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1年10月,中共湘赣省委正式成立,王首道任书记。1932年11月间,全省第二次党代会又选举产生第二届省委,王首道再次任书记。但是,相隔不到3个月,中共苏区中央局于1933年2月10日作出  相似文献   

2.
1927年,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革命先驱领导了震惊周围数省的弋横起义,为建立赣东北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1931年初,中共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在横峰葛源镇成立。1932年底,经中央批准,赣东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改名为闽浙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中共徽州工委(后改为皖南特委)及其所属组织划归闽浙赣省委领导。从而构成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纵横约50个  相似文献   

3.
1931年8月,年仅06岁的胡耀邦,担任了湘赣省儿童局(设在江西永新)的领导工作。当时湘赣省辖永新、莲花等20余县,地域宽广,且有不少游击区。胡耀邦在调查中发现湘赣省有一半学龄儿童失学,立即向中共湘赣省委和少共湘赣省委作了专门汇报,提出“让每个学龄儿童都上学去”的口号。为了落实这一计划,他主编了省儿童局机关报《红孩儿报》“关心儿童上学”专期,用民歌、议论、对话、图画等多种形式宣传儿童上学。他还在1932年9月15日出版的少共省委机关刊《列宁青年》第14期上发表文章——《目前团在儿童运动中的一件中  相似文献   

4.
孙克骥,1917年出生于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这位开国老将军的故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闽北革命的中心地区.闽浙赣苏区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闽赣省委、中共闽浙赣特委、中共福建省委、新四军三支队崇安留守处等4个省级机关驻地。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闽北地委和闽北游击纵队活动的重点地带。  相似文献   

5.
许集美同志按照省委的要求,牵头组织中共闽浙赣边区在福建的老同志开展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活动,搞得隆重、热烈、得体,这是他在晚年生活中,为坚持信念、增进团结、建设海西而作出的又一次不懈努力,也是他和联络组的同志们献给边区老同志的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苑》2007,(9):F0003-F0003
1927年9月9日.修水中中共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依送别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及所属第一团。此后,修水党组织和人民在中共江西省委、湘鄂赣特委、湘鄂赣特区委、湘鄂赣省委和省苏的领导下,发扬秋收起义革命精神,开展创建、发展、巩固苏区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7.
7月1日,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县委在莆田县大洋乡举行“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重建落成暨纪念碑揭幕典礼。曾在闽中战斗过的黄明、苏华、饶云山、祝增华、陈振亮、林振夏、康金树、蔡光周等50多位老同志,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民政厅、老区办、莆田市党政干部和大洋乡数百人参加了这一庆典活动。闽中支队司令部是1949年2月中共闽中地委根据闽浙赣省委决定成立的。至1949年8月,支队下属1  相似文献   

8.
1948年11月21日,根据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经闽浙赣省委批准,中共浙南特委改为中共浙南地委,我担任地委常委、组织部长.25日,经闽浙赣省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浙南游击纵队正式宣告成立,龙跃为纵队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我担任纵队副司令员.  相似文献   

9.
由福建省档案馆和中共福建省委党史征委会闽浙赣办公室编的《闽浙赣党史文件资料选编》上、下集,列入福建档案史料丛书,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系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九年六月间中共福建省委、闽浙赣区党委、中共闽浙赣省委  相似文献   

10.
廖桂洲 《广东党史》2001,(5):53-53,56
广东省北江公学(以下简称“北江公学”)是解放初期,根据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粤赣湘边区党委“培养革命干部,接管城市政权”的指示精神,由中共北江地委创办的一所革命干部学校。  相似文献   

11.
中共湘赣省委及其领导的经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共湘赣省委是在国民党反动派准备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的重兵压境之际,为了尽快动员、领导群众克服一切困难,积极配合红一方面军粉碎敌人的“围剿”,统一和加强湘东和赣西等地党的领导而成立的。湘赣省委领导的经济建设,有力地打破了敌人的封锁,支援了革命战争,改善了群众生活,巩固了红色政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配合全国解放战争,1946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古(田)瓯(建瓯)地区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省党代会。会议总结了抗战以来福建九年斗争的经验、教训。并根据中央的指示和斗争形势的需要.将中共福建省委改为中共闽浙赣区党委(1947年11月改为中共闽浙赣省委)。会议期间,接到中央《对福建行动游击战争方针的指示》,制定了《闽浙赣区党委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并部署了各地区爱国游击战争工作。  相似文献   

13.
《福建党史月刊》2012,(22):14-14
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纪念碑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村尾村老年协会对面。 1948年1月,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由福建省闽侯县尚干迁到南平县凤山镇(现延平区南山镇)的东门村。此后,又先后在该镇的下明洋、上明洋、岩溪、杜嵩岭、坑口、桃坪、上溪(现为延平区夏道镇澄源村的一个自然村)等村驻扎过。在此期间,  相似文献   

14.
中共皖浙赣省委诞生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从1936年4月在江西婺源鄣公山村成立,到1938年春省委书记关英遇难,一年多的时间里,皖浙赣省委在敌强我弱、艰难困苦的恶劣条件下,为三省边境游击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皖浙赣省委成立的背景1934年11月,赣东北的红十军主力奉中革军委的命令,与北上抗日先遣队合编为红十军团,离开赣东北基本苏区.此后,敌人对该苏区进行大规模“清剿”.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共闽浙赣省委领导坚守苏区的部队转入游击战争,省委成员分散活动,群众采取两面政策.省委机关和关英、余金德、滕国荣、邹秀峰等以德兴为中心,活动在德兴、婺源、乐平、浮梁一带;唐在刚、邹琦等率一个独立团活动在葛源、篁村、搓源坞一带.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中共湘赣省委是在国民党反动派准备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的重兵压境之际,为了尽快动员、领导群众克服一切困难,积极配合红一方面军粉碎敌人的"围剿",统一和加强湘东和赣西等地党的领导而成立的.湘赣省委领导的经济建设,有力地打破了敌人的封锁,支援了革命战争,改善了群众生活,巩固了红色政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央书记处、中革军委指令红六军团撤出湘赣革命根据地,由任弼时、肖克、王震组成军政委员会率军西征。中央还决定中共湘赣省  相似文献   

17.
1947年 4月9 日,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后改称闽浙赣省委)在古田县澄洋村成功地发动了一次武装暴动,建立了闽浙赣游击纵队。这就是福建游击战争史上较有名的澄洋暴动。 澄洋暴动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抗日战争胜利  相似文献   

18.
黄道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历任赣东北省委组织部长,闽北特委书记,闽赣省委书记等职。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江西省委书记。1939年5月23日遇害于铅山河口。抗战初期他作为中共在江西的负责代表,同时主持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的任务,在协助政府抗战动员,参加保卫大江西的工作,调停抗战内部的党派关系的功绩,仍为人们所怀念。  相似文献   

19.
黄道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历任赣东北省委组织部长.闽北特委书记.闽赣省委书记等职.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江西省委书记.1939年5月23日遇害于铅山河口.抗战初期他作为中共在江西的负责代表,同时主持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的任务,在协助政府抗战动员,参加保卫大江西的工作,调停抗战内部的党派关系的功绩,仍为人们所怀念.  相似文献   

20.
金秋好时节,夕阳格外红。2007年11月7日,天气凉爽,艳阳高照,在省委党校大礼堂二楼会议室举行的中共闽浙赣省委直属英华高商支部成立60周年纪念会暨为苏华大姐百岁华诞的祝寿活动.在一片祥和欢乐并富有时代激情的氛围中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