啊。一时间,我在国人面前简直成了压制人才的典型、那些日子,我委屈死了,眼睛都哭肿了。  相似文献   

19.
朱永良 《理论探讨》2015,(6):166-169
典型的现代型世界观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有序的总体,而典型的后现代型世界观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由无限种类的秩序模式构成。后现代性并不一定意味着现代性的终结,以及对现代性的怀疑和抛弃。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强烈地感受到道德模糊性的时代。断言人在本质上是善或恶都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假设,道德责任是本我第一位的实在,是社会之起点而非社会产品。后现代性表现为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而确定性的现代性时代似乎已远去。流动的现代性具有轻快、不确定和网格状的特点,它是当今时段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我从未想到过我也会老。今年,我忽地感到精力不足,仿佛是。该睡时,睡不着;不该睡时,又常常打盹儿。书报上的字小了,通往汽车站的路长了,别人说话的声音轻了,我走路的脚步重了。人说:这就是老了呀!我不信。我自己定下的老的标准是:一,好回忆以往。过五关斩六将,言必称"我们那时候"。二,说话重复。一句话翻来覆去,没完没了。三,极爱说自己的儿孙、学生,说起来眉飞色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