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科技兴省”战略的确立多年来,我省在贯彻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发展新方针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党的十三大又提出了“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重要指导方针。省委、省政府在分析国际、国内的形势,总结历史经验、研究江苏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年来,南昌市青山湖区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原则,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全区科技工作呈现出投入大、项目多、机制活、贡献大的良好局面。一、建好发展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青山湖区一直非常重视搭建科技发展平台,推动科技产业化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青山湖区注重加强与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3.
科技是硬任务 人才是大文章──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周维德纵论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本刊记者梁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党中央、国务院"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  相似文献   

4.
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一、两个发展战略十三大提出今后新的发展战略是依靠科技进步,走集约经营为主的路子。目前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强调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薄一波的科技思想非常丰富,突出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方面,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要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和工业,广泛开展技术革命;另一方面,发展科学技术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要尊重各行各业的老中青科技人员,大力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不断学习,并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科技人员。其科技思想启示我们,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培养并重视科技人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实施技术创新活动计划的重要内容。科技成果转化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创新理念为基础,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成就来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与合理使用,获得与传统经济相比高得多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依靠科技进步,营造后发优势,是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这些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黔战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推进科技创新,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在科技和经济的一些领域实现了后来居上.进入新世纪,我省正面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等的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把科学技术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营造后发优势,争取在更多的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和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来,我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紧紧围绕科技与经济结合、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这个中心环节,在运行机制、组织结构调整和科技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有效地增强了科研机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涌现出一批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依靠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路子不断壮大和发展的典型。伊盟化工研究设计院紧密结合经济建设的需要,通过科技攻关、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9.
科技兴贸战略:外贸跨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9年初,外经贸部提出并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这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在对外经济贸易领域的具体体现,对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彭艺 《党史文苑》2004,3(8):61-62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思想体系,揭示了当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为中国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是邓小平对马克思科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对于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意义重大而深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体制。  相似文献   

11.
探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因素中,科技战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的科技战略有:科学技术兴国立国强国战略,优先发展高新科学技术战略,积极主动的科技赶超战略,坚持科技自主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的战略,科学技术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前不久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1988年底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要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关键,全党同志要把这个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3.
赵俊涛 《当代贵州》2005,(13):20-23
关于实现贵州历史性跨越 实现历史性跨越要靠人才支撑 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著名人才问题专家沈荣华认为,贵州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大发展的高潮,应抓住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贵州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坚持科学的人才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依靠人才和科学技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宜宾市把“科教兴宜”作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根本战略。特别是1999年5月,省委、省政府把我市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市县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制试点市”后,我们把“一抓一”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实现宜宾新跨越的关键措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全市 GDP突破2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2.5%,增幅名列全省第一,总量跃居全省第四。两年来的实践证明,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依靠科技创新与进步,依靠人才的保障和支撑。宜宾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人才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代初,中央就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三大又把科技进步放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几年来,我国在技术进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的来看,技术进步的状况不够理想,在相当一部分企业,设计落后、装备陈旧、工艺粗糙、管理松懈的局面没有根本的改观,企业还没有从以粗放经营为主转变为以集约经营为主,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转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省级农业区划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和市场需要,如何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上新台阶服务,是目前面临的紧迫问题。农业区划工作要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指导方针,对农业区划进行全局性、结构性、长远性的战略调整,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和四个现代化这个总任务和总目标,发挥农业区划的作用,为进一步发展全省农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农业区划工作的性质,就要从自然科学领域延伸到社会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7.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临江繁荣柳忠诚依靠科技进步,建设开放发达文明的边疆工业城市是白山地区实现跨世纪宏伟战略目标的科学选择,也是临江实施"三开"战略,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扩充经济规模、提高经济质量的核心问题。只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把科学技术作为最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科技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脱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体制,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经济体制,是90年代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今后几年,将是我国新旧科技体制实现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是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加快科技机构调整、人才分流的步伐。这一指导方针是我国多年来科技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方针的深化和发展。这个政策在90年代要毫不动摇地执…  相似文献   

19.
赵紫阳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作的《经济振兴的一个战略问题》的重要讲话中,把“搞现代化,振兴经济,翻两番,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作为我国今后经济建设的一条基本的指导思想提了出来。这是总结了我国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刻地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它对我国经济工作和科技工作的发展,以及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和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谈谈我们学习的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20.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