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党史博览》在2014年第2期的《"文革"中的毛泽东和邓小平》一文第一节的小标题中说"1967年5月毛泽东首次提出‘刘邓可以分开’,这在‘文革’高潮中是不可思议的主张"。这个小标题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不可思议?作者在这里加了一个条件——"‘文革’高潮中"。为什么在"文革"高潮中提出"刘邓可以分开"就是不可思议的呢?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让人难以理解。我们撇开这个问题,直奔主题——毛泽东是不是1967年5月才首次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笔者认为不是,绝对不是——不要光看有没有"刘邓可以分开"这几个字。  相似文献   

2.
<正>刘志坚、王年一、范硕、王力说1966年10月5日,经毛泽东批准、以中共中央名义批转下发的中央军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紧急指示》(简称《紧急指示》),是"文革"中的一份重要文件。《紧急指示》原意仅针对军队院校,"必须把那些束缚群众运动的框框统统取消,和地方院校一样,完全按照十六条的规定办"。中央的批示却大大扩展了其适用范围:"中央认为,这个文件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 ,笔者利用本人收藏的革命历史文献进行了一些版本研究工作 ,发现在一些有关毛泽东著作版本的著述中存在着与事实不符的问题。笔者先后写了“谁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晋冀鲁豫版《毛泽东选集》清样本和初稿本”、“关于《毛泽东自传》最早中文译本的再商榷”、“《基础战术》不是毛泽东著作”、“《态度问题》不是刘少奇著作”、“对‘《毛泽东自传》发现整理出版始末’一文的质疑”、“胶东新华书店出版《毛泽东选集》是翻印大连版吗 ?”、“关于《毛泽东著作版本述录与考订》一则疑问”、“1 93 6年没有出版斯诺有关毛泽…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语录》史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主席语录》(以下简称《语录》)是“文革”十年这一特殊时期,最具时代特征、最有影响、最权威、最盛行的“红宝书”。“文革”结束后被冷落多年的《语录》,现在又以“文革”文物的面目在收藏品市场出现,备受收藏者和研究者赏识,成为越来越走俏的文化藏品。《语录》的成书和出版《语录》的成书、出版与宣传、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高潮分不开。早在延安时期,出版界就曾大量印制、出版发行了毛泽东的论著,广大读者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论著的热潮。建国后,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连续几年,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杂志,对《…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一直受到学界高度关注。但由于史料欠缺,"文革"期间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研究进展不大。近年来,随着《邓小平年谱》《毛泽东年谱》的先后出齐,研究"文革"期间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有了较为完整的一手史料基础。详细比对和梳理《毛泽东年谱》和《邓小平年谱》记载的关于毛泽东"文革"期间对邓小平的评价可知,其与以往坊间流传的说法存在较大差异。梳理分析这些评价,对于理解把握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历史人物间的关系,认识"文革"变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彪何时成为接班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1期所刊《毛泽东与领袖接班人问题》一文说:“林彪利用‘文革’使自己成为‘二号人物’之后经历了好几年才正式成为接班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认为,这样说,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不符合人们的一般认识。至于所谓“正式成为接班人”,难道只有写进  相似文献   

7.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首次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又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曾产生副作用。如“大跃进”年代过多地要求师生以简单生产劳动代替课堂教学,文革中各学校纷纷停课闹革命。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为配合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正式出版. 本书精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就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的讲话、报告、谈话、批示和书信等重要文献,共计141段论述,内容涵盖对我们党不同时期的历史回顾,特别是对党史上重要人物、重要会议、重大事件的纪念及总结,如《关于十五年来党的路线和传统问题》《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的指示》《新中国四十年历史的基本结论》,以及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八十周年、九十周年,庆祝建军七十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笔者读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著述和资料,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典》(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诠释“文化大革命”的辞条.这两个辞条及一些著述中把“文化大革命”的过程而不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6年5月“文革’发动到1969年4月九大的召开;第二阶段是九大到1973年8月十大的召开;第三阶段是十大到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这也是学术界这些年来对“文化大革命”过程的一致划分.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现写出来恳请专家学者们斧正.  相似文献   

10.
2016年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即对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的批示,也就是“五七指示”发表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总后勤部这个报告文本一直未完全公之于众,对毛泽东这封信的解读也众说纷纭,对这份报告和这封信引发的共产主义实践活动也存在不同的评价.作为一个史学爱好者,笔者觉得有必要对此进行梳理分析,以求接近历史的本相.  相似文献   

11.
5.周恩来、邓小平要王海容、唐闻生将江青、王洪文等人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情况面告毛泽东。江青被迫就毛泽东多次批评的“四人帮”问题交出第一份检讨。 居心险恶的江青在昔阳大放厥词:“《水浒》里宋江架空晁盖,现在有没有人要架空主席?……”洞察其奸的邓小平指示要将江青大寨讲话用别的途径尽快呈送毛泽东。王海容、唐闻生从新华社女记者李琴手中接过江青讲话稿后,用最快速度面交毛泽东。  相似文献   

12.
1975年8月和10月,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刘冰,和另外两位党委副书记柳一安、惠宪钧,党委常委吕方正,两次通过邓小平上书毛泽东,揭发迟群、谢静宜在清华大学的丑行,要求中央派专人调查,予以解决。没想到,毛泽东认为刘冰等人的信代表了对“文革”不满的广大老干部,并以此为由,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大好形势顿时发生逆转,刘冰也随之再次经历了生命中的巨大挫折。磨难中的温暖1975年11月18日,在迟群主持下,清华大学召开了万人大会,先由北京市委书记吴德宣读毛泽东对刘冰等人来信的批示,然后安排15人上台进行“批…  相似文献   

13.
《党的文献》 2 0 0 0年第 4期刊出郭思敏撰写的《毛泽东诗词的出版与研究述略》一文 ,《新华文摘》 2 0 0 0年第 9期予以转载。笔者读后 ,认为该文仍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 ,提出以作补正。一、事实或史实方面的补正  该文说 :“从 1 945年《新民晚报》刊出《沁园春·雪》的传抄稿后 ,立即轰动了重庆山城。”其中《新民晚报》系《新民报晚刊》之误。中央文献出版社 1 996年 9月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在这首词后的附注中说 :“1 945年 1 0月 ,毛泽东在重庆曾把这首词书赠柳亚子 (参看《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索句渝州叶正黄’注 ) ,因而被…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的前夜,邓小平与贺彪的亲家渊源才浮现出来。那是在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即毛毛)撰写《我的感情流水账》(即后来结集出版的《我的父亲邓小平在“文革”岁月》)期间,笔者因参与策划,曾与人一同到北京的一家餐厅与毛毛见面。她主要想听听在刊物上连载第一部分之后的反应。见面后,毛毛从笔者的口音中听出本人的籍贯方位,她问:“你是湖北人?”笔者说出了自己湖北的出生地。她说了一句:“你同我老公老家很近。”谈话结束后,毛毛又问:“你住哪?”当笔者告诉她自己住在北京西区的一处部队大院时,毛毛又说了一句:“你与我公公、婆婆的家很近。”…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出版的《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中的《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一文,是解放战争时期曾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代中原局起草的党内指示,有着很丰富的政策策略思想,曾对党的新解放区农村工作政策的转变和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关于新解放区农村工作政策前后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即由按照土地法大纲进行土改,平分土地,转变为恢复实行抗日战争中的减租减息政策。有两篇重要文献可以做为这一政策转变的标志,一篇是《毛泽东选集》第4卷中的《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另一篇就是邓小平的《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这一指示形成于1948年6月6日,因此党内称为“六六指示”。  相似文献   

16.
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提到:刘邓从来坚持自己起草文件和报告,从不让人给他们写讲话稿子.刘邓有个共同的特点,讲话从来不拿讲话稿,但一篇讲话,洋洋洒洒数小时,竟然十分精彩,真可谓“胸有成竹”、“腹稿在怀”.(第586)翻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大部分文章都是他的讲话、谈话形成的.他的这种“讲话从来不拿讲话稿”的务实领导作风的确是令人钦佩和值得效法的.  相似文献   

17.
从“反击右倾翻案风”到“四人帮”覆灭 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以来,对各行各业进行全面整顿,特别是1975年的7、8、9三个月,是搞整顿最有成效的时期。纪登奎这期间在浙江、河南搞整顿也很努力。“四人帮”则认为7、8、9三个月是“右倾翻案风”刮得最厉害的时候,他们在寻找一切机会向邓小平发难。1975年11月,全国开展“教育革命大辩论”,批判刘冰、周荣鑫搞翻案,把斗争矛头指向了邓小平。11月20日,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对“文革”的评价问题,会上“四人帮”批了邓小平。毛泽东希望在“文革”的问题上统一认识,他提出由邓小平主持作  相似文献   

18.
散木 《党史博览》2010,(5):29-31
毛泽东关于柴沫自杀的批示据《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一书记载.毛泽东于1972年11月4日、12月5日曾分别在反映柴沫情况的两份来信摘报上批示说:“纪、汪酌处。““纪、汪处理。似不应除名。(逼死了人,还要开除吗?)”这里的“纪”是指纪登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组织宣传组副组长;“汪”则是指汪东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办公厅主任。至于来信中所提到的柴沫,  相似文献   

19.
黄河天险告破,司徒雷登大惊失色/蒋介石发出围攻刘邓大军的总动员令,毛泽东针锋相对,指示刘邓“放手歼灭敌人”  相似文献   

20.
"文革"初期的毛泽东与邓小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谲波诡、变幻莫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出现过许多戏剧性的场面,而作为“文革”发动时主要斗争目标之一、“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邓小平在“文革”后期又重返政治舞台,并一度被委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重任,恐怕是这个时期最有戏剧性的事件。由于“文革”时期毛泽东在党内一言九鼎的至高权威地位,邓小平此时的政治命运显然与毛泽东的态度有直接关系,而“文革”发动初期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微妙关系,则是我们理解邓小平奇迹般的升降起伏的一把钥匙。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不满很大程度上缘于邓小平的不那么听话和与他的“敬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