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精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  相似文献   

3.
国发〔2005〕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  相似文献   

4.
国发〔2005〕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很大成效;但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增长方式,取决于国情和发展阶段,还取决于发展观。在环境与资源的约束日渐严峻的今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来,引发了研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热潮,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王爽 《创造》2010,(8):76-77
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年来,湖北县域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初见成效,但同时存在着质量差、效率低、高投入、高排放、难循环的问题,特别是人、地资源粗放利用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制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县域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关键在于为集约型增长提供有效运行机制与规则。  相似文献   

10.
罗富民  陈向红 《前沿》2010,(1):72-75
汶川地震对四川灾区的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该区域旅游经济增长中的资源与环境生产要素的匮乏。这将形成旅游经济增长中的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传统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为了突破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实现旅游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地震灾区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将主要依赖于旅游经济增长源泉、增长机制以及增长结构三个方面的转变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方建中 《群众》2008,(3):18-19,57
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味着必须从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这样的转变,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2.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6,(11):4-4
必须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  相似文献   

13.
探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也是解决前进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的根本举措。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在要素资源投入、资源利用方式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4.
李红 《长白学刊》2001,(5):65-66
知识经济在中国尚处于萌芽发展阶段。知识经济的萌动呼唤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借助中国知识经济的萌动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抉择。  相似文献   

15.
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转变经济增  相似文献   

16.
面对日益凸显的资源与环境制约.党中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把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水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耗能省、占地少等比较优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方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强调解决的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我们党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探索历程,对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在向集约型转变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的来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经济发展仍沿袭着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主要靠资金和资源的大量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投入大、产出低,经济效益差,即所谓“...  相似文献   

19.
毛伟明 《群众》2007,(10):40-41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这对新时期新阶段做好经济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近几年来。江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进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明显改善,科技贡献率持续上升,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治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江苏经济粗放型增长的特征依然比较明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人大月刊》2005,(6):28-28
《理论前沿》第6期发表陈庆修《从经济角度看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一文。该文指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源约束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然而,我国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至今没有根本转变,GDP的高增长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维持。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增长了40多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牺牲环境的代价支撑了CDP翻两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