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声音     
要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不断提升公安工作和维护稳定工作法治化水平。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强执法制度建设、改进决策机制、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公安工作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充分体现法治精神和民意要求。要进一步深化队伍正规化建设,着力提升执法能力、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坚定不移地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践行者、推动者、保障者。  相似文献   

2.
在打造法治公安背景下,柳州市公安局结合实际、突出特点,强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主动适应法治中国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围绕建设法治公安的目标,将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统领公安工作的基础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工程,进一步提升理念、强化培训,着力培养合格的执法主体;全程监督、精细管理,着力优化严格的执法管理;强化保障、提高质效,着力打牢坚实的执法基础,全力打造执法规范升级版,不断提升公安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公安机关作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国家行政机关之一,它的执法行为水平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建设法治公安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应有之义。建设法治公安关键是要靠"人",即执法主体。执法主体的素质是公安执法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要前提,是公安执法队伍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部部署推进的"三项建设"之一,也是全面提升公安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从政治合法性理论的演进分析,警察执法规范需要遵循"正当性"和"合理性"。当前警察执法的规范准则呈现多元化特征,警察执法规范的多元化标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冲突,为此,要从警察执法的价值导向、裁量基准的制定、警察内部执法监控的强化等路径进一步规范警察的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5.
在依法治国的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寄予了更高的期待,但是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中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的问题,基层公安改革必须以建设法治公安为目标,深入推进执法主体、执法监督、执法方式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奖惩责任机制,完善人民警察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6.
法治河南建设是对法治中国的丰富与发展,其目标是保障“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法治轨道上顺利运行,推进河南省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目前,河南省整体法治水平与治理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是距离更高水平法治河南建设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更高水平的法治河南建设,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基本遵循和理论指导,强化高水平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全过程建设。为此,在立法环节,针对性提高地方法规规章制度体系质量与效率;在执法环节,持续性推进高质量法治政府建设;在司法环节,多维度加速健全司法运行机制;在守法环节,全方位提升政府培育质量与公众守法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工作的指导方针,预示着我国公安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建警治警思想突出政治维度,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强调法治维度,以实现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对进一步提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水平提出要求。坚持人民维度,以民生至上为基本遵循,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强化责任维度,严格纪律意识,不断锤炼人民警察的过硬作风。  相似文献   

8.
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主要问题是公安机关执法效率低下、公安机关执法质量有待提高、社会成员对现代法治基本要求认识较低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公安机关执法效率低下、公安执法质量相对较低社会成员对现代法治基本要求认识较低、非公安机关因素等。要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应强化公安机关的行动力,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效率;通过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迅速提高办案机关、办案人民警察法律辨识力;强化现代法治理念宣传;政治建警,多管齐下做好民警的思想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形象;强化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对互联网及媒体传播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事关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之一。近年来,莆田市公安局始终坚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三项建设”的突破口,努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创新培训机制,提高执法素质;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执法行为;严密监督体系,强化执法责任;健全保障机制,改善执法环境;探索构建业务、队伍、信息化“三位一体”的公安执法长效机制。并针对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逐步改善和优化外部执法环境,建立和健全执法配套制度,努力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能力,着力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公安机关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践行者、推动者、保障者,必须以建设法治公安为目标,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坚定法治信仰、坚持法律至上,恪守执法为民的良知、扛起公平正义的天秤,坚持依法治权、杜绝公器私用,以审判为中心、让证据来定案,秉持"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鼓励民警又好又多办案,切实把法治原则贯穿到各项公安工作中,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体现在每一项执法活动上,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下公安执法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格、公正、廉洁、文明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灵魂,"立法为公,执法为民"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执法不严、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粗暴执法等行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为此,正视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传统执法观念,端正执法指导思想,创新执法理念,将有利于确保公正公平执法,才能真正体现执法为民的宗旨,重塑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新形象,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创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警察执法规范化是指警察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程办理各类案件,执行勤务所形成的基本体系,是警察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依法行政,依法治警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警务机制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将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公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中,强化警察执法监督,严惩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腐败行为;严格纪律,加强内部控制,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同时要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规范选择性执法。  相似文献   

13.
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是复杂性研究与公安工作的良好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三项建设",一要切实提高基层实战能力,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二要切实提高执法能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三要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提高执法水平是公安机关一项战略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任务,是一项关于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工程.进一步提升云南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应从设立评估制度、提高入警标准、提升执法素质能力、加强监督制约、创新公安体制、深化科技建设、改善执法环境、增强执法保障、重视舆论引导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和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需要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要注重以法治中国建设来建立和凝聚改革共识。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要求是推进科学立法、实行严格执法、实现公正司法、做到全民守法。以法治中国建设凝聚改革共识,需要以法治凝聚改革的价值、目标和路径共识,以法治建构改革中的利益共识,以法治建构改革主体行为取向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推进"阳光警务"建设是积极探索建立新型警察公共关系,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推进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推进"阳光警务"建设是提升经侦民警执法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公安机关要依托"阳光警务",进一步加强警民互动,拓展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公安机关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科学地处理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有机地处理好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系,正确地处理好与做好各项公安工作的关系,积极地处理好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进入依法治国的新阶段,但警察执法环境并未呈现法治社会应有的态势,袭警事件频发,警察个体执法权益受侵,警察权威受到严峻挑战,士气下降,职业自豪感不复存在。在依法治国视野下重振警察权威,应从完善《警察法》《刑法》以及新闻立法入手,同时强化公安机关内部管理,树立法治理念,完善执法制度,明确执法责任,严格执法纪律,加大对警察执法权益的有效保护,注重警媒公共关系建设,提升对外宣传和舆论引导效能,逐步破解长期困扰和影响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公平正义体现了法治精神,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而程序是公平正义特有的品质,其价值要求决定着公平正义的存与行。须正确把握程序的基本原则,不仅在执法理念上,而且在执法活动中都应切实遵从。同时,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对于实现公平正义则至关重要。在立足忠诚建设这一核心的基础上,应围绕民警法律专业化、执法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制度化和建设的信息化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进程中,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给公安工作带来的挑战,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现代警务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稳定和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确保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