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更新也愈来愈快,传统的教子观念与教育方式在急剧的社会变动面前受到强烈的冲击。在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家庭教育如何适应这种新变化,如何为未成年人构建一个良好的启蒙环境,更好地配合学校和社会把孩子培养成才,我们应当尝试以新的视角来加以审视。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要树立科学的育人观,教育孩子正确地认识世界,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家庭是人生最初的生存、生活空间,承担着未成年人道德示范和启蒙的重任。孩子在家庭中所接受的教育,能…  相似文献   

2.
创意单位: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妇联活动范围: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越秀路街居民石万清和李佩文夫妇在子女教育方面有独到的探索和研究,为他们的独生子女石域建立了家庭教育成长档案,共积累了八大门类336卷,记录了女儿石域从出生到发明大字钢笔获国家专利,再到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以及硕士毕业留任天津师范大学从教的成长过程。家庭教育成长档案记录了石万清夫妇教子成长全过程,同时也记录了石万清夫妇教子成才的拳拳之心。石万清老师不仅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才,还在1985年创办了“六宝斋”学堂。教学的目的是“四提高”:提高孩子的整…  相似文献   

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人生成长中至关重要。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道德之风。现代家庭文明的建设对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其水平取决于家庭教育水平。然而,江苏“好学生”徐力杀母事件、甘肃“尖子生”齐刚弑母案、云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等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向我们敲响了进行家庭教育反思的警钟。透过频发的悲剧,笔者认为家庭教育的职能被异化,家长混淆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的职能,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划上了等号。为此,笔者试图从心理学层面的认知、情…  相似文献   

4.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偏差与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子女成才的源头。家庭教育是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把“齐家”作为“治国”的重要前提条件。家庭具有重要的教育职能,家庭教育、家庭道德状况如何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已成为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一、家庭教育偏差种种1.家长对子女包办代替。由于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以及传统的家庭观念,子女“成龙”、“成凤”是家长的共同心愿。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值往往过高,急于求成思想严重,很多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包办…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行为指导的重要基础 ,也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的行为影响青少年行为的形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配合 ,就无法取得学校教育的全面成功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其木格一、问题的提出家庭教育是人的启蒙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因此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长的教育态度及文化、修养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市的绝大部分家庭对...  相似文献   

7.
父亲角色对家庭教育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与社会和谐稳定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对子女的教育更多地被视为是母亲的责任,对于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重视不够。本文通过对两千余户子女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家庭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差异明显,仅有四分之一的家庭由父亲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父亲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失。实证分析通过控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等变量,进一步发现了父亲是否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和对子女教育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分析发现,与不是由父亲作为家庭教育主要承担者的家庭相比,父亲是家庭教育主要承担者的家庭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高出1.56倍,对子女教育的满意度高出28.79%。因此,应通过培育社会性别观念,将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倡导父亲更多地承担家庭教育,营造良好家风和家庭教育实施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等手段切实有效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钱栋 《浙江人事》2008,(4):34-34
一是优化三种成才环境。在临安全市范围内,积极构建尊重女性人才、保护女性人才、使用女性人才的社会风尚,为女性成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中实施向女性倾斜的办法,建立有利于女性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优秀女性典型,为女性成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关心爱护女性人才,认真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为女性的成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们注意克服人才建设面对的诸多困难.舍得在硬件上投入,在软件上用心,逐步形成了人人想成才、人人可成才、人人都成才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环境·素质·方法──浅谈家庭教育郎正礼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怎样爱孩子教孩子,怎样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怎样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把真善美的东西传授给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重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6,(6):4-10
越秀路街居民石万清和李佩文夫妇在子女教育方面有独到的探索和研究,为他们的独生子女石域建立了家庭教育成长档案,共积累了八大门类336卷,记录了女儿石域从出生到发明大字钢笔获国家专利,再到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以及硕士毕业留任天津师范大学从教的成长过程。家庭教育成长档案记录了石万清夫妇教子成长全过程,同时也记录了石万清夫妇教子成才的拳拳之心。石万清老师不仅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才,还在1985年创办了“六宝斋”学堂。教学的目的是“四提高”: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提高家长的教子水平,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的文化氛围。教学内容有六个方面:书法、写字、写作、诵读古诗文、实践能力、家教知识、社区公益。  相似文献   

12.
对培养跨世纪青年科技人才的战略对策,可以从不同视角提出许多条来,但有一个视角也是同样不可忽视的,那就是要重视家庭环境对成才的良性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第一座学黄一呜摄校,也是一个人一生离不开的学校。人之所以成才,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而家庭往往在这一“合力”中乃是最基本的因素,在周围环境中,家庭环境对人才的成长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一个人在成才过程中受家庭熏陶往往很深,良好的家庭环境,能给成才产生良好影响,加速成才;不好的家庭环境,会对成才产生恶性的影响,要么阻碍成才,要么窒息人才,甚…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3,(2):31-31
黄小芮在《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第10期撰文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和终生的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家庭环境影响着一个人成长和发展;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优势在于其具有延续性和终生性的特点,家是培养孩子最好的环境,父母教育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青年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未来。新时代青年工作要把握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发挥党始终重视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的政治优势,坚持党管青年原则,推动构建党的领导、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五位一体”实施路径,不断开创青年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1)这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又一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视家风的传承,好的家风对于健全人格的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升家庭和学校间的沟通互补度,树立良好示范典型,克服新时期培育良好家风遇到的家庭教育、功利主义思想等问题,不仅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切实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人生征途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全社会各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一个人幼年所受的家庭教育,会对其心智和性格铭刻深深的烙印,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将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然而,目前中国家庭教育状况却令人担忧。不久前的一项调查显...  相似文献   

18.
创意单位:广东省妇联儿童部、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活动范围:参加“小马驹助教计划”行动的一百多户家庭针对当前儿童心理问题增多的趋势和家庭教育出现的新问题,2003年1月至2004年3月,省妇联儿童工作部与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开展“小马驹助教计划”行动,向社会公开招募家庭教育助教志愿者113人,以“一对一”的形式,为广州地区103户家庭教育困难求助户提供一年的无偿指导服务。助教内容主要是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包括心理健康指导、顽童后进生转化指导、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指导、少年青春期心理指导等。重点帮助特困、低收人家庭、…  相似文献   

19.
加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他们明辨荣辱、存荣弃辱、行荣拒耻、以义求荣。为此,必须发挥家庭教育的奠基作用、学校教育的阵地作用、社会教育的熏陶作用和自我教育的内省作用,形成“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源地,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们三观的培养、良好品格的塑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框架下,以中剧《家有儿女》和美剧《查莉成长日记》为例,从六个维度分析中美家庭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的差异,总结中美家庭教育的优缺点,使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得以完善和发展,这对我国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