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建设三峡库区特色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顺国 《探索》2004,(1):124-126
在由三峡工程催生的三峡经济圈里,人们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三峡库区要发展,不能走老路,也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而必须走建设三峡库区特色经济之路。本文分析了建设三峡库区特色经济的主要障碍,提出建设三峡库区特色经济要有符合三峡库区实际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举措和战略步骤,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对建设三峡库区特色经济的模式与途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三峡移民篇:产业再造 魅力展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三峡库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的683元增加到2387元,10年增长3.5倍。这是三峡库区“新产业、新思维、新移民”10年共铸的结果,它展现了政府经济发展观念的更新、执政能力的提高以及社会和谐的崭新风貌。  相似文献   

3.
在三峡工程建设的中,国家高度重视库区移民问题,将移民的安稳致富作为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三峡库区人民“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支持工程建设的同时,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广大移民的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三峡工程及其库区移民迁建的实  相似文献   

4.
注重对三峡库区移民中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勇 《探索》2001,(6):90-92
三峡库区移民中弱势群体是三峡移民搬迁的难点,本文研究了三峡库区移民中弱势群体现状及其思想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加强三峡库区移民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三峡移民工程顺利进行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建华 《当代党员》2007,(9):F0002-F0002
享有东方“神曲之乡”美誉的丰都,处在承接“一圈”辐射、联动“两翼”共振的重要连接点上,未来五年将按照“加快”、“率先”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三峡库区经济强县宏伟目标,大力推进移民安稳致富、农民脱贫致富工程,强力实施兴工强县、兴旅富县、劳务开发三大战略,经济发展水平赶超渝东北地区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6.
谭万厚  刘志平 《探索》2002,(6):38-41
三峡库区移民,重庆占大头;三峡库区城市移民,重庆市万州区最为典型。本文通过对万州区城市移民社区的考察,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城市移民社区建设、特别是城市移民社区党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三峡库区最后一批移民的搬迁,移民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生计日趋困难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同时三峡旅游的发展也处于瓶颈状态,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百万大移民的后续经济生活,做好库区旅游总的规划与开发,可以说省级单位的构建是其最佳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洪敏 《学习月刊》2009,(20):150-150
随着三峡枢纽工程和输变电工程接近完成,三峡库区已进入后期建设关键时刻即“后三峡时期”.意味着库区县市将全面实现从“移民”到“富民”的战略转移。巴东作为三峡库区的重点移民县,如何适应国家对库区政策支持由保障搬迁转向促进发展.项目安排由眼从规划转向全面争取.  相似文献   

9.
王晓莉  丁乙 《当代党员》2007,(12):64-66
今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法槌重重落下。历时3年,律师彭静代理的涉及标的3亿多元的重庆太极集团与朝华科技、四川立信、西昌电力等担保合同纠纷案胜诉,太极集团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迁建企业5000余名移民及下岗职工的生存和一方稳定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10.
王钟 《探索》2006,(5):145-150
三峡工程的兴建给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同时库区面临着严峻的水生态环境的压力,三峡库区的水安全问题,关系到三峡库区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从水资源系统和经济系统耦合的角度综合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协调三峡库区水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经济-环境统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湖北三峡库区移民安置与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湖北省“三万活动”的统一安排,省移民局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对兴山县、秭归县、夷陵区、巴东县三峡库区的移民搬迁安置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体来看,四县区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基本完成,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普遍的改善和提高,库区县城和集镇面貌焕然一新、交通、电力、邮政通讯。  相似文献   

12.
移民经济学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明德  戚攻 《探索》2002,(2):79-84
“移民”是一种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综合现象。由国家(政府)主导的、有组织大规模非自愿经济性移民现象,是人类移民史上最典型和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现象。中国因三峡工程建设发生的百万经济性移民为世界所罕见,因而,把这一由国家(政府)主导的、有组织、大规模非自愿经济性移民现象、行为方式和动态过程整体上认知为“移民经济”(本质上是经济问题),并以此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经济类型和经济运行系统加以研究,进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移民经济学理论架构,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应然。  相似文献   

13.
潘军 《党建文汇》2009,(3):F0003-F0003
重庆三峡云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重庆市三峡库区腹地,坐落在全国最在的移民生态旅游文化县——云阳县新城。公司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总投资6238万元。历经十几年发展,产业涉及中药材资源与原料、保健食品、药品三大医药健康行业。重庆三峡云海药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历史使命,像一颗明珠在三峡库区冉冉升起。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一,三峡工程的实施面临着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的“百万移民”工作。库区移民涉及人口113万,其中农村人口占总数的41.14%;要重建或部分重建2座城市和11座县城。要按期把数量如此巨大的移民迁出来的难度是世界水利工程建设史中少见的。而要使移民的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并为三峡库区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的要求,更加重了移民工作的艰巨性。为达到三峡移民的目的,国务院办公厅在1992年发出了《关于开展对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对口支援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的对口支…  相似文献   

15.
在三峡库区三期移民工作进入倒计时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动员大会,目的就是号召和动员全市上下特别是库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排除万难,奋力攻坚,夺取三期移民决战的全面胜利。刚才,鸿举同志对三期移民决战阶段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远牧同志代表市政府与市移民局和库区13个区县签订了2005年度移民工作目标责任书,国务院三建委办公室海清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大家要按照有关工作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三峡移民工程,是一项中外水利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移民人数最多的跨世纪工程。十余年移民、十余年发展,古老的长江三峡,见证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沧桑巨变,百万三峡儿女舍小家,为国家,依依惜别故土,确保了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百万大移民不仅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铸就着三峡库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更凝聚出可歌可泣的三峡移民精神——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  相似文献   

17.
《思考与运用》2006,(9):47-49
根据市委领导的意见和《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抓紧做好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渝委办发(2006)28号文件)要求,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移民局联合主办,万州区委、市委讲师团、市发改委、市经委协办的三峡库区干部学习贯彻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培训班。8月14日至24日,在万州区委党校分三期进行,每期培训时间为三天,共集中培训来自三峡库区14个区县(云阳县因乡镇建制调整未参加培训)和接受移民安置任务的6个县(市)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乡镇长、街道主任、分管移民的领导或移民办主任830人。  相似文献   

18.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13,(11):26-28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如何涵养发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涉及三峡库区、秦巴山区等区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并重,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建设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三峡库区已完成90%的移民搬迁任务,大规模移民迁建已基本结束,库区移民工作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搬得出”,而是确保移民“稳得住”和“逐步能致富”。如何确保移民“稳得住”和“逐步能致富”,关键是要解决好移民就业问题。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明确提出要把库区工作的重心从移民搬迁为主转向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方面这一全新的定位,市委汪洋书记在库区调研时也指出:“不解决移民就业,就很难让移民稳得住,更谈不上逐步能致富”。由此可见,移民就业问题是库区区县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开发性移民方针"提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骏 《新视野》2003,(4):68-6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转变思路,提出了“开发性移民方针”,并开始在三峡工程库区进行开发性移民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顺利地、按期地完成了前期移民的任务,确保了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而且还推动了库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开发性移民方针”的提出,对于解决大规模非自愿性移民问题,促进移民地区经济发展,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移民经济理论和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