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严重暴力犯罪案件通常具有犯罪的预谋性、发案的突然性,危害的连续性和拒捕的凶残性特点,且不确定的因素增多,对参与处置行动的人民警察构成巨大的威胁。人民警察在处置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行动时,往往由于情况未明、准备仓促,过分轻敌、心存侥幸等导致较大伤亡。因此,我们在处置严重暴力犯罪案件行动时,必须吸取近年来处置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时种种血的教训,紧紧围绕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根据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不同特点,立足于现有武器装备和当地的实际,多措并举,依法制止严重暴力犯罪,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努力提高公安机关处置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1991年至1993年10月,广州市共发生涉枪案件364宗(不含火药枪),破获141宗,缴获军用枪支、仿制军用枪支、小口径手枪共172支、手榴弹13枚、子弹近5000发。此外,破获爆炸案16宗(包括预谋爆炸案4宗)、劫持人质勒索案95宗,劫机劫车、劫船案886宗。严重暴力案件的案犯都是穷凶极恶的亡命徒,并且大多荷枪实弹,身藏杀伤力极大的枪支或炸药,对我威胁极大,稍一疏忽,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广州市在近两年与严重暴力犯罪的斗争中,注意从思想上、战略上、战术上不断提高对付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斗争水平,从不适应逐步转变到有  相似文献   

3.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立法者确立无限防卫权的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同暴力犯罪作斗争,扼制严重刑事犯罪,稳定社会治安,有效保护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处理正当防卫案件,鼓励公民勇于同犯罪作斗争一个时期以来,有的同志由于对正当防卫的理解不够全面,在处理这一类案件中,把一些本来是属于正当防卫的合法行为,错误地定为防卫过当;甚至把个别见义勇为的英雄,错误地定为“罪犯”,处以刑罚,这不能不严重地影响群众同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在个别地方,还出现了好人不敢大胆管坏人的不正常的情况。这是不利于鼓励公民行使正当防卫权利,积极同犯罪作斗争,维护和搞好社会治安的。有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从它的案情和  相似文献   

5.
新刑法第20条规定了正当防卫.它把正当防卫分为一般的正当防卫和特殊的正当防卫.特殊的正当防卫也称无过当防卫.规定无过当防卫,对于保证正当防卫立法的科学性,鼓励广大公民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作斗争,具有重大意义.一、规定无过当防卫的必要性1.1979年刑法对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规定得过于宠统,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和一般的不法侵害行为没有进行划分,立法上缺乏科学性.1979年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  相似文献   

6.
美国涉枪暴力案件现状美国暴力犯罪突出,居世界之首。犯罪分子持枪杀人、强奸、抢劫、伤害案件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据1994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的犯罪记录披露:美国每17秒钟就发生一起暴力犯罪,其中,每23秒钟发生一起凶杀案件,每5分钟发生一起暴力强奸案件,每5秒钟发生一起抢劫案件,每28秒钟发生一起严重伤害案件。美国平均一年发生持枪杀人案件约有1.35万起,作案时,大部分犯罪分子使用的都是手枪。其它涉枪暴力犯罪(如持枪强奸、抢劫、严重伤害)一年约有100万起。每年每1000人中(12岁以上)就有4.5人持枪犯罪,在全部的杀人案件中有56%的案件是涉枪杀人案件;每8起非致命性暴力犯罪中(如强奸、抢劫、严重伤害)就有1起是涉枪案件;每年约有2.1万人因枪受害;美国平均每年约有1.2万  相似文献   

7.
1994年农历正月初六(2月15日)13时许,正当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庆之中,吉林省长春市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一名歹徒手持"五·四"式手枪,闯入二道河子区滨河新村东104栋居民住宅楼504室,开枪狂射,当场打死5人,打伤3人,后抢劫、纵火,逃离现场。此案在省、市领导的亲自指挥下,在省厅、市局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二道河子分局、市局刑警大队和全市公安干警的艰苦攻坚,仅用10余个小时即胜利告破。案犯高广奎(男,33岁,牡丹江市木材加工厂停薪工人,1980年因伤害罪被判刑4年)已捕获归案,同时缴获"五·四"式手枪1支,弹夹3个,子弹33发。  相似文献   

8.
陈明 《法制与社会》2011,(16):251-251
据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8(2010)》显示,截至2009年10月,我国杀人、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也在2009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并预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发案率还会出现增长。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环境,武警部队加强对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研究对于更好的履行职责全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昆山市公安局充分发挥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优势,坚持同刑事犯罪作斗争,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取得显著成效。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现已建十指档案库28000份,现场指纹库2800份。指纹自识别系统直接查破案件109起,认定犯罪嫌疑分子80名,带破各类案件550余起。为太仓、江阴等地查档破获案件10起,赴上海、常州等地查破案件9起。工作中,重点抓了以下3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李雁  王璐 《政府法制》2013,(29):57-57
孟县公安局深入推进“民生警务、亲民公安”建设以来,刑侦大队结合工作实际,将多破案、多追逃作为践行“民生警务”理念的有效载体,从侦破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犯罪案件入手。增进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1.
1995年2月17日,黑龙江省鹤岗市公安局通过侦破"95.1.28"特大严重暴力案件,打掉了一个以孙海波为首的隐藏长达四年之久、作案7起,杀死杀伤我公安干警、经警、保卫干部11人,抢劫手枪3支,杀死杀伤无辜群众4人,抢劫人民币18万元的特大武装暴力犯罪团伙。为社会治安消除了一大隐患。孙海波犯罪团伙的出现,标志着刑事犯罪活动的升级。孙海波犯罪团伙的犯罪过程,从多个侧面集中地反映了当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其手段之狡猾,设计之周密都是前所未有的,某些方面也是我们所不曾想到的。分析、研究这个团伙作案过程和规律特点,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当前的刑事犯罪活动,研究改进我们的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无过当防卫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新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利益,有利于鼓励公民见义勇为,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相似文献   

13.
新闻背景1999年2月25日晚,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公安分局公安干警,奉命前往广安市武胜县烈面镇办理一桩假烟案时,遭到当地一伙不法分子的疯狂围攻、殴打、辱骂、挟持。为首的10多名不法分子煽动300多名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殴打、辱骂、挟持外地前来打假的公安干警,疯狂抢夺公安干警手中的法律文书  相似文献   

14.
纵观几年来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临场处置的精彩战例,总结多起侦破严重暴力案件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临场处置的关键在于组织指挥。组织指挥就是指挥机关根据任务、警力、装备、当前的严重暴力案件犯罪现场形势所进行的警力部署和行动计划。只有正确的组织指挥,准确的分析判断和行动部署,才能有临场处置的正确的战术手段和方法;只有正确的组织指挥,严密的组织分工统筹安排,才能使“多头部队”形成整体,各参战力量联合作战、密切配合,发挥整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由于阶级斗争情况的变化,在刑事犯罪案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犯罪类型,即犯罪团伙。其中,以流氓犯罪团伙的数量最多,危害最大。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流氓犯罪团伙,对于加深同它作斗争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处理这类案件,严惩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争取社会治  相似文献   

16.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立法者确立无限防卫权的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同暴力犯罪作斗争,遏制严重刑事犯罪,稳定社会治安,有效保护合法权益。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怎样认定和处理无限防卫,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否则将不可避免地损害不法侵害者应有的合法权益,从而导致无限防m啪9滥用。(-)正确…  相似文献   

17.
特殊防卫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1997年修订的现行刑法典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由此开创了我国特殊防卫权刑事立法化之先河。对于我国现行刑法关于特殊防卫权立法化的做法,人们褒贬不一。大多数人认为,特殊防卫权在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的确立,为公民同正在进行的某些特定暴力犯罪作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它比一般的正当防卫行为更能有效地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利益,其作用是显著的。①但也有相当一部…  相似文献   

18.
暴力犯罪案件中出现案件事实认定错误或法律适用错误,就构成了暴力犯罪刑事错案。通过对137件暴力犯罪刑事错案进行研究可知,刑事错案普遍系疑罪从有的产物,且多错于事实认定而非适用法律。其中,虚假口供、虚假的证人证言、虚假的被害人陈述和虚假的鉴定结论都容易诱发刑事错案。  相似文献   

19.
<正> 盗窃案件发案率高,居各类刑事案件之首。加强同盗窃犯罪活动的斗争,是刑事审判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任务。为了更有效地同盗窃犯罪作斗争,笔者就当前盗窃案件量刑中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一、对共同盗窃的犯罪  相似文献   

20.
暴力犯罪是对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犯罪类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的暴力犯罪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对影响暴力犯罪相关因素的分析,本文作者预测上海市近期暴力犯罪案件仍将增长,远期可能形成高位平台,而暴力犯罪的类型、作案手段与方法等将呈现多样化.为此,必须有效控制贫富差距,保持社会协调、全面发展,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强化警察在打击和控制暴力犯罪中的职能作用,研究制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刑事政策,做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