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山距省会广州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自古以来就水网交错,交通便利,是广东西、北、东三地物流的聚散中心。宋代(960-1279),外国商船就来此贸易,那时,佛山与景德镇、汉口、朱仙齐名,号称“中国四大名镇”。清代(1644-1616),为岭南重镇,比肩北京、苏州、汉口,并称“天下四大聚”。鸦片战争(1839-1842)前,小小的佛山竟然云集了18个省的会馆和23间洋行,其繁荣程度曾胜广州。当时,有人把佛山叫做“中国的伯明翰”。  相似文献   

2.
知识纵横     
知识纵横华夏"四"字名胜集萃四大名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湖北夏口镇(即今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四镇名山:山东沂山镇东,山东霍山镇西,浙江会稽山镇南,辽宁医巫间山镇北。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四川峨嵋山(普...  相似文献   

3.
董玉梅 《世纪行》2009,(3):31-34
说码头,必然要说水:说码头文化.自然便离不开因码头而产生的生活习俗与个性特征;说武汉码头,当然也就得说汉水、长江了。汉水曾经被汉口人称“小河”,可就是这条小河,造就了一个四大商业名镇.就是这条小河诞生的商业文化与物质文明.让西方国家也垂涎三尺.他们在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后.便迫不及待地把汉口作为了通商口岸的目标之一。由是,汉口有了租界。武汉的码头文化由此又有了更多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江汉之交,九省通衢。武汉,这座从远古走来的历史文化名城,曾列名“天下名镇”,以“楚中第一繁盛地”、“东方芝加哥”而美誉海内外。相比于自然资源,武汉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古语云:唯楚有才。在历史车轮的颠簸中,武汉几度沉浮,又能几度崛起,皆源于深厚的才蕴。可以说,武汉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人才不断集聚,充分发挥人才能力,努力创造财富,促进城市发展的历史。百年人才竟风流经济的发展,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未来,占据历史发展的制高点。自近代汉口对外开埠以来,武…  相似文献   

5.
牛年初春时节,记者慕名来到广东省佛山市,感觉到蓬勃朝气扑面而来。自大唐至明清曾经闻名遐迩的“四大名镇”“四大名聚”之一的佛山,古之姿容已逝,代之而起矗立在珠江三角洲的是一座现代化新城。如今,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佛山市迅速发展,日趋繁荣,健步跻身于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硬环境40优、率先达到小康水平24城之列。人才是称之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载体,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重要资源。这一点在佛山市突飞猛进的步履中,看得还真切:佛山币合你素质的人才引进确了十几、二十几番的同时,社会经开发展也翻…  相似文献   

6.
武汉三镇的台湾风情丁星火台湾高雄的方先生,今夏到江城武汉,大发感慨:“太热了,热得可怕!”但他却一呆就是3个月。方先生爱逛街,几乎逛遍了武汉三镇。他惊奇地发现,千里之隔的江城,竟处处洋溢着宝岛风情。数年以前方先生曾造访武汉,那时汉口一条台北路曾令他激...  相似文献   

7.
《长江论坛》2011,(4):2+97-F0002,F0003
武汉是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城市,被称为“首义之城”。孙中山在武昌首义第二年亲临武汉,不仅体现了他对首义区人民怀有的深厚情谊,而且表现出他对素称“九省通衢”的武汉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视。他指出:“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又为中国茶之大市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四省,及河南、陕西、甘肃三省之各一部,均恃汉口以为与世界交通唯一之港。至于中国铁路既经开发之日,则武汉将更形重要,确为世界最大都市之一矣。”所以他为武汉规划了“略如纽约,  相似文献   

8.
武汉概况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湖北省东部,是全国特大城市和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武汉市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长江、汉江纵横交汇通过市区,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辖局,通称武汉三镇。全市土地面积8494.41平方公里,人口830万,其中残疾人35.  相似文献   

9.
武汉,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其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由于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又称"江城"。武汉更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著名的武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汉口以其繁华的商业著称于世,号称"四大名镇"之首、"天下四聚"之一。附庸风雅的江浙商人为昔日汉口的繁华市井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记载。范锴的《汉口丛谈》和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详细记述了清代中叶汉口地区的地形地貌、人口构成、基层行政、商业文化、社会风习、岁时节令等诸多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汉口城市社会的全景画卷。  相似文献   

11.
时值建国和武汉解放50周年,回眸武汉商业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为全市商界几代人在党领导下,在旧社会留下的衰败的商业基础上,为探索社会主义商业发展道路百折不挠,为三镇商业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自豪。一、艰苦探索,曲折发展,为商业改革开放奠定基础武汉得中独厚,享有长江汉水交汇的便利,早在17世纪中后期就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是号称“九省通衢”的大商埠。武汉解放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武汉商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建立国合商业,开创了新中国武  相似文献   

12.
"肇迹于晋,得名于唐"的广东佛山,早在明清时期就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数百年后的今天,佛山市以全国地级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成绩,依然站在时代前沿。了解佛山,祖庙和南风古灶颇具代表性。佛山祖庙,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之“四”四都:东都洛阳、南都南京、西都长安、北都太原。四大佛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山东五台山。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川中四绝: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清城天下幽。黄山四绝:...  相似文献   

14.
<正> 武汉是中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890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就创建汉冶萍公司、湖北枪炮厂,设立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在全国率先办起了洋务。这个“率先”为“九省能衢”、“四大名镇之一”的武汉,又赢得“东方芝加哥”的美称。建国后,武汉经济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5年,在全国计划单列城市中,武汉工业总产值(不含村及村以下)仅次于广州,名列第二;提供利税总额居第一位。但在这几年的改革浪潮中,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首批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武汉,在全国的这种“率先”少了,不见了,翻开报纸,我们看到的是:徐州,率先以破除“三铁”为突破口,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重庆,率先对国合商业进行“四放开”;珠海,率先对科技人员实施重奖……外地的股票都已发行、上市,武汉还在为二桥的集资问题决断不下。苏州、无锡,越来越多的城市超过去了,武汉工业产值的位次下降了十几位。形势逼人,形势催人,事实在向我们惊呼:武汉不加快改革的步伐必将为“沉舟”!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大地上,风景名胜不可胜数,被人们称为“四大”的就有14类之多。它们是: 四大名楼: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山东蓬莱的蓬莱阁。 四大名塔:河南登封的嵩山寺塔、山西应县的(?)塔、云南大理的千寻塔、山西洪洞的飞虹塔。 四大名亭:北京的陶然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  相似文献   

16.
从明清时期的"四大名镇",到当今世界的"制造业重镇",佛山所扮演的角色不断变化,但佛山的本色和血脉从未改变。浓厚的商业文化底蕴不仅塑造了佛山的历史,也影响着佛山的未来。商业文化是佛山的密码,也是佛山向文明出发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自明清时期起,武汉就因其交通便利和商贸发达而成为客籍商帮活动的重要区域之一。进入近代以来,江西商帮在武汉的经济舞台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黄文植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起家与发展主要是在武汉,一生的经历可谓是一部精彩的商业传奇,他同其他汉镇"江西商帮"一起共同推动了武汉近代工商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8.
借助“两型社会”综改区落户武汉城市圈.曾经与“大上海”齐名的“大武汉”卷土重来,但其范围远超过曾以汉口为中心的商业辐射区域,拓展到被寄予改革厚望的“8+1”武汉城市圈。  相似文献   

19.
白云、黄鹤的故乡,长江、汉江在这里交汇成一个大写的“人”字,造就了这座大都市的辉煌。走过了十四年风雨征途的武汉保安犹如这奔流不息的长江、汉江,守护着江城武汉的一方安宁。武汉市保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市保安集团”)总部坐落在汉口繁华的中山大道上,与风景旖旎的“汉口江滩”相距百米之遥。信步跨入公司大门,一块标语赫然入目:“建一流现代化管理模式,创一流保安服务质量,树一流‘武汉模式’的保安品牌。”进入公司荣誉室,那琳琅满目迈出稚嫩的第一步的图片资料、奖杯、奖牌、锦旗、感谢信,与其说是武汉保安今日辉煌的…  相似文献   

20.
位于太湖南岸、杭嘉湖平原腹地的南浔镇,为江南水乡古镇,浙江省的文化名镇。明清以来,这里“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经济繁荣,对外经济贸易活跃,曾获国际金奖的“辑里湖丝”载誉海内外,故又有“江南雄镇”之称。目前,全镇已形成了四大产值超亿元的骨干企业集团,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