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蕾 《统一论坛》2008,(3):56-60
应台湾“中华资深记者协会”邀请,笔者随祖国大陆媒体参访团一行9人,于2007上9月上旬到台湾参访,并与台湾同行就“两岸媒体交流20周年”为题进行座谈活动。从台湾回来后,很多好友都问我:第一次去台湾,有什么感受?作为一个报道台港澳侨新闻的年轻记者,我想说,在此次一周的台湾行程里,收获了点点滴滴的感动。  相似文献   

2.
视觉故事     
《台声》2011,(4):40-41
接受采访 “两会”期间,人大台湾团代表始终是媒体聚焦的对象。3月2日,代表们开始陆续报到。海峡之声记者就在第一时间来到台湾团代表驻地,商谈关于开设“代表日志”专栏一事,最终,胡有清代表承担了这一重任。代表们在会议期问,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全力配合记者采访,从而使今年的台湾团新闻依然呈旺盛之势。这里撷取一组台湾团代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镜头。  相似文献   

3.
交流集锦     
8月7日,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名媒体记者结束了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采访活动,为期7天的“七彩云南,台湾中南部媒体记者文山行”联合采访顺利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4.
林双川 《半月谈》2005,(6):12-13
本次“两会”,来自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人大代表团备受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第一场代表团分组讨论“现场直播”就选定福建团。福建代表团新闻联络员告诉记者:境内外共有80多家媒体前来采访,他们对福建正在实施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情况空前关注。  相似文献   

5.
赵辉 《两岸关系》2011,(7):73-F0003
6月24日,由海南省台办举办的“第三届两岸媒体海南行”在海南省三亚市国家级著名旅游胜地南山寺举行,来自台湾日报、新新闻报、联合报、全民新闻报、警大时报等台湾媒体以及多家大陆媒体的记者参与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6.
天燕 《统一论坛》2010,(6):70-71
2010年9月23日,以“魅力中原、精彩河南’为主题的两岸记者看河南联合采访活动在郑州启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及本刊等13家祖国大陆媒体和“中国时报’、“中华电视台”、‘中国广播公司’、台湾新报等14家台湾媒体、30余人参加了联合采访活动。此次活动是‘2010河南台湾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我没有去过台湾,但我喜欢台湾,因为它是祖国的宝岛。我歌唱得很差,但我喜欢“阿里山姑娘”的韵律,因为那是台湾歌曲。在我的感觉中,台湾离得很近,只隔着一条海峡。用“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来描述中国暂时分割的现状,实在是高明和贴切的,因为大陆和台湾本来就是一个国家。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8.
李家泉 《台声》2001,(2):12-12
陈水扁先生“元旦文告”发表后,台湾和香港的一些媒体记者问我:陈水扁说,“在跨党派小组提出‘三个认知、四个建议’的基础上,有关‘建立新机制或调整现有机制,以持续整合国内各政党及社会各方对国家发展与两岸关系意见’,这一点个人愿意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出积极回应”。这一段你如何理解?  我认为,首先应当了解所谓“三个认知、四个建议”的真义。这个认知和建议的具体内涵,已是人所共知,不必赘述了。在其发表时,我就曾为文评议说,这是“似是而非的‘一个中国’,地地道道的‘两国论’”,在这样一个认知和建议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马丽 《两岸关系》2009,(10):52-53
“就要启程去祖国的宝岛台湾了,大家开不开心?”“开心!” 由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及今晚传媒集团主办的“小记者联通宝岛行”活动,于8月17日启程赴台,拉开了大陆首个小记者团赴台采访的新篇章。在台的9天时间里,小记者们与高端人士对话,走访媒体单位,和岛内小朋友联欢,饱览秀丽的风景,还向台湾受灾地区的孩子们自发捐款。此番访台,小记者们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10.
简讯     
《统一论坛》2013,(6):94-94
2013年11月21日,由《两岸关系》杂志社主办,北京东方天歌文化交流公司承办,北京台湾会馆、北京市西城区台办协办的“家国·传情·团圆——两岸家庭老照片珍藏展”在北京台湾会馆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嘉宾、媒体记者2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1.
林旭升 《台声》2001,(9):32-34
一直很想采访谢源拔。 谢源拔是1946年12月调到大陆打内战的国民党70师的一员,这支军队中的一万多名台湾兵,因为内战和两岸交往长期隔绝,战后许多人滞留大陆并与台湾亲人失去联系40多年。1988年,谢源拔成为被台湾当局核准回台探亲的首位台籍老兵。当时,台湾、香港有十几家媒体的记者采访谢源拔,台湾的报纸每天都有谢源拔探亲的报道。就在那次探亲之后,谢源拔便定居台湾。但是,在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谢源拔却生活在重庆,我很想知道谢源拔的传奇经历和他情系两岸的内心世界。  于是,我叩响了谢家的大门。带着泪珠离开台湾 “都55…  相似文献   

12.
李启龙 《两岸关系》2013,(10):44-44
9月6日上午,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台办、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高雄市新闻记者公会、台湾新闻传播协会、台南市电子媒体协会主办的第三届晋台新闻交流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此次论坛以“创新、发展、责任”为主题,  相似文献   

13.
赵楠 《两岸关系》2009,(9):48-49
8月10日至14日,第二届“两岸媒体海南行”活动在海南举行。本次活动由海南省台办、海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台南县记者协会、台湾中华记协主办,由人民日报社海南分社协办。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台声》2013,(4):14-14
林毅夫:乡愁,就像我潜意识的一部分,年纪越大感觉越强烈。尤其现在清明时节,真的很希望回去祭拜过世的父母、再看看自己生长的地方、品尝台湾小吃。我是一个台湾囝仔,想要回台湾。——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在“两会”接受台湾媒体访问时作出上述表述。  相似文献   

15.
檀国柱  程朔 《台声》2013,(4):47-47
“广州,一个是我现在生活工作的地方,台湾,一个是我父亲来大陆前生活的地方,父母要我记住广东,也不忘台湾,所以给我取了这个名字。”不等记者询问,这位新政协委员就先解说了自己姓名的来历。这果然满足了后来一批记者的好奇心,同时还省去了欲问者的尴尬与答者重复回答的麻烦。  相似文献   

16.
周文辉 《台声》2001,(6):44-45
“亲不亲,故乡人。我几十年在台湾,做梦都是故乡的一树一木、一丘一壑的熟悉环境。我到美国看望女儿,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就自豪地回答:我是中国人。” 4月 19日,回故乡莆田省亲的台湾文化大学教授吴东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吴教授老家在莆田县西天尾镇东星村, 1946年在家乡项青中学初中毕业,即随表兄到台湾谋生。当记者问他初中文化怎么当上教授的?吴教授感叹地说:“离开父母,才知父母的恩情。我 17岁到台湾,假如自己稍不努力,就一事无成。我先在财政部门当雇员,抄抄写写,什么都干,看到别人文化比我高,我就发奋…  相似文献   

17.
一起媒体并购案,就涉及台湾的“国家安全”、“威胁台湾民主”?实在太夸张,太政治化,不仅是恐吓收购者,也是在恐吓台湾民众。  相似文献   

18.
林萍 《两岸关系》2011,(10):52-53
2011年9月21日,由四川省台办主办的2011海峡两岸记者“锦绣天府川南行”联合采访活动在四川成都正式拉开帷幕。应四川省台办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台湾网、中新社、四川电视台和台湾旺旺中时集团《时代周刊》、《台湾新闻报》、《台湾新生报》、“天眼日报》、猫狸电台、高雄市新闻记者公会等以及香港《文汇报》在内的两岸三地20余家媒体、30余名记者参加了此次联合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盛志耘 《台声》2001,(9):18-19
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赴台驻点记者,我于6月29日至7月29日在台湾整整工作了30个日日夜夜,及时将台湾每天发生的新闻传回北京而身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节目主持人,此次有机会能在台湾岛内和听众朋友亲密接触,更是我的意外收获。失散多年的姐姐找到了 “我失散多年的姐姐找到了!”这是台北听友陈小姐这些天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陈小姐气质高雅,热情开朗,我与她相识在1989年。当时两岸关系刚刚解冻,与祖国大陆隔绝近半个世纪的台湾同胞希望了解祖国,希望得到更多的资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常常会收到台湾听…  相似文献   

20.
吴孟樵 《台声》2013,(11):51-51
导览台湾,会从哪个部分着手?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的角度,但是,看见的部分是什么?感动自己、感动别人的是什么元素?由侯孝贤监制的纪录片《看见台湾》,早在11月正式上映前的一个多月举办试片会,且难得的是在西门町的“日新”大戏院举行。试映后,感动许多在场的人,在座者包括媒体记者、影视圈的导演们、台湾高铁董事长兼执行长(台北市前副市长)欧晋德……纷纷报以热烈掌声,甚至是泪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