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1986,(37)
女予花剑运动员栾菊杰练习进。斑技术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或丽丽在裁练员张燮林指胡越摄十五岁的女予体操后起之秀陈翠婷全力以赴投入训练活动 马挥摄中国男篮在做攻防练习导下进行训练, 专碧苎苎在训练哆÷苦练救球技术 夏道陵摄 ·刘向阳据一I£一秣马厉兵出征亚运会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2,(6):23-23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少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用了.如果有人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7,(5)
正沈阳市格林豪森社区有这样一位耄耋老人,她多年做社区义务调解员;赶上年节自己做面食免费送给居民;她无怨无悔伺候卧床老伴22年;更有一段令她至今还骄傲的经历——近日,笔者在沈阳市沈河区朱剪炉街道格林豪森社区见到了任吉芬老人。别看老人今年80多岁了,但说话走路一点没有老态龙钟的感觉,而且在她身上还有不少常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她是山东人,性格热情豪爽,善良仁义。上世纪50年代初,爹妈  相似文献   

4.
常怀德 《侨园》2014,(11):43-43
2011年,辽阳稠树林子村的常氏家族决定撰修《常氏家谱》,虽然做了大量的收集工作,但对迁徙外地的族人,有的联系不上,有的无从找寻。就拿常守海这一支来说,老人们还能回忆起在清朝末年,因辽阳东部山区连年旱灾,庄家颗粒不收,因此常守海一家三口逃荒去了"边外",究竟落户何地,无人知晓。听常守海的哥哥常守河的后人常君向撰修家谱委员会反映,她儿时曾听父亲讲过,常守海一家逃荒到了老榆树川,但具体什么地方不清楚。为了解开这个疑团,常氏家族通过各种方式寻找"老榆树川",经多方查找,终于打听到,在吉林省的辽源市境内有一个老榆树川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郑逸梅琐忆     
世界上长寿的老人不少,但长寿而健康的老人却不多,长寿、健康并能写作不辍的就更少了。我们听说过托斯卡尼尼(Toscanini)85岁仍能指挥乐队演奏,爱迪生84岁还有创造发明,贺姆斯(Holmes)90岁仍从事法律修订工作,哥德80岁完成《浮士德》第二部,等等,不由得为这些长寿的指挥家、发明家、作家所折服,但是,你可曾听说过一位98岁的老人仍能每日笔耕二三千字而从无倦意?  相似文献   

6.
树英 《侨园》2014,(6):22-22
在国内曾想象过国外的生活情景:紧紧张张,没有闲聊。但到美国后才发现唐人街许多华裔老人的生活从容而悠闲。他们都有"晨起水泡皮,午后皮泡水"的习惯。就是华裔老人们晨起喜欢沏饮"茶疗",下午喜欢到澡堂里沐浴洗澡。调查显示,居住在纽约、洛杉矶等地的美国唐人街80%的华裔老人均有晨起沏茶,喝通、喝透并排空二便再进食的良好习惯,许多华裔老人都有世袭的"茶疗排毒"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7.
贴心保姆     
亓秀芳 《慈善》2021,(2):38-39
新的一年开始,我已经奔向新的年龄高峰:八十岁了,名副其实的耄耋老人。前几天,戴着标有社区志愿者的红袖章,我们退休老党员在小区的各个角落巡逻,为社区治安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位志愿者问我:“多大年纪啦?过70岁了吗?”我哈哈大笑,对那位志愿者说:“你真会开玩笑,我多次告诉过你,如今80岁,正式开始奔九了。”那位志愿者笑着说:“还真是问过多次,你的长相年轻,面嫩.我总是记不住,总觉得你70岁刚刚出头。”大家一阵狂笑,然后再开开玩笑,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8.
舒浩武 《侨园》2011,(5):33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维生素D可以壮骨健齿,儿童患软骨病补充钙质,多晒太阳会有好处,实际上是维生素D在起作用,因为紫外线可以帮助人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20世纪后期,人们已经认识到老人和妇女更年期后患骨质疏松,需要补钙一定要配合补充维生素D,因为它能帮助骨钙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存在许多感人的高风亮节,其中之一是"宽容和谅解"。2014年2月3日,在河北三河,原籍广西的打工妹石芳丽骑电动车将76岁老人韩健撞倒。石芳丽立即送老人就医,并辞去工作,专心陪护。而老人不仅放弃了追责和索赔,还让家人帮助石芳丽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这个故事里,石芳丽的表现与现实生活中那些肇事逃逸、有责不负的无理与冷漠形成鲜明对比。而更为感人的是韩健老人,在人们见到太多"得理不饶人""无理搅三分"的人和事后,老人不仅放弃了追责和索赔,还让家人帮石芳丽找工作,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6,(12)
正不久前,笔者采访了一位"80后"的耄耋老人——从沈阳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沈阳市志》主编岗位上离休的殷蔚然。他银发稀疏,神采奕奕,侃侃畅谈,一口标准北京话。他思维敏捷,逻辑严密,谈、话姗,根本不像年过八旬的老人。他1934年出生在北京,建国前夕来沈阳,到现在67年了。15岁参加革命,1953年入党,1994年离休,离休22年出版了6本书。对这位老人的采访就是围绕这6本书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宋洪斌 《侨园》2014,(12):72-73
在沈阳苏家屯机务段,我们见到了相约赶来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杨学伟。老人现年83岁,视力出奇地好,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走路稳健。1950年,19岁的他是机车司炉,俗称"火车头烧火的"。当时的机车组6人,驾1014号机车首列过江。现在6人中健在的只有两人,能讲话的也就他一人。讲起当年惊心动魄的战场经历,他依然激动、振奋与自豪。  相似文献   

12.
题记:这是一篇迟来的报道。八年前,笔者采访了本文的主人公——当时98岁高龄的黄道荣老先生,但文章写成后未曾发表。近日翻捡旧文,觉得大半个世纪前的往事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今将其呈于读者面前。但不巧的是,黄老先生已于几年前随女儿移居家乡,笔者几经设法都未能与老人和他的亲属联系上,不知老人现状如何。算来老人如果还健在的话,也已是106岁的寿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的第一  相似文献   

13.
梁爱平  李浩 《瞭望》2022,(3):62-63
陕西西安,疫情下,寒夜里.在封闭管理的小区中,年轻的租客们连续几日靠泡面、零食度日,41岁的房东明庭贵内心不安. 为了能让这群年轻人吃上一口热饭菜,他竭尽所能,坚持每天为他们做一顿热饭.租客们感激他,要给他钱,他一律不收."我做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到钱!"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1996年开始步人老龄化国家。据1999年国家有关统计表明:我国现有老龄人口1.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1100万。我省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72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1.06%。据预测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老年人口还将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增长。老年问题已成为国家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使离退休老年人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增进和维护其身心健康,真正让老同志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5.
孙大光 《侨园》2014,(11):24-25
最近,在辽宁省和沈阳市谱牒研究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记者惊奇地见到一位老先生讲话时展示了一些用满文打字的资料,还有一本封面带满文的家谱书,以及一张1.5×2.1方尺满文和汉字合书的家谱单。经了解才知道,这些满文都是老先生用电脑打印出来的。一这位将近80岁高龄的老人,每天在电脑前忙忙碌碌,轻敲键盘,打出一串串漂亮的满文。包括满文会话、称谓、动物、植物、数字、人名、地名、词组、短句等等,发到沈阳家庭档案网和辽宁省老干部局"老伴儿"网上,引起众多网友的惊奇,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7,(Z1)
正真没有想到,80多岁了,还能参加令人难忘的聚会。去年6月5日,我应邀参加沈阳轻工业学院657班学生在沈阳的聚会,8月24-28日又应邀参加了659班学生在熊岳的聚会。他们1965年高考录取入学时,我担任纺织系新生三个班的政治辅导员,当时,他们多数19岁属狗,我比他们大一轮,31岁也属狗。时光过去51年,如今,他们已是七旬老人,而我成了"80后"。657班的聚会4月份就安排了,他们原想来家看我,在我家附近饭店聚餐,  相似文献   

17.
荷衣蕙带 《各界》2014,(10):53-54
吴昌硕出身书香门第,八岁就能做骈文。也曾因为调皮被父母关在屋里。虽然被要求闭门思过,他却拔了一枚铁钉在砖上刻刻画画不知疲倦。从那时起,他就迷恋上了篆刻。吴家清贫,买不起刻刀,印石,他就用废铁磨刀在砖石上练习,还因为废寝忘食的刻练导致双眼昏花把自己的无名指给凿伤了,又由于缺医少药,没有及时医治,使得无名指烂掉了半截。  相似文献   

18.
几个月前听说山东省平度市田庄镇有个叫温瑞华的女人,放着一年几十万元不挣,回到村里当了党支部书记,还把个人的一个厂捐给了村里。我在捉摸,一个农村妇女这样做,心里究竟想什么?第一次见到温瑞华是在村委会办公室门口。当时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正拉着她的手在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老人走后,温瑞华告诉我,老太太是村里的五保户,刚才一大串话说的意思是,昨天她来一趟,见瑞华喝的是白开水,今天专门来送点茶叶给她。  相似文献   

19.
清风慕竹 《各界》2013,(10):49-51
范纯仁的父亲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他老人家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闪耀千古,以致范氏子孙在他的星光下显得十分黯淡.其实范纯仁官职不比他老爸低,社会影响比他老爸还要大,在个性特点和行为作派上,更是别有一番名士味道.放着"官二代"不做范纯仁是范仲淹的次子,出生于1027年.作为"官二代",范纯仁17岁时就因为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太常寺太祝.  相似文献   

20.
正重阳节前夕,民进吉林通化集安支部携手集安爱心志愿者协会来到麻线乡社会福利中心慰问老人。医务志愿者为老人们做心电图、测量血压,进行身体检查,还在现场为他们讲解养生小常识,针对不同体质的老人提出养生建议。体检后,支部会员和爱心志愿者们一起擀饺子皮、和饺子馅,为老人们包饺子。会员们还陪同老人谈心、唠家常,及时了解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