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学习书法和传授书法的前提应建立在良好书法欣赏的基础上,因此,高校书法教学要遵循"欣赏先行"的原则.书法欣赏具有能动性、主观性、反复性和综合性的规律;包括笔墨语言本身层面和笔墨语言所传达的引申含义两部分内容;并由此探寻提高书法欣赏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书法具有特殊的审美属性,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和审美资源,它对于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深入探讨书法的审美属性,积极挖掘并运用其中的审美教育因素和资源,实现书法教育与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结构,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有着"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之美誉。书法兼具文化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属性在审美传统上有着深厚的积淀。但是受到主客观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书法审美偏离优良的审美传统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对此,在重塑方向上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植根传统,坚持书法与汉字的一体性,应坚持创新引领书法新发展。同时,应通过加强书法教育、改善书法批评推动书法审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警察院校和公安机关应积极营造书法美育的浓厚氛围,增强公安警队软实力,以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4.
金庸武侠小说巧妙地将书法和武术融为一体,形成一种不落俗套的书法武术。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展示和审美表达,书法武术同它的母体书法有着相类的审美内涵。书法武术在金庸武侠小说中不仅是一种外在性的存在,而且也充溢着人生哲理韵味;唯有经过由术而道,由道而神明的修炼进境,才能够达到武者、书法和武功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联想在音乐审美,尤其是标题音乐的审美、欣赏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主要从联想是标题音乐审美的重要引导、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审美的区别、标题音乐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论证了联想在标题音乐审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书法教学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欣赏能力,所以应把艺术性放在书法教学的首位,其具体教学手段有:变执笔“三步曲”为一步到位、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从篆书入手学起等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形态,书法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它以自身独特的视觉形态来影响人们的审美、陶冶人们的性情。书法教学应结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特色,探索出一种更适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剖析"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的艺术作品入手,综合梳理当代书法创作的基本态势与特质、存在的"通病"与纠正的良方,并对当今书法生态、时代创作审美之路以及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进行全方面的阐述,从艺术哲学思辨中明确书法创作的发展方向,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欣赏不是简单地展示出来,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进行认真的观察体会,理解作品的内容形式,不断提高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其自身素质是影响幼儿欣赏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民主、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是我们倡导的宗旨.  相似文献   

10.
正邓健,男,汉族,1952年6月生,贵州安顺人,中共党员,贵州省文化厅原副厅长、贵州省书法协会名誉主席。研究领域为书法创作。2013年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创作的书法作品和诗词在多种报刊上发表,参加国家及省级书展书赛并多次获奖。发表《书法的美学特征及其欣赏》等论文多篇,书法作品曾获"全国文化书法大赛"三等奖。1989年获"贵州  相似文献   

11.
书法对于我国青年来说,大都是比较熟悉的,有的甚至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青年人热望在掌握和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使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修养。当今的青年兴趣爱好更加广泛,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上书法。这就给我们的团干部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我仅就书法艺术的欣赏问题,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书法,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主要是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分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宜,全章贯气等。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在我国四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书法艺术经历了数代人的继  相似文献   

12.
刘合龙     
刘合龙笔名恒谷,湖北黄石人。1980年开始学习书法、绘画、雕塑,1991年在香港亚洲出版社出版《刘合龙书法作品集》,1991—1997年云游学习禅学、周易。其艺术作品飘逸高古,有鲜明的个性与现代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3.
书法艺术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冠,它的发展贯穿于整个中国文明的发展之中,并以其独特的审美内涵享誉世界。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精进化,书法教育已被高校提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日程中来,这无疑对书法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书法教育是高等院校实施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因此高等院校应全面开展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书法教育,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由此可见,重视和加强书法教育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呼唤。  相似文献   

14.
通过美学理论和审美活动来培养青年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利用美学理论和审美实践来培养和提高青年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陶冶情操并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学校可通过教学、课外活动、优美的环境、教师的示范等综合作用对青年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整个宋代的书法发展中,苏轼以他的理论和创作拉开了"尚意"的大旗,他的书学思想是宋代整个"尚意"书风的理论先导,对整个宋代书法创作与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书学思想有三个方面组成:崇晋论、尚意论和简淡论。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是造就完善人格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经之路。审美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美学观念,培养人的优美情操、崇高志向,提高人们欣赏、感受美的能力,促进他们成为一个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为璀璨的明珠,它往往具有言简意丰、情感曲折细腻、蕴含无穷的审美特征。但由于时代久远,文字本身以及人们的审美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人们在阅读欣赏古诗词或教授古诗词时,常常习惯于把古诗词用现代白话文翻译过来。而在翻译的过程之中,由于忽略古诗词原有的音韵特征和语言文字本身的情感特征,使翻译后的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意义大大减损,造成欣赏的错误和隔膜,所以,古诗词的阅读欣赏及教学,是不可以直接翻译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书法与园林皆为历史悠久的艺术而广为世人津津乐道。在传统园林中,随处可见匾额、对联及室内悬挂的书法作品,这些共同构成园林不可或缺的艺术组成部分。除了表面的融合,两大艺术还存在内部的审美关联,从线条形态角度看,两者有共通的艺术内涵与审美追求,这就揭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共性。  相似文献   

19.
日本现代书法流派之一的少字数派直至今天在书坛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文旨在对其流派的产生原由及艺术特征和审美意蕴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诗歌与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两大国粹,高度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与传统文明,不仅如此,诗歌借助语言来“言志”,而书法依赖文字来表情达意,可以说在媒介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难怪有所成就的古人在“诗”与“书”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以此而言,小学的文学教育与书法教育务必要从这两者的结合点着手。但是,这种依存关系常常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诗歌欣赏与写字被当作两项风马牛不相及的兴趣爱好,于是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小学时就表现出了很高的书法天赋,也有很多人能够背诵相当数量的诗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少年才俊越来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