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践》2021,(4):29-30
党史学习教育用书出版座谈会暨专题宣讲动员会15日在京召开,四本“指定书目”亮相——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阅读党史著作堪称“地基”。这堂高规格“党史课”的“指定书目”,为何是这四本?不妨先看看书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是党员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定力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读马列、学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他强调指出,党员干部在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同时,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认真学习毛泽东的著作。“老三篇”无疑是毛泽东著作中的光辉典范,值得我们认真学、反复思、用心悟、奋力行。众所周知,“老三篇”是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所创作的三篇文章,分别是《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这三篇文章从发表伊始就发挥着巨大的行动  相似文献   

3.
《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影响极大的三篇著作,一段时期,被亿万中国人民奉为人人必读的“老三篇”。特别是《为人民服务》影响更为深远而巨大。“为人民服务”五个金灿灿的毛体字,曾被人们制成胸章戴在胸前,或被书写、镌刻在许多机关、学校、厂矿乃至老百姓院落的大门上。相形之下,毛泽东的另一则题词——“为革命服务”,则鲜为人知了。“为革命服务”是1940年毛泽东为赞扬魏一斋大夫的光辉业绩和为革命无私奉献精神而题的词。同时题词勉励魏大夫的还有周恩来的“为边区医院树模范作风”、朱…  相似文献   

4.
在中共雅安市委的领导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精心指导下,雅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市档案局联合编写,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魏宏同志作序,凝聚雅安全市党史工作者心血的《中国共产党雅安历史大事记》一书,已由四川巴蜀书社出版发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党中央及省委、市委都非常注重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党史是“活生生的教科书”,胡锦涛同志和中央书记处在对历年全国党史工作指示中都强调,要把编写好全国和各地的党史书籍作为各级党史部门的重大工程抓紧抓好。《中国共产党雅安历史大事记》…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很多党史教科书上一直用“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来概括抗日战争胜利后一段时间内我党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近年来,新编出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及《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权威著作仍是这样论述的。笔者觉得,这种提法不仅不够完善、准确,而且与当时的历史实际也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此想就如何表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写的《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天天读的“老三篇”,愚公、白求恩、张思德的名字响彻中国大地。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中的主人公,毛泽东高度赞扬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毛泽东为一个普通的警卫战士写悼念文章,并且亲自参加追悼会,当场沉痛朗读了这篇感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7,(23)
正《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所写的三篇文章,习惯被称为"老三篇"。虽然过去了70多年,重读"老三篇",仍被其中的思想震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重读"老三篇",对于我们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励志修身、攻坚克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老三篇"的写作背景和内容"老三篇"写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写就的极具历史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是对中国人民影响极大的三篇著作,在一段时期,被亿万人民奉为人人必读的“老三篇”.特别是《为人民服务》,影响更为深远.“为人民服务”五个金灿灿的毛体字,被人们制成胸章戴在胸前,或被书写、镌刻在许多机关、学校、厂矿乃至老百姓院落的大门上.相形之下,毛泽东的另一则题词——“为革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19):17-18
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在党内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在张恩德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从此,“为人民服务”为全中国人民所记诵,也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唯一宗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代名词。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为人民服务”正式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1936年,  相似文献   

10.
在中共历史上,作为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中共党史"一词最早由张闻天于1938年提出。在此之前,党的文献和早期领导人的著作和讲话中,通常使用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史"、"党的历史"、"党史"、"中共史"、"中国史"等概念。1942年毛泽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讲话,对"中共党史"概念的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党史"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受"联共(布)党史"或"联共党史"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欣阅《党史纵横》,甚为幸致,受益颇深。《党史纵横》创意独特,有着很高的思想性和真实的历史内涵。是一本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好刊物。今天,很多人虽然对过去的历史未曾亲身经历,但是通过《党史纵横》可以了解过去,是一部有价值的历史“教科书”。缅林英雄们已走过的炮火硝烟岁月,重温那难忘的历程,对于后来者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借鉴了解近、现代史,不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历史,否则那是不完整的,而《党史纵横》集历史之精华,客观地真实地将昨天的历史再现出来,是对…  相似文献   

12.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烽火岁月,著就了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不朽篇章——《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统称“老三篇”。多少年来,无论是对敌斗争,夺取政权,还是搞建设、搞改革,执政为民,广大读者开卷有益,常读常新。时下,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基本确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篇彪炳史册的光辉文献。它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践“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梦的重要成果,对“中国梦”的实现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需要继续弘扬《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一、“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全党鲜明地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是中国共产党人行动的最高准则 ,并为此而努力奋斗。“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人民服务”[1] 这一命题第一次出现 ,是在1 945年 4月毛泽东为中共“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在此之前的 1 944年 9月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召集的会议上 ,曾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演。毛泽东在演讲中说 :“因为我们是为人…  相似文献   

15.
《广东党史》2011,(2):55-55
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也有人认为是195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中的最后一条:“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其实,都不对。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的人,是蒋介石。  相似文献   

16.
正党史学习教育究竟该"学"啥?这下有数了。党史学习教育用书出版座谈会暨专题宣讲动员会3月15日在京召开,四本"指定书目"亮相——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07,(2S):F0002-F0002
按照中共湖南省委领导关于系统整理湘籍党政军领导人资料的指示精神,省委党史研究室从2004年起抓紧组织“中共湖南人物丛书”编写工作。2007年初,《中国共产党湘籍中央委员》、《湘籍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书陆续编印出版。  相似文献   

18.
1996年,组织上调我到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撰写当地“文化大革命”史专题。我感到责任重大。“文革”10年,我亲历那个年代,也深受其害。现在要来总结这段历史,还心有余悸。但是,我是一个党史工作者,责无旁贷。写好这段历史,不就是“活生生的教科书”吗?在写作过程中,我感到从事党史工作的同志对“史”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撰写“文革”史,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  相似文献   

19.
“四清”运动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党史、国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从运动的源流上看,“四清”运动既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和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延续,又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前奏和预演;从运动的历史时段上看,“四清”运  相似文献   

20.
熊杏林 《党课参考》2021,(5):106-111
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可歌可泣的百年历史,是共产党人前行的动力,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激励我们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向全党发出学习研究党史的号召。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作了《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70多年过去,这篇党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仍然闪耀着科学的光芒,为学习研究党史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