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输出通缩论”的由来及依据当前“中国威胁论”又有新版本,“中国输出通缩论”悄然兴起并开始蔓延。“中国输出通缩论”源于摩根斯坦利公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2002年10月所作的一份题为《中国因素》的分析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正在通过商品出口,将自身的通货紧缩转向全球,中国是当前世界通货紧缩的来源之一。此论一出,令各界震惊,并引发了一些对中国的抨击。对此,我们需要认真辨析,以明是非。所谓的“中国输出通缩论”的主要论据是:首先,出口输出通缩。该报告认为,目前全球经济疲软,亚洲通货紧缩尤其令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输出通缩论”是2002年底,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公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首次提出来的,他在名为《中国因素》的世界经济报告中,将2002年世界经济的疲软归咎于中国向世界大量出口廉价商品,致使许多国家出现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3.
谁在唱升人民币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通缩风险,各大主要经济体增长趋缓,而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中国也就相应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继“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增长水分论”、“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输出通缩论”之后,人民币汇率问题又成为一个新的争论不休的话题。人民币应该升值成为许多人的共同主张。 日本是“唱升人民币”的领头者。早在2001年9月,《日本经济新闻》连续3天登载有关人民币汇率调整问题的文章。2002年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自1997年“软着陆”以来,中央银行一直实行以“反通胀”为目标的谨慎的货币政策。在当前持续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央行货币政策应以经济增长和就业为目标,积极地反“通缩”。宏观调控政策应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基本判断 :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尚属轻度●办法措施 :短期扩大需求 ,中长期注重改善供给据 1 999年 1 0月 1 3日《经济参考报》报道 ,中国社科院特邀顾问、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季座谈会”上指出 ,对当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通货紧缩现象 ,既不可不以为意 ,也不可估计过重。应从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通缩目前尚属轻度刘国光在分析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时指出 ,我国目前存在的通货紧缩还是比较轻度的。对于这种判断 ,刘国光强调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 ,物价总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6.
杨金海 《传承》2012,(1):80-81
随着全球经济的推进,中国的发展模式以及民主制度受到更多的关注与赞誉。由此,关于“西化”与“中化”的问题再次成为当前的两股重要思潮。近一百多年来,人们围绕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有“中体西用”论,有“西体中用”论,有“综合创新”论,最近有“中国模式”论,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之概念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7.
理论信息     
刘国光、刘树成:物价基本稳定应成为基本政策我们不赞成为对付通货紧缩就要实行“轻度通货膨胀”的政策。我们认为,对物价总水平应当坚持基本稳定的政策。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不是指物价水平绝对不动或者所谓“零”通货膨胀,而是指在经济周期的变动中正确控制物价变动,使之不向持续通胀或持续通缩方向滑行。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要防止和克服通货紧缩;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要防  相似文献   

8.
通货紧缩的表现1996年中国经济“软着陆”的成功刚刚把我们从通货膨胀的深渊中解救出来,1997年亚洲金融动荡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至世界经济衰退,又把通货紧缩送到了我们面前。没有经历过本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人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深感通货膨胀的切肤之痛.明其理知其害...  相似文献   

9.
通货紧缩的国际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0月以韩国为开端的金融危机使一些国家在一年多时间内陷入严重的通货紧缩状态,而这场危机很快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向整个亚洲蔓延,之后祸及日本,扩散至俄罗斯,最近又波及拉美地区,直接冲击美欧经济,美国由于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TCM)面临倒闭危机,也出现了严重的信贷紧缩现象,一时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边缘,通货紧缩已成为普遍国际经济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免疫”。探索通货紧缩的国际传递原因、渠道等问题,以于分析国内通货紧缩及预防国际通货紧缩的输入有借鉴意义。产生的原因1、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10.
通货紧缩问题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新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学应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什么是通货紧缩,它有何表现方式,其正负效应如何,如何治理通货紧缩,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运行,笔者根据近期有关文献就上述问题加以综述。一、通货紧缩的内涵及其表现由于通货紧缩是一...  相似文献   

11.
国外舆论围绕中国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势,提出了“中国责任论”、“G2论”、“中美国论”、“发达国家论”、“中国不确定论”、“中国时代论”、“国家资本主义论”等新论调。囿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外舆论对中国国情缺乏实质性的了解,加之“西方中心主义”研究立场的固化,以致无法摆脱西方范式的窠臼,导致在认知上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话语权,中国要把握当前国外舆论新动向,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全面审视,以正确的立场展开评析,善于宣传中国,消除“误读”或“误解”,积极主动与国外舆论及其学者展开对话交流,扩大这一领域的话语权,正确引导国内外舆论。  相似文献   

12.
信息窗     
“十五”计划中争论较大的六大问题。据悉,在“十五”计划讨论过程中,争论比较多的问题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中国如何面对全球化、网络时代、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冲击和震荡。二是如何认识“十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三是如何认识通货紧缩。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周期性的,因此要运用反周期政策来扩大总需要;更多的人认为通货紧缩是结构性的,是国企改革难有突破、供给结构变动速度赶不上需求结构变动速度导致的,因此在政策取向上更多地主张走向微观。四是城市化问题。“十五”期间中国毫无疑问要推进城市化,但如何推进存在争议。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只有30%,工业化水平却达到50%,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国家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为指导,自1996年以来,八次下调了存贷款利率,国民经济至今依然“启而不动”,这就需要我们对我国本论经济周期中通货紧缩的成因做一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是通货紧缩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是通货紧缩。从实际方面说,去年下半年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无论是通过直接增加需求还是通  相似文献   

15.
“新社会主义”论质疑何源章当前有的学者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是一种新社会主义理论。”①或称为“新社会主义观”②。对此提法,笔者难以苟同。它不利于我们正确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荣开明怎样认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这是当前社会舆论普遍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一、对四种看法的评述第一,“上篇”“下篇”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这一篇...  相似文献   

17.
孙敬鑫 《新东方》2009,(9):40-44
一、“G2论”的提出及各方反应 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这对中国而言是机遇,因为其他国家在主动观察和解读我们,这往往是双方增进了解和互信的基础。但也是挑战,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存在无意、有意甚至是恶意的失实解读。从90年代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到21世纪初的“中国责任论”和“中国贡献论”,不到20年的时间,世界给中国扣上了不同的帽子,甚至在同一时间扣上不同的帽子。就在2005年时任美国助理国务卿罗伯特·佐立克向中国提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不久,“G2论”又在西方掀起一阵波澜。  相似文献   

18.
国际粮价飙涨形势下我国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国际粮价狂涨已持续多年。虽然我国和发展中大国家也是受害者,但是,国外出现一种所谓“发展大国责任论”,把当前全球粮价上涨归咎于中国等几个发展中大国的发展。这种无助于解决当前国际粮价上涨问题的论调,是完全违背实际的。2007年,我国除进口大豆外,谷物是净出口国,净出口谷物760多万吨,其中大米100多万吨。同时,粮食储备增加,粮食安全系数保持在30%以上,远超过FAO提出的17%~18%的粮食安全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是否存在通货紧缩钟朋荣一面对连续两年多严重的市场疲软,人们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国当前是否存在通货紧缩?所谓通货紧缩,就是说流通中的货币太少了,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正常需要。通货紧缩的直接后果是,商品需求减少,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增加,企...  相似文献   

20.
陶迎 《理论月刊》2000,(7):22-25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但近来“台独”势力先后抛出“公投论”“两国论”“台湾主权独立论”等言论,严重违背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本文从国际法基本原理出发,论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合法性,并揭示出“台独”谬论的实质是对国际法的违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