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苏区后期通货膨胀是怎样出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苏区在创建初期,为了统一根据地的货币制度,在一个短的时间内,逐渐取消了国民党的纸币和白区其他银行流入的杂币,筹建了苏维埃中央造币厂,按照马克思货币理论,纸币的量决定于它们在流通中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①印制发行了65.5万多元银本位制的苏区纸币。这些纸币,据《决议书》计算,每发行1元纸币,就有0.588块银元作准备金,故纸币币值十分稳定。同时,苏区把在对敌斗争中缴获、没收和收购所获得的银饰、银  相似文献   

2.
大江银行是抗日战争时期,皖中区党委在皖江抗日根据地建立的重要金融机构。在反扫荡的艰苦困境中,克服重重困难建立起来,发行货币,与法币、伪币相抗衡,并取得最终胜利。在稳定市场、维护金融秩序以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史文汇》2007,(12):F0003-F0003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故县村是一个红色村落,红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指挥了华北的抗日战争。同时,故县也是著名的上党战役指挥部旧址。  相似文献   

4.
川陕苏区的货币发行与反伪币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陕苏区的货币发行与反伪币斗争唐文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发展苏区经济,发行了一整套由川陕省工农银行制造的货币,对巩固苏区,发展苏区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苏维埃工农银行在发行货币的过程中,遭到了反革命势力的疯狂...  相似文献   

5.
1940年11月中旬 ,刘少奇主持在江苏海安成立了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及区、县抗日民主政权。日伪闻此 ,胆战心惊 ,除在军事上进行“扫荡”外 ,还在经济上对根据地严密封锁 ,发行大量的“军用券”、“华兴券”等伪币到根据地掠夺。刘少奇、陈毅等决定迅速筹建苏北(后改苏中)根据地银行和印钞厂 ,发行自己的货币 ,发展根据地经济 ,由刘少奇定名为“江淮银行”。1941年1月 ,“皖南事变”发生后 ,在苏北盐城以华中总指挥部为基础 ,重建新四军军部 ,之后 ,苏北财政经济部加速筹建江淮银行。在中原局和新四军军部的领导支持下 ,1941…  相似文献   

6.
1945年4月,皖中抗日根据地向大江南北拓展,易名为皖江抗日根据地。由曾希圣政委领导的新四军七师和吕惠生主任领导的皖江行政公署,领导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继续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为了加强根据地的金融工作,避免广大人民经济上遭受损失,行署在巢县、无为交界地区创办了大江银行,发行抗币,并发布通令,将伪币兑换抗币,严禁使用伪币。  相似文献   

7.
侯阳 《福建党史月刊》2014,(2):32-33,39
鄂豫皖根据地苏维埃银行存在的两年时间里,先后发行了数种货币,根据地的党、政府和银行也在货币的投放和回笼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在投放方面,包括军费拨款、政府行政开支、银行发放贷款和货币兑换等方式;在回笼方面,则包括存款、征收税款、上交利润和武装筹款等方式。这些措施适应了当时的战争环境,稳定了根据地金融,繁荣了根据地经济,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8.
正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我军在山西上党地区打了抗战后第一个大规模歼灭战。上党战役的胜利有力地反击了国民党军对我解放区的进犯,有力地声援了重庆谈判,其意义深远。必然之战上党地区,古称上党郡,是山西省的富庶之地。在抗日战争时期,经过我党我军和当地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终使其成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一个组成部分。抗战时期,阎锡山就无时不想从我抗日军民手中夺走上党地区。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在八路军各部队向拒不向我投降的日、伪军发起全面反攻作战的时候,阎锡山趁机向上党地区发起了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间,长治古玩市场先后发现三张大小不等、四周残损的印有"中国人民银行""贰拾圆""1949"等字样的整版试机钞票。上党钱币研究会专家进行鉴定后认为,该批钞票是解放战争时期印钞厂印刷钞票报废的尚未裁割的试机钞票,是在已经印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军用流通券"基础上用其背面重新试机的。此版人民币贰拾圆票正是1949年正式发行流通于各解放区市场的"打麦场"第一套人民币。据党史资料记载,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军用流通券"在已经是解放区的晋东南根据地冀南银行印好一部分后,并  相似文献   

10.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在山东设立北海银行印发北海币。北海币发行初,其信用移植法币信用,但因银行实力薄弱、中共经验不足,加之日伪攻击、国民党限制、民众质疑,货币信用极不稳固,无法发挥应有的调剂经济效用。及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法币加速贬值,北海币受其牵连,信用不断滑落。中共通过法币折价、主辅币调换等措施,尝试建立北海币独立的信用体系,但北海币信用依旧未完全脱离法币的桎梏。第一次"排法"斗争失利后,中共逐渐统一认识,决定完全排斥法币,创设出集货币发行及币值调控为一体的物价本位制。最终,中共对北海币信用建设演变为民众对货币的普遍信任。  相似文献   

11.
正闽西从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建立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活动和发行货币,这一系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实践为革命根据地人民进行政治、军事和经济斗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27年冬在上杭蛟洋成立蛟洋农民银行并发行流通券,开创了福建革命根据地金融建设的历史。1930年11月闽西工农银行的建立和纸币的发行,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建立,乃至整个革命根据地金融系统的建立和货币的发行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闽西还为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系统建设培养了重要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法定货币,是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筹码,在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享有很高的信誉。人民币风雨兼程几十年,经历了从分散到集中,从繁杂到统一,从依赖到独立,从落后到先进的坎坷之路,成为华夏金融文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人民币的诞生统一货币1947年上半年,北方解放区分别发行了华北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币、晋绥边区的西农币、苏皖边区的华中币等8种票币。是年夏,解放区连成一片,贸易联系、物资交流日益活跃。可是货币不统一,比价不固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桎梏。因…  相似文献   

13.
抗战开始后,彭德怀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在指挥八路军与日军浴血奋战的同时,对根据地经济也有非常独到的研究。1937年底,彭德怀返回延安开会,途经山西临汾,见当地农民争相贱售粮棉,于是立刻从八路军经费中挤出10余万元收购粮棉,储藏于山地。这些物资在后来日伪军的封锁、扫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39年,彭德怀在冀南敌后根据地时,发现日伪、国民党中央政府及其各省、县银行滥发的纸币在当地同时流通,不但掠夺了物资,而且使得物价飞涨。有鉴于  相似文献   

14.
1842年起,英、俄、日、德、荷等国在我国大城市开办银行多达十几家。这些外国银行有的毫无准备金,有的准备金极少,造成我国货币市场的极大鹿乱,掠夺的财富和资源无法估量。 外国银行在华发行钞票最多的国家是英国,多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流通使用。俄国道胜银行发行的钞票主要流通于东三省、新疆、蒙古等地。法国东方汇里银行安南票在云南、广西流通,后扩张玉贵州、青海、西藏等地。1933年,美钞数量在中国境内剧增,其流通领域主要是上海、南京、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 1938年至1944年,滥发的日本军用钞票折合中…  相似文献   

15.
晋察冀根据地的反假币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察冀三省沦陷时,金融状况十分混乱,货币极为复杂,省有省钞,县有县票。这些钞票的流通地区界限极为严格,省钞不可进入邻省,县票不能出县境。这种货币金融上的割据、混乱局面,严重地影响了晋察冀地区的物资交流和贸易畅通。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创建后,  相似文献   

16.
胡娟 《世纪桥》2008,(1):46-46,52
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军民长期独立坚持敌后抗战的重要一环,金融建设是经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内容有:实行减息政策;创办银行;组织信用合作社;对敌进行货币斗争。  相似文献   

17.
正1929年冬至1931年秋,万载、修水、铜鼓、宜春、武宁、瑞昌等地的区、县苏维埃政府先后建立了"农民银行""工农兵银行"或"工农银行",发行了十余种苏区币和几种版别的银币。1931年11月,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建立以后,边境各县的银行都改为省工农银行分行,停止印发各县的纸币而由省工农银行统一印刷和发行新的纸币。  相似文献   

18.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人民币和新中国金融制度逐步走上历史的舞台.作为人行前身之一的华北银行,是新中国银行体系的雏形,是西柏坡时期中共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华北银行前身之一的冀南银行和冀南币,在红色金融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基于此,本文回顾分析了革命根据地的货币制度沿革,概括了冀南银行、华北银行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揭示了人民币的诞生与四大根据地货币统一的重要意义,并归纳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色理财家的金融思想精髓,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发行的银洋票现见到的有壹角(有五种版别)、贰角(有五种版别)、叁角、伍角(有两种版别)、壹圆(有两种版别)等五种面值、十五种版别。1934年6、7月间,湘鄂赣省工农银行随红军战略转移,票币即停止发行。1931年银洋壹角券。横排版式,长12.5厘米,宽8厘米。发行时间当在1931年至1934年间。银洋壹角券为木刻版印刷,是湘鄂赣苏区货币印制相对较差的一种,由湘鄂赣  相似文献   

20.
中央储备银行是在伪政府的“中央银行”,该行所发行的兑换券(以下简称中储券)是1941年1月至1945年8月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的主要流通货币,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就初步搜集的材料对中央储备银行的几个问题略加论列,(一)中央储备银行是日本侵略者金融垄断与金融分割统制政策的产物.加强金融垄断,设立银行,发行货币.以套取物资和应付巨额军费支出,是日本侵略者的一贯手法.但在具体运作时.日本侵略者在华又采取金融垄断与金形分割统制相结合的策略.日军侵华后,将沦陷区划分为东北、内蒙、华北、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