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九九三年十月五日,中国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中国发展和拥有少量的核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自一九六四年中国拥有核武器之日起,就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相似文献   

2.
中国完全理解哈萨克斯坦希望得到安全保证的要求。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无条件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这一原则立场适用于哈萨克斯坦。中国政府呼吁所有核国家作出同样的保证,以增进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所有无核武器国家的安全。中国恪守1992年1月中哈建交联合公报、1992年2月中哈联合公报、1993年10月  相似文献   

3.
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建立无核武器世界,是中国的一贯主张,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然而现实与无核世界这一理想境界相距甚远.当今世界尚不完全具备实现无核武器化的条件,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威胁形势严峻,超级核大国对"核威慑"的倚重仍是建立无核世界面临的主要障碍.未来走向无核世界的前提是加强大国间的合作与协调,而有核国家承诺"无条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及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并建立相应约束机制,则是实现无核世界路线图中的第一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要因势利导,为实现无核世界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4.
1964年中国大陆成功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后,台湾试图秘密研制核武器以改变现状。对此,美国一方面通过和平使用核能与台湾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则限制其不得从事浓缩铀的提炼以及核废料的后处理。然而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并未严格约束台湾研制核武器,导致台湾不断违背承诺。  相似文献   

5.
《时事报告》2006,(2):7-7
新闻事实:9月19日,经过两个阶段长达20天的艰苦谈判,第四轮六方会谈终于闭幕,各方一致同意通过六方会谈启动以来的首份共同声明,就朝核问题达成六项共识。在当天发表的共同声明中,朝鲜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下。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  相似文献   

6.
有记者问:中国在巴黎举行的五大国中东军控会议上将采取什么立场?答: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化学武器及生物武器这些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支持建立中东无核武器区和无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区。中东是一个形势长期紧张的热点地区。中国支持在该地区实现较低军备水平基础上的稳定,这无疑需要该地区和区域外部国家的共同努力,制止大量武器流入中东。为此,首先并且主要的是要由那些向这一地区大量出口武器的国家采取负责的态度和认真的自我  相似文献   

7.
韩旭东 《时事报告》2010,(2):104-105
自奥巴马提出“无核世界”倡议以来,人们开始对核武器的战略威慑作用有了新的思考。美国承诺“不首先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以及美俄就进一步削减核武器达成新约后,核武器已经限于少数国家之间的较量与威慑。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常规武器已经成为真正的威慑。常规武器的竞争将趋于激烈。  相似文献   

8.
有记者问:据报道,伊拉克被发现有研制核武器的活动。中国是否与伊拉克有核合作?答:中国与伊拉克没有任何核合作,也没有向伊拉克转让任何核材料、技术或设备。据外电报道,是一些西方国家的公司向伊拉克提供了有关技术、设备和材料。  相似文献   

9.
<正> 朝核六方会谈第二轮会谈已经结束,但核问题作为世界性问题正在引起各方的密切关注。核武器的“潘多拉”之盒打开了60年,至今人们还找不到办法将它合上。核扩散反扩散目前世界只有美、俄、英、法、中五个国家合法地拥有核武器,他们的核武库里的核武器可能不少。但这也许还不是危险所在,真正的危险在于,现在有些人能在某些地方引爆核武器,其危险性比从1962年让冷战世界倒吸一口凉气的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大。拥有核武器“雄心壮志”正在蔓延,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  相似文献   

12.
日前,广西南宁市公安局5000余名警力在市内“三会一节”各主要活动场所悄然展开了大规模演练行动。这是南宁为确保盛会万无一失,充分检验南宁承办大型国际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水平的一次大演练。为了不扰民,演练在不闪警灯、不鸣警笛的情况下进行。(据《法治快报》)曾记得看过一个报道,说举办奥运会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坚决做到不扰民,各国在申办奥运会的时候,都会对此做出自己的承诺。从这个承诺中,我们可以看出:不扰民是法治的表现,是人性化的政策,更是关心民生的细节。任何一个社会的进步,笔者认为都是源于不扰民这样优良的亲民作风,关心…  相似文献   

13.
姜春良 《中国减灾》2012,(13):14-16
核问题是事关人类安全的重大问题。核具有很强的放射性,若使用不当,可能会摧毁生命和破坏环境。无论民用或军用,都影响着国家形象和国际经济政治的全局性。核武器和核能的使用也具有神秘性,公众不易了解。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国际核安全形式和核武器的管理。国际核安全形势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将两颗原子弹投到日本广岛和长崎。此后世界虽再也没有使用过原子弹,但是核武器的发展却日益迅猛。  相似文献   

14.
两岸要闻     
李肇星大使强调美方应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和有关承诺 2月23日,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在华盛顿与60多位美国国会议员助手进行座谈时说,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坚持的重大原则。我们坚决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出售或转让所谓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相关系统,坚决反对《加强台湾安全法》法  相似文献   

15.
核问题是事关人类安全的重大问题。核具有很强的放射性,若使用不当,可能会摧毁生命和破坏环境。无论民用或军用,都影响着国家形象和国际经济政治的全局性。核武器和核能的使用也具有神秘性,公众不易了解。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国际核安全形式和核武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9,(34)
正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定"四个自信",从内心深处敬畏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自觉对标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确保不出偏差。  相似文献   

17.
防止核武器扩散机制已经形成了一个从全球层面到地区层面的庞大体系,随着国际核扩散形势的变化,国际防扩散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深入,它在防止核武器扩散、保障国际安全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全球战略稳定失衡后,全球安全转向地区安全,核武器扩散的形势越来越复杂,防止核武器扩散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于当前的核扩散形势,我们应当从防扩散机制的缺陷入手,对防止核武器扩散机制的出路做认真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10月20日下午,省政协副主席吴瑞林带领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部分委员赴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并进行座谈讨论。委员们对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委员们认为,食品药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视这项工作始终要有"枕戈待旦"的思想准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心存侥幸心理,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高度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19.
1963年,当时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只有美、苏、英、法四国,而此时,年轻的新中国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核武器发展计划,这令美国人坐立不安,美国国务院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制定一个使用常规武器打击中国核设施的应急计划。12月14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研究结果称,对中国进行轰炸是可行的,但是如果采取这样的进攻行动,最好使用核武器。于是,对付中国的重任交给了中央情报局。当时中情局预测,中国一年之内没有足够的核原料进行核试验,首次核试验最早要到1964年年底才能准备好。为此,约翰逊总统的外交政策班子于1964年提出,“秘密行动…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只是作为人民的代表,受人民委托掌握和行使权力。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信念上的坚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