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网络民意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民意表达方式,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重视网民诉求,关注网络民意,集中网民智慧,已成为新形势下改进执政方式、发展民主政治的新需求。政协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与网民沟通的重要平台,网络问政日益兴起。网络问政给领导干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网络问政能力是创新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要学会用网络提高工作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媒体的包围,领导干部必须学会用网络提高自己的工作品质,这是当下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体现了网民诉求和治国理念、民主进步与多元价值呈现的有机结合。为此,领导干部应研究和使用网络,将其作为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载体:一是把网络作为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二是用好基于网络的三个舆论场;三是学会用网络说话和写文章。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思想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活跃,舆情、民意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和执政资源。掌握舆情,凝聚民意、引导民意、运用民意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手段。舆情信息工作要按照“围绕大局、关注大事、把握大势”的要求,着力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快速反应的能力、准确报送的能力:着力增强关系全局的社会舆情的反映速度、重大舆情的分析深度、相关对策建议的实用程度。  相似文献   

5.
《协商论坛》2011,(5):23-23
案由:网络问政是2010年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特征,眼下,“网络问政”已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新平台。河南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网友的关注和关心,政府领导可以通过网络和广大网友进行交流沟通,听取网友诤言、良策,坚持问政于网、问计于民,提高执政能力。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化解民怨、疑心聚力,共商河南发展大计,是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因此,政府要与时俱进重视网络民意。  相似文献   

6.
黄祥谋 《前沿》2011,(8):29-32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视民意是我党执政的一贯作风,在网络大发展的今天,把握网络民意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新课题,为此,党员干部要不断转变管理方式;重视网络监管;重视网络民意引导;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网络。  相似文献   

7.
胡国强 《公民导刊》2007,(11):35-37
当前。网络给民意提供了新的言说环境和表达渠道,不同的声音在网络空间交流、冲撞和激荡。并改变着传统政治生态。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民意。如何吸纳、整合网络民意无疑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建军  黄伟清 《群众》2012,(7):66-67
互联网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渠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舆论场。微博更是一个集信息、观点和民意为一身的舆论平台,成为百姓参政议政的重要工具。能否善于运用互联网平台,已成为考验各地区、各部门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1,(4):90-90
张继梅在《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5期撰文认为,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网络问政对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思路、方式带来了重大挑战。领导干部迫切需要更新观念,直面民意,创新执政方式,完善网络问政的相关制度和机制,努力提高自己的网络问政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民意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只有把网络民意与政府公共决策有机结合并真正实现二者的平衡,才能最终实现人民和政府的和谐,实现社会和谐。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网络媒体、网民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应正确履行职责在网络民意正在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在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应做到:(一)政府应对网络民意有一个客观辩证的认识。既不能对其放任自流不加任何约束,也不能只看到它的弊端而因噎废食。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记者 《群众》2015,(3):72-73
<正>今天,从政府到民间,人们都强烈地感受到了网络舆论的冲击。互联网已成为百姓讨论公共事务、表达意见、进行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平台。中国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网络民意"在中国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政府在对待网络民意观念上也正在出现一种转变:从防范到疏导,再到良性互动。源起:让网民成为发现线索的"电子眼"2014年5月,为提升职务犯罪案件的办案质效,洪泽县人民检察  相似文献   

12.
网络民意影响政治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网络给民意提供了新的言说环境和表达渠道,不同的声音在网络空间交流、冲撞和激荡,并改变着传统政治生态。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民意,如何吸纳、整合网络民意无疑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坛》2009,(2):43-43
胡国强、林龙在《学习时报》2008年12月15日第466期撰文认为,“对话网民”是对畅通民意的沟通渠道进行的有效实践。作为民意机关,人大的各项工作必须处处体现“民意”,对于网络这个民意集中地,自然不能忽视,并且应该在网络对话中和网络互动中做出表率。虽然现有各地人大及人大代表在加强网络对话和互动沟通上,开始了不少的探索,但许多工作还仅停留在形式上,鲜有实质性突破。因此,如何进一步激活人大与网民的对话机制,如何回应网民的声音,如何使沟通制度化、规范化,这些都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成为一个开放的多元平台,包括信息发布平台、信息交互平台、信息利用平台和信息交易平台。网络在上达民意、公开诉求、舆论监督、参政议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重要。网络已成为作为社会公众一部分的网民群体最为直观、便捷、互动、顺畅的参政议政平台。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国目前已拥有网民2.9亿人.凭借强大的搜索功能和无限虚拟的空间,网络正成为人人得以共享的信息平台,成为广大网民表民情、畅民意、集民智的舆论场所.  相似文献   

16.
剌啸媛 《传承》2012,(12):94-95
网络民意成为新时期大众表达意愿的重要渠道,而"微博"作为网络应用中的佼佼者,由于其发布信息门槛低、简单易操作和即时性的特点备受广大网民关注。"微博问政"更是成为时下流行的表达民意的直接平台,自媒体时代的行政官员和广大网民的伦理道德问题逐步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李安宁 《前沿》2011,(14):43-45
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强势崛起的网络民意,彰显网络时代民意表达方式的巨大变革,成为影响当前社会舆论的一种重要力量。本文以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为视角,探讨了新时期领导干部应对网络民意的六种能力,旨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网水平",助推党和政府网络执政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论互联网发展态势与党的网络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政治生态,给党的执政环境和传统的执政逻辑带来了新的变化,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互联网已经成为党获取执政优质资源的新渠道,密切联系群众的新途径和拓展执政现代化的新平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该随着网络政治发展,把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引入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运用互联网加强党的执政现代化建设,探索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在网络社会的进程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9.
陈一潮  刘云山 《前沿》2007,22(6):10-12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执政活动,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现实途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立足于人大的民主程序和机制进入国家政权组织并掌控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权是党民主执政的前提条件;切实保障和落实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职能、确保行政及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来贯彻执政主张和意图是党民主执政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选举制度、提高人大代表素质以及实现人大代表结构的合理化促使人大代表更好地代表民意、向人民负责以及保证人大的民意机关性质是党民主执政的基本保证;积极稳妥地发展党内民主是党民主执政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对现实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民意已成为党委和政府了解民生民情、汇聚民意民智的重要途径。我们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应适应网络时代的新要求,正确把握网络民意的积极作用,更好地落实广大人民群众在干部选任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这也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