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军 《当代建设》2002,(3):37-37
引言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是由底部框架———抗震墙和上部砌体结构组成,抗震性能较差。随着工程抗震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九十年代以来对历次大地震的震害研究,2001版《抗震设计规范》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了全面修订。新规范十分强调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措施的重要性。放宽了结构总高和层数限制,增加了底部两层框架结构,提出过渡层概念。1、结构体系的要求1.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不得采用底部内框架、底部半框架等混合结构形式。1.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  相似文献   

2.
1、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抗震性能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是由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结构和上部几层为砖混结构两种承重和抗侧力构成的结构体系。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变形和耗能能力,而上部几层为砖混结构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而变形和耗能能力相对校差,两种结构和破坏状态,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一般为延性破坏,上部砖房则为脆性破坏,而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底部两层具有框架和抗震墙协同工作的受力特征。在地震作用下,当房屋处于弹性状态时,其层间位移分布与房屋层间刚度分布有关,当底部两层大空间房屋…  相似文献   

3.
刘犇 《当代建设》2003,(5):53-54
我国建筑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三个标准。多层砖房可通过一阶段设计达到下列要求: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房屋可“小震不裂”;满足结构体系、平立面布置和抗震措施等要求,房屋可符合“中震可修”;满足房屋高度和层数及构造柱和圈梁等要求,房屋可做到“大震不倒” 确保多层砖房抗震设计质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抗震概念设计 1、房屋的高度和层数 实心粘土砖的多层砖房,墙厚不小于240mm,总层数不应超过规定,高度允许稍有选择的范围应不大于0.5m。横墙较多是指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结构的底层粘土砖墙抗震墙与钢筋混凝土抗震墙,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了选择何种抗震墙较合适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物受力情况复杂,而在结构分析方面,我们的设计计算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简化前和假定的基础上,未能充分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非弹性性质,材料时效,阻尼变化等多种因素,这就造成结果的不准确性,因此,工程抗震不但要进行“计算设计”解决,而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论和长期工程抗震经验总结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往往是构造良好结构性能的决定性因素。 概念设计强调。在建筑物设计一开始,就应该处理好能量输入、房屋体形、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性等几个主要方面,从根本上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环节,再辅以必要的计算和构造措施,就有可能使设计出的房屋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足够的抗震可靠度。  相似文献   

6.
从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人们还无法控制地震灾害的发生,只能就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以预防为主,制定相应的抗震减灾规划,对建筑进行抗震设计,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泾县,位于皖南二山一湖旅游区,是国家重点扶贫县,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著名的宣纸之乡。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大地震发生在1743年6月30日,震级5.5级左右,地震烈度6~7度。《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77)》确定泾县为7度抗震设防区,据此开展城区旧房尤其是生命线工程的抗震加固和新建建筑物的抗震…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商住楼越来越多地被建设单位所采纳。商住楼结构方案的选型,成为结构设计人员首先考虑的问题。规范要求在底层全框架结构中,需设置适当的抗震墙,使地震力由框架与抗震墙共同来承担,故工程一般优先采用底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方案。抗震墙(即剪力墙)是保证框架侧向刚度和抗震性能的重要构件,近年来,几次大地震取得的经验都说明设置剪力墙对减轻震害是十分有效的措施。规范规定底层全框架部分抗震墙的最大间距不大于房屋宽度的2.5倍。框架——抗震墙共同工作的计算,一般应分成两步进行分配(刚度分配…  相似文献   

8.
提高抗震防灾意识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平英 《中国减灾》1992,2(2):65-66
提高全民的抗震防灾意识对于减轻未来的地震灾害将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抗震防灾意识,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云南省多年来抗震防灾实践,我们认为提高抗震防灾意识的一条有效措施是要脚踏实地地抓好抗震知识普及与宣传。云南是一个多地震的省份,从1949年至1990年41年间,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39次,7级以上大地震7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如70年代峨山、大关和龙陵3个县境内  相似文献   

9.
对抗震设防建筑“小震不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以下简称《新规范》)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仍以“三个水准”为抗震设防目标,即:“不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但笔者对《新规范》的抗震设防建筑工程“小震不坏”的理解甚为困惑,按照《新规范》进行设计的建筑工程,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甚至,建筑工程的非承重构件也不会损坏,可理解为“小震不坏”。但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工程抗震工作和地震现场工程震害的考察经验,认为抗震设防的建筑工程,保证达…  相似文献   

10.
家装工程应进行抗震验收 这次四川汶川8级特大地震给予野蛮家庭装修一个极大而深刻的教训,有四种破坏住宅承重结构的行为比较普遍,直接造成建筑抗震能力、特别是抵抗水平地震力的衰减和损失,危及建筑物自身的安全甚至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提出砖混结构目前仍然是我国房屋建筑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特别是在居住建筑中占很大比重。近年来为节约能源,保护土地资源,承重空心粘土砖已逐步取代实心粘土砖,但总体上仍属于砖混结构,且抗震构造要求进一步加强。因此,提高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提高多层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应从建筑材料、设计、施工等诸多方面入手,本文主要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探讨这个问题。二、概念设计对砖混结构抗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提出了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要求,即“小震不…  相似文献   

12.
“概念设计”就是按照结构的破坏形式和破坏过程,运用抗震设计原则,全面合理解决抗震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抗震“概念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房屋体形要简单   房屋体形不规则,平面上凹凸变化,立面上高低不平等均不利于抗震。   结构力求对称   非对称结构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会发生扭转,造成严重破坏,所以整个建筑或其独立单元应该力求结构上下对称,质心与重心重合或偏离较少。   强度和刚度匀称   多层建筑应该使其各层之间强度和刚度匀称。如存在薄弱楼层,则该处就会成为地震力作用下的变形集中部位,从而使…  相似文献   

13.
金晓霞 《中国减灾》2010,(10):11-13
近期,随着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热播,片中建筑物轰然倒地,灰尘遮天蔽日的情景不仅勾起人们对那场惨烈地震的痛苦回忆,更有对城市建筑抗震的忧思。9月初,各大门户网站以建筑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4.
多层砖混房屋是我国民用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在我国城镇建设中这类房屋的数量多、分布广。砖混房屋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抗震性能较差,较易在地震灾害中倒塌受损。本文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科研成果和设计实践,结合笔者对这类房屋结构易损性分析的情况,就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进行了几点探讨,以供参考。一、建筑平面、立面布置建筑平面、立面应尽可能地简洁、规则,结构质量和刚度较均匀地布置。平面布置复杂,致使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产生扭转反应,这样会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作用。海城地震和唐山地…  相似文献   

15.
村镇建设规划中综合防灾的宏观控制葛学礼,李玉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之一。各种灾害危害较大的有洪水、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其所造成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广大村镇地区。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发...  相似文献   

16.
《时事报告》2006,(3):7-8
点评:此次发生在南亚克什米尔地区的地震并不意外,因为这一地区处在喜马拉雅东西地震带上,曾多次发生过强震。自然的地震虽不可抗衡,但人间的友谊却因共同抗震而在不断加深。印巴两国对峙了50多年,纷争的焦点就在于克什米尔主权问题,为此双方还在1947年和1965年爆发了两场大战。但是,在这场自然灾难面前,曾经隔断印巴的实控线却变成了连接印巴的一座桥梁,印巴人民携起手来,团结抗震。随着双方实控线的临时开放,由联手抗震推动的合作正取得突破,如有望日渐加深,可能会为南亚次大陆带来持久的政治和战略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文革 《中国减灾》1995,5(4):34-38
发电锅炉的震害及抗震防灾对策张文革,耿树江(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近年来,我国火力发电发展迅猛,而发电锅炉则为发电厂的关键设备。在地震作用下其安全与否,对保证城镇、企业正常运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资料表明:在历次地震中不仅锅炉系统本身有较大的震害...  相似文献   

18.
目前砖混结构在各城市的住宅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在有6度以上抗震设防地区,为了达到抗震设防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设置构造柱和圈梁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而达到的。因此保证构造柱和圈梁的施工质量,对确保建筑物的抗震作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砖混结构的构造柱由于其截面小,设置马牙槎等原因,在施工中容易产生一些质量通病。如钩模、胀模、振捣不密实等在这里就不再多述,而重点对以下三种通病进行研究和预防。一、漏浆构造柱漏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砖块的几何尺寸大小不一致,模板与墙体之间的夹缝不严密导致的。砖块几何尺寸的差异既是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9.
多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形式有多层砖混结构、底框多层砖房结构、多层框架结构等。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在抗震地区的工程设计中,做好多层建筑的体形和结构形式布置,合理采用设计方法,加强构造措施,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是实际设计工...  相似文献   

20.
孙燕娜 《中国减灾》2005,(11):48-49
我国古代建筑中有经历多次强烈地震而完好无损的,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抗震的奇迹。探其究竟,发现他们在建筑上均使用榫卯结构,这种榫卯框架木结构的出现使中国古代构架获得了发展的生命力,是我国古建筑称道于世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