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劳动法》中的几个问题张世诚劳动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劳动法的实施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市场的法律秩序。计划经济,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以行政手段进行调节;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  相似文献   

2.
失业是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再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辩证地看,失业是坏事也是好事。因为通过再就业,可以使劳动力资源按照市场要求得到合理配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运》2010,(3):57-58
杨宜勇在《经济要参》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十二五”期间,政府进一步落实扩大就业的职责应该是:“数量优先,兼顾质量;瞄准结构,服务经济;优化环境,鼓励创业;依法就业,和谐劳动。”(一)进一步推进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通过采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能够有效减少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相似文献   

4.
生育政策调整会影响女性生育率和劳动力市场参与率,进而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影响。本研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数据,分析不同子女年龄对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对女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有一定的阻碍效应,这种阻碍效应会在儿童进入正式学龄阶段后逐渐消失;其中,0—3岁子女对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农村女性的负向影响大于城镇女性。因此,为了进一步促成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善我国女性生育支持行动策略,在推动0—3岁儿童照料支持体系建设的同时,更要关注城乡社会托育服务体系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和培育策略探讨王爱文,卢爱红我国劳动力市场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不断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在劳动力市场主体方面。一是国有企业用人自主权逐步扩大,但尚未具备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主体资格。伴随多项国有企...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进入市场和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要并行不悖许文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劳动力进入市场有其客观必然性,保障和落实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带方向性的问题,怎样使二者并行不悖,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二者并行扫除思想障碍。长期以来,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但其对就业不仅会产生创造效应,也会产生破坏效应。研究利用 2008—2016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索在智能物质资本投入影响下不同地区和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的需求变化, 分析人工智能通过创造效应和破坏效应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和作用方向。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不同技能 水平劳动力的就业影响方向不同,存在“两极化”趋势;产业结构升级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人工智能对 就业“两极化”发展的影响;人工智能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有差异性影响。研究建议,应进一 步加强教育培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社会福利,以应对人工智能的破坏效应,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09,(9):56-56
郭砚莉、汤吉军在《理论前沿》2009年13期撰文认为,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有人想找工作找不到而造成非自愿失业;另一方面由于总需求管理政策作用的局限性,福利救济或社会保障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无法消除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北京市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就业的结构性变化,使人工智能与北京 市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关系由单向影响,被动适应到双向互动,主动适应,最终到动态匹配的理想状态,这将对 促进北京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因此,应系统化构建产业、人才、就业创业、社会保障、 教育培训、区域联动相互协调的政策体系,从产业发展、劳动力市场结构调整、心理疏导、区域联动四条路径 着手,在解决北京市就业结构问题,降低劳动者就业转换成本,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基础上,实现政府科学管 理和劳动力市场平稳过渡的双重目标。除政府的提前应对外,还应充分发挥市场的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机制, 厘清政府与市场调节作用的边界。  相似文献   

10.
所谓劳动力市场,也叫劳务市场或劳动力资源市场,狭义上是指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和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场所。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整个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上的市场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因素,必然要由市场进行配置。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难免要产生一些思想上的困惑:诸如,我们职工还是不是主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表现在什么地方?劳动力是商品是否就意味着工人是雇佣劳动者?等等。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2006,(6):50-51
劳动部公布的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119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透露出几个信息:劳动力市场供给仍然大于需求;70%以上的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既是用工较多的行业,也是求职者集中的行业;男性总体供大于求,女性总体求大于供,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找到工作。以下是10大城市最好找工作和最不好找工作的职业:从中可以看出,上海的机械冷加工最为吃香,1个求职者有44个岗位空缺等候挑选;重庆的剪裁缝纫人员位居第二,1个求职者有23个岗位空缺。而在不热门的职业中,竞争最激烈的要数南宁的小学教师,1个岗位竞有100为求职者竞聘。  相似文献   

12.
维护是工会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主要手段王立成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逐步建立。使工会的维护职能日益突出。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被当作生产要素投入了市场,劳动关系契约化;对利润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使劳动者的某些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企业在转机建制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瑞典的集体谈判佘云霞一、瑞典集体谈判的发展瑞典的集体谈判是随着19世纪下半叶瑞典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出现的。而集体谈判的发展与瑞典的劳动力市场又有着直接的关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典的劳动力市场已逐渐成形。当时,瑞典劳动力市场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市...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市场化。劳动力进入市场,带来了劳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这就需要加强对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与法制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弄清楚劳动力在市场上的属性问题。应当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劳动力进入市场是必然的,部分劳动力已经或正在变为商品是个客观事实。但是,从整体看,多数劳动力在市场上没有呈现出商品的固有特性,劳动队伍主体的本质属性是非商品的。因为:  相似文献   

15.
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以维护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关系中公平和效率的规制问题。本研究认为:政府规制是劳动力市场自由、高效运行的保障;劳动力市场失灵是企业存在和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政府规制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中的效率,并解决其存在的公平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政府的规制效率,本研究建议: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消除市场分割;完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工资形成机制;建立适应中国灵活性用工的劳动法规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运》2010,(12):55-56
林玲在《福建工会通讯》2010年第8期撰文认为,如何运用和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职工收入合理提高,是工会组织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系统工程中有所作为的重要课题。(一)当前我国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的主要问题:一是工资水平无法反映劳动力价值,劳动报酬水平不合理。二是工资收入差距无法真实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分配原则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7.
人口是构成劳动力的基础,生育政策调整下生育水平变动引发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动,从而对劳 动力市场尤其是劳动力供给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演变、劳动力供给的状况与 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视角探讨全面二孩政策与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关系。总体来看,全面二孩 政策对政策实施后前十五年女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影响十分有限,而从长远来看,对我国未来的劳动力规模 有一定的补充。另外,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发展背景下我国未来劳动力需求主要是质量和结构而非规模。因此, 进一步减弱了生育政策调整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后果。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运作对工会工作提出的要求许文祥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不仅全部商品,而且全部生产要素都应进入市场。在生产要素中包括了物质资源、资本和劳动力资源,其中,劳动力作为生...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态势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市场发展态势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基本发育成型,并呈现良性运转的态势,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与之同时,在劳动力市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形成障碍.深入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态势及其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对策和建议,有利于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基础性条件,并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转型和改革的继续发展,近年来国内劳动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收入分配状况及差异、劳动与资本的份额问题、人力资本分布及流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改革等。通过对最新研究的梳理,为劳动力市场转型提供更丰富和深入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加快解决劳动力市场本身诟病,以期为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和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