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1月20日,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告诉生活在沈阳的人们,冬天真的来了。然而,在辽宁省图书馆的共享大厅里,人们却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股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正滚滚而来。上午9时30分,“三个代表”在辽宁大型图片展开幕仪式在辽宁省图书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
新闻图片是对新闻事件的典型瞬间的凝固与纪实,是对新闻事件的形象化反映,它真实、直观、可视。好的新闻图片,意思一目了然,读者一看就懂,给人印象深刻;凡有视觉能力的读者一般都能看懂新闻图片,不受地域范围、语言文字束缚和文化习俗局限的这一优势,使新闻图片成为通用的具有“国际语言”功效的信息载体而被报纸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广大读者希望能用较短的时间,轻松地看到特色鲜明和内容真实的新信息,体会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效果。特别是随着各级党报对新闻图片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新闻图片“一图胜千言”的优势使得新闻摄影这“一翼”已经成为新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新闻传媒展开竞争的利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大报新兴类报纸特别是晚报、都市报都在岗位上专门设立了图片编辑。实践证明,设立了专职图片编辑的报纸在推动“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工作方面确实居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很多复杂原因,大多数中小型报纸至今还没有设立图片编辑。中小型报纸的新闻编辑在缺乏图片总监、图片编辑等制度刚性约束和规范的生态环境下要想当好“新闻图片发言人”, 就必须正视目前评价和选用的标准不专业, 新闻图片难出彩;忽视重大题材和突发性事件,新闻图片难出新;信息闭塞不通和缺乏协调,新闻图片难出“活”等问题,面对现实,尽可能地提高自己运用处理新闻图片的水平,迎接挑战,力争当好“新闻图片发言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提高素质,深探图片信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规律性;重视策划,全面提高自己在图片信息传播方面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开始利用Internet进行通信交流的时候,文化的内容也就自然而然地付诸在里面了。在这个没有更多限制的虚拟空间里,文化传播的方式是自由的、速度是惊人的、内容是广泛的,这三者都是由Internet的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共同决定的。自由的传播方式在Internet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从一个地方跳转到另一个地方,从一种媒体跳转到另一种媒体上,而这种跳转是由超文本技术提供支持的。隐含在各文本、图片、视频等媒体后面的指针可以带领人们在网络空间里如闲庭散步般自由穿梭。这种几乎没有边界的自由传播方式使得人们所到之处即是文化传播之处…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26日9时30分,伴随着嘹亮的歌声,“一切为了人民——北京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展览”在中华世纪坛隆重开展。倘佯在建党90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面对一幅幅图片、一份份档案、一件件实物,深切地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人民群众从心底里唱出的歌。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在新闻传播事业中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军。新闻图片能够快速地使读者目击新闻的内容,感受视觉的冲击,享受图片的视觉美,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印刷媒体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是最客观、最直接、最  相似文献   

7.
我有幸参加工会系统的新闻骨干培训班,有幸面对面地聆听疆内新闻界的各位资深老师、前辈给我们讲解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人物新闻的撰写,新闻图片及风光图片的拍摄技巧和要点等等,使我全新地、系统地了解新闻领域丰富的知识。在边学习边交流的过程中,也让我了解了《兵团工运》杂志开办的目的以及各类栏目的用稿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闻图片在平面媒体上作用的日渐突出,新闻图片的质量问题成为各报刊编者、读者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大报还是小报,无论是新锐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在采用新闻照片的理念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可以说,报纸的图像化、彩色化、数码化,对摄影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做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市级的平面媒体,如何解决摄影记者观念落后、新闻图片质量偏低的问题?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视角和思维,以更好地适应读图时代的要求?本文试就《绥化日报》在新闻摄影图片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作一简略分析和阐述,以期赢得专家、学者以及新闻摄影界同仁…  相似文献   

9.
在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的今天,报刊杂志已进入“读图”时代,人们渴望在最短的时间内一目了然地获得真实可信的信息。摄影作品以“无声胜有声”,“一图胜千言”的优势已成为报刊杂志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提高图片质量,强调图片的视觉吸引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003年5月27日,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一行10名优秀摄影家应邀来到编辑部进行座谈。编辑部召开这个座谈会,就是想借此机会扩大交流、集思广益、听取专家意见、整合各种资源以提高刊物质量。 摄影家们纷纷感谢编辑部提供这样的机会,并表示愿为党刊的发展尽一份力。摄影家们认为:近年来,《当代贵州》作为中共贵州省委机关刊物,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组织新闻宣传报道,同时为应对市  相似文献   

10.
卫星的诉说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展示馆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唐家岭地区,走进展示馆宛如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一幅幅图片、一颗颗模装星,包括飘荡在展馆里的那首太空曲……正在向人们诉说着我国卫星研制的艰难起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大,财经新闻在这几年迅速升温,也成为新闻摄影报道新的题材。但由于主客观多方面原因,财经新闻图片比之其他领域的新闻图片相形见绌,量少质低,没有发挥出图片报道应有的作用,尤其是财经新闻图片的新闻价值普遍差强人意。如何让图片不再成为财经新闻报道中的“短腿”,正视财经新闻图片先天的局限性,独辟蹊径,提高其新闻价值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福建党史月刊》2011,(17):56-56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宁德市委党史研究室举办了系列活动: 一是与市直有关单位联合举办“闽东革命史”图片巡回展,先后在宁德师范学院新校区、蕉城区署前路大街和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地展出,共展出图片200幅。市委书记陈荣凯、市长廖小军等出席巡回展首展仪式并参观了展览。  相似文献   

13.
王士屏 《世纪桥》2000,(1):61-62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我国近、现代史,是一首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我国许许多多的摄影工作者、美术工作者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将这100多年的历史镜头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出来,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极其珍贵的图片。这些图片既是历史资料,又是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珍藏、研究、展示这些图片,使之更好地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一、收藏革命图片史料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完善自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4月的一天,安徽省淮北市的一栋居民楼内,王华与李明紧盯着电脑屏幕。屏幕上反复播放的,是几十对男女之间不堪入目的镜头。这样的视频,两人已连续看了好几天,脸上写满倦容。王华点击鼠标,停止视频播放,接着,他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市长""局长"等关键词,尽其所能将安徽省与合肥市的官员图片汇集起来。王华仔细端详起这些官员的图片,渐渐地,他的目光落到一张图片上。图片上的这名官员鬓角微白,戴着一副  相似文献   

15.
啄木鸟被人们称为“森林医生”,它的嘴巴和长舌头能把潜藏在树木中的各种害虫给“逮”出来,从而防止森林虫害。新闻媒体的校对人员,其工作性质正像啄木鸟捉虫子一样,将隐藏在文章或图片里的错别字等各种差错查找出来并予以修改,保证新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滕鲁平 《共产党人》2006,(15):44-45
时光转瞬即逝。当人们按图索骥追寻消逝的岁月时,一卷卷档案、一册册书籍、一张张图片,将历史一一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你可以通过一段文字回到硝烟弥漫的过去;你可以透过一张老照片感受一个熟悉时代的气息;你可以通过一件实物看到历史的痕迹;你可以通过一盘影音带领略历史的悲欢离合……一份珍藏就是一种记忆,一份档案就是一种记录。  相似文献   

17.
现在国内几乎所有报社的摄影记者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即采访拍摄用数码相机,图片处理用计算机,图片传送用网络。数字化给摄影记者的工作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记者面临新的危机与挑战。长期以来,因传统胶片摄影技术的复杂性及图片制作的高成本,新闻摄影几乎一直是摄影记者独享的“奶酪”。但是,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文字记者拿起相机,在采访中顺带拍摄新闻图片。由于文字记者新闻信息灵,加之采编合一部室的文字记者手中有版面,新闻图片得以频频见报,原来由摄影记者一统报纸新闻图片的格局被打破,无怪乎不少摄影记者发…  相似文献   

18.
长沙篇     
《湘潮》2011,(1):32-33
为直观地展示湖南重大党史事件的发生地、纪念地和重要党史人物的活动场所,本刊“红色故址”栏目从本期起以图片为主.力求使读者形象生动地感受红色遗址承载的革命历史和精神。  相似文献   

19.
细节决定成败是当今一种比较时髦的说法,无论是在商场,在战场,还是在其他的各个领域,都时兴这么一说。前一段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沙场点兵》中,军区首长在一次对红、蓝军双方演习得失的点评时专门对“细节决定成败”进行了一番阐述。其实,对于新闻摄影而言,又何尝不是细节决定成败。我们都知道,新闻图片的特征在于它的瞬间形象性,直观的瞬间形象性正是图片的优势所在,所以在判断图片的新闻价值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图片的形象价值。也就是说,一幅新闻图片成败与否,除了新闻事件自身的新闻性以外,关键是看它的瞬间形象表现得如何,是否抓拍到了…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新闻     
首届中国新闻图片编辑“金烛奖”揭晓首届中国新闻图片编辑“金烛奖”(江阴杯)评选5月10日在京揭晓,10名新闻图片编辑获此殊荣,另有10名新闻图片编辑获“金烛奖”提名。“金烛”,是指那些在新闻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图片编辑。中国新闻图片编辑“金烛奖”和已举办三届的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1993年、1996年、1999年),同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为全国新闻摄影从业人员所设的最高奖项。“金烛奖”评选今后将每两年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