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晴雨 《湘潮》2023,(10):46-47
<正>任弼时被誉为中国青年运动的导师。他是中国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1924年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学成回国后,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局工作,撰写多篇文章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任弼时担任两届团中央总书记,领导青年运动,大力发展团的组织,扩大团的队伍。延安时期,他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分管中共中央组织部、青委等部门工作,指导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他是革命青年的良师益友,给广大青年信心与希望。朱德曾评价他“不仅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战士和政治家,  相似文献   

2.
银笙 《党史文汇》2023,(1):25-29
<正>1920年,任弼时通过毛泽东介绍赴上海做留俄准备,并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团中央代理书记,成为青年运动的领导者。1933年,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1934年因两次在敌监狱中受尽各种酷刑而被摧残至重病,新中国刚成立一年时病逝于北京,年仅46岁。任弼时逝世后,叶剑英满怀深情地写道:“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6,(11)
任弼时同志作为中国青年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中国青年运动和共青团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任弼时青年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青年成长成才、关心青年的生活和学习等。在新的历史时期,任弼时的青年工作经验对当前的青年工作仍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说起任弼时与党的保密工作,无论是他的战友还是亲人,都有讲不完的故事。在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中,他既是分管工作的行政领导,又是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更是一位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出生入死、屡屡建功的先行者。1925年,风华正茂的任弼时挑起了团中央书记的重担。一别多年  相似文献   

5.
党兴 《奋斗》2014,(4):69-69
正任弼时同志作为中国共青团早期领导人和中国青年的卓越导师,他的一生与中国青年运动和中国共青团密切相关。哈尔滨民主青年联盟就是根据任弼时同志在延安作出的关于东北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而建立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和革命家,任弼时在他30年的革命生涯中与共青团有着特殊的关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青年运动的重要思想,是中国青年运动的宝贵财富,为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和共青团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现在指导青年运动和共青团的工作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50年10月2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名誉主席的任弼时,积劳成疾,因病逝世,年仅46岁!任弼时自16岁起即投身革命,30年如一日,将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的英年早逝,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悲痛。中共中央于任弼时逝世当天即发出讣告,沉痛宣告任弼时逝世的不幸消息,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学习任弼时的革命精神。噩耗传出后,从党的领袖到人民群众,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追思他、悼念他、学习他。这使得任弼时逝世的悼念活动,成为中共逝世的领袖中极少见的最为沉痛而隆…  相似文献   

8.
正1927年4月,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共产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书记陈独秀一筹莫展地说“:革命现阶段的问题,既不是退却也不是进攻……”他的犹豫不决、思想混乱,使得党中央无法决策。这期间,以任弼时为首的团中央,旗帜鲜明地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作斗争。任弼时和团中央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9.
蔡和森是中共早期的青年运动领袖和青年团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他参与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等重要文件的起草。他还是中国旅欧青年团组织的创建人之一。青年团成立后,蔡和森当选为第一届团中央执行委员,担任宣传部主任,是青年团中央核心成员之一,直至调中共中央工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五卅运动前后,任弼时作为团中央重要领导人在青年团的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相关理论,包括青年团的性质、青年团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以及青年团领导权的问题.任弼时关于青年团建设理论对于青年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邹艳 《湘潮》2023,(5):27-28
<正>任弼时,湖南汨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组织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热爱青年,关心青年,坚持用科学理论引导青年成长进步,既是青年的良师益友,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为中国青年团工作的健康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被誉为“中国青年的卓越导师”“中国青年运动的卓越领袖”。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5,(6)
<正>"若能爱群,国安有不强哉?"这是少年任弼时在《爱群说》中关于群众思想的最初表述。少年任弼时的这一思想萌芽,历经革命的风风雨雨,变成了日后中共五大书记之一任弼时的智慧硕果。任弼时自16岁参加革命、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担任团中央书记、39岁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一直到46岁去世,一生都在探索着"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历史课题。在他30年的革命生涯中,以广阔  相似文献   

13.
省青年运动史研究委员会于五月三日在福州正式成立。省征委主任伍洪祥、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副主任郑珖、团省委书记荆福生等同志,就如何开创我省青运史工作新局  相似文献   

14.
正陈达邦,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的丈夫,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套人民币券面汉字题写者。陈达邦生于湖南长沙县的一个书香门第。青少年时代,陈达邦与任弼时一同在长沙求学。陈达邦的妹妹陈琮英当时也在长沙的纺织厂工作,因为两家比较熟悉,所以由双方父母包办,任弼时和陈琮英很早就定亲。1924年,任弼时在上海青年团中央机关工作,并任教上海大学。1925年1  相似文献   

15.
潘敬国 《前线》2014,(4):124-126
延安整风运动后期,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高级干部范围内讨论党的历史问题,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由任弼时同志主持的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于1944年5月开始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4年10月26日,任弼时同志在讨论湘赣苏区历史问题的座谈会上发言,  相似文献   

16.
“三下乡”活动是当代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新时代的“三下乡”活动一方面应继续把握当代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强化实践育人的作用,进一步贴合共青团改革;另一方面应致力于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党的事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7.
此书由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编辑,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论入论文二十二篇。关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共青团专题,以前研究的不多,记文集的问世,不能不说是填补了这项空白。尤其是《苏区共青团与苏区红色政权》、《福建反“罗明路线”事件与苏区团的工作》、《苏区团中央局和苏区团中央组织系统概述》、《从苏区团中央局成立到苏区第一次团代表大会》、《略论少共国际对我国苏区青年运动的影响》等文,从苏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伟大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任弼时是这个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从客观上讲,任弼时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广纳贤才的科学机制的结晶;从主观上讲,是对任弼时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肯定,是对其人格和品行的认同。总之,任弼时能够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当时历史条件与他的主观条件的高度统一,具有历史必然性。任弼时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成熟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任弼时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之后,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17,(5)
正陈琮英是新中国开国元勋任弼时的妻子。任弼时被我们党誉为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作为任弼时妻子的陈琮英,就像是忠实陪伴在骆驼身边的驼铃,她数十年如一日,先是用当女工换来的收入接济任弼时读书,任弼时参加革命后,她又默默无闻地担负起服务工作,照顾好他的生活,担任他的机要秘书。她用自己一生的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红色湘女的传奇之歌。  相似文献   

20.
四、两次被捕,坚贞不屈1928年7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举行。任弼时虽然因留守中央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没有出席这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但由于他的出色工作,仍被与会代表选为中央委员。同年9月,任弼时作为中央代表赴安徽省巡视党的工作。就是在这次巡视中,任弼时第一次被捕。这年10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