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财务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彪 《湖湘论坛》2002,15(6):48-49
根据社会结构理论,现代社会的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它们分别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非营利组织快速增长,构成了多元社会中规模宏大且高度活跃的组成部分。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社会力量,不仅对社会生活也对经济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面临各种困境。本文试图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财务困境及其对策作些探讨。一、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财务困境非营利组织发展所面…  相似文献   

2.
肖强 《青年论坛》2008,(2):128-130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增加和提高,缺乏资金是非营利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影响其筹资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社会文化和自身定位等。针对筹资中存在的问题,从拓宽外部援助渠道、扩大自创收入两个方面提出了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策略。  相似文献   

3.
非营利组织失灵:组织边界之模糊与清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回顾学界对非营利组织失灵的研究和区分非营利组织失灵与非营利组织问题的基础上,厘清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从政府失灵到非营利组织失灵的逻辑,提出非营利组织失灵源自其组织自身固有且依靠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目前非营利组织失灵源自组织边界模糊化或越界、错位,其纠正只能依靠组织边界清晰来实现,有必要引入公共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并赋予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相应职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的困境及其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0世纪最后的几十年里 ,从欧美发达国家到广大发展中国家 ,非营利组织在世界上多数地方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这些各种各样的组织活跃在服务、慈善、环境、扶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在 2 0世纪 80年代之后 ,民间社会团体开始大量涌现 ,并相应的逐步出现了民办非企业单位 ,非营利组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 ,我国由于受到历史传统、政治和法律环境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建设 ,尤其是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监督和社会交代机制在实质上处于缺位的状态 ,成为制约我国非营利组织良性发…  相似文献   

5.
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前,中国正处于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的时期。从非营利组织特征为切入点,总结分析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研究现状,借鉴发达国家全面管理和系统分析理论,分别从规范、战略和运作层面探讨了非营利组织的多维度管理。由于非营利组织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运作,因此各利益相关者的多目标博弈成为现代非营利组织面临的挑战,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管理实施多维度管理,可以实现其多重目标需求。最后,讨论了多维度管理对中国现代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通常被称为除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财政部在2004年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作为我国第一部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国家经验。通过比较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与美国《非盈利组织公认会计原则》异同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发现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发展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无论是会计准则内容的完善性还是会计准则对象的全面性,都有待改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自身的特点,也不能盲从美国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而应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非营利组织“APC”评估理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问题的提出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一个健全的社会为什么需要有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有什么作用等问题。[1 ] 在此基础上 ,学者们指出了各国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的必要性 ,并预期非营利组织将与政府、企业一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然而 ,遗憾的是 ,经过 2 0多年的“结社革命” ,全球的非营利组织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非营利组织似乎远没有预想的那么蓬勃。与各国强大的政府和愈加繁荣的企业相比 ,非营利部门仍然显得那么无力与弱小。究竟是什么原因限制了非营利部门的发展呢 ?许多学者和非营利部门的管…  相似文献   

8.
依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精神,分析政府职能转变过渡期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二者相互关系中的凸显问题,以对非营利组织的功能定位和作用边界做出规定,提出非营利组织应加强自身建设并通过传播价值理念引导经济发展方向、通过协调机制参与社会治理、通过沟通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政府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结构的三大支柱,非营利组织成为解决社会问题必不可少的组织机制。本文选择了加拿大基洛纳市和我国北京市两个非营利组织的典型个案作为研究对象,从非营利组织的生存环境、法制环境、组织架构、资源利用方式、与政府关系、具体运作机制等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非营利组织政治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营利组织政治参与是指非营利组织试图影响政府政策过程的活动。我国非营利组织政治参与中存在诸多需要协调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要转变观念,并进行规制变革,从制度上支持和引导非营利组织参与政治;非营利组织要加强自身管理并不断完善其政治参与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刘鹏  黄蓓蓓 《中国发展》2010,10(4):48-5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营利性组织迅速发展起来,非营利性组织的迅速发展为中国社会治理方式变革提供了契机,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有着重大意义。现阶段应加强非营利性组织与政府的合作,使中国社会治理方式从治理走向善治。  相似文献   

12.
非营利组织问责:概念、体系及其限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问责已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对非政府组织问责的概念、类型、内容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非营利组织委托抑或代理人角色定位的厘定、自主性与依赖性的平衡选择以及自律与他律结合方式的探讨,阐明其问责的限度。  相似文献   

13.
多方合作与共赢:提高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能力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国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主体、范围和特点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目前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状况、问题及原因。本文认为,增加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仅靠政府财政供给,或者完全由农民承担,都是不现实的;需要各方通力合作,提高供给能力,达到共赢的目的。为此,需要明确政府对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职责,完善合作供给机制,大力发展农村社区非营利组织,培养志愿者精神,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犯罪形势发生剧变的同时,我国经侦运行机制也随之不断完善。进入21世纪,现行经侦运行机制的不足之处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警令不畅致使国家打击经济犯罪的决策难以彻底落实、执法活动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异常严重、对经济犯罪的打防难以形成常态化的高压态势。为此,必须通过规范地方各级经侦机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垂直领导的中央经侦机构等创新性举措完善现有经侦运行机制,从而以制度创新化解当前经侦部门面对的空前挑战。  相似文献   

15.
杨豹 《青年论坛》2009,(1):118-121
当前我国诚信危机十分明显。诚信危机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性。从经济和道德运行机制来看,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性与道德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性密切相关。因此,要解决市场经济中的诚信危机就需要构建和加强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政府决策的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政府决策经济理论认为 ,只有在机构设置、组织安排和官员选拔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成本收益、利益导向和激励约束等关系 ,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决策体制。我国当前土地资源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这些政策大多未经过严格的经济学分析 ,存在很多漏洞。探寻政府决策的经济运行机制 ,是建立严格的土地审批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招商引资运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阳 《桂海论丛》2006,22(6):35-37
传统的招商引资运行机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由政府部门一把抓的机制,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机制存在明显缺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招商引资运行机制,从总体上讲就是“政策引导,企业招商,企业开发,部门服务”。其具体形式包括:市场化招商机制,完善的服务机制,便捷的信息传递机制和公正、高效的仲裁机制。  相似文献   

18.
Corruption is endemic and pervasive in contemporary China, yet serious attempts at anticorruption enforcement have been periodic in nature. What explains the timing of anticorruption campaigns? Available data, from 1981 to 1997, suggests a plau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anticorruption enforcement. Four major anticorruption campaigns—in 1982, 1986, 1989 and 1993—coincided with the end of an inflationary peak and the beginning of a macroeconomic austerity period. This article establishes a causal link between anticorruption campaigns and economic austerity rounds, proposing that the aforementioned anticorruption campaigns have been used primarily to combat economic overheating and not corruption itself. That is, during the era of reform, anticorruption enforcement campaigns have functioned as a viable mechanism for reducing over-investment and in so doing, decreasing inflation.  相似文献   

19.
张惠 《桂海论丛》2013,(4):92-95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攻坚期,绿色经济催生的绿色金融将可持续发展内生化,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杠杆。但当前我国的绿色金融遭遇到绿色支持政策重设计轻效能、绿色产业发展重投入轻效用、绿色金融服务重风险轻成效等现实困境。文章提出优化绿色金融顶层架构机制、实施绿色金融市场运作机制、打造绿色金融专营运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吴三通 《中国发展》2011,11(2):10-14
该文着眼于分析武汉-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面临的主要约束条件,即经济发展阶段制约、政府公共治理机制缺失、技术硬约束、文化理念落后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的短期行动安排与中长期改革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