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论"监督"语境下的检察权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概念上讲,法律监督权不像立法权、行政权或审判权那样具有超越权力结构模式意义上的明确内涵.检察机关作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法律监督职能,但"专门"不代表"全部".从权力监督的视角分析,一级权力机关的监督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构成网状监督体系的中轴,其中权力机关位于中轴的顶端,生成二级子权力,并监督其具体运行,检察机关构成监督中轴的主体.具体承担着普遍和经常性的监督职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主要是依靠诉讼的手段实现对权力的制约.不同于其他监督主体,检察机关的"专门"监督权能体现在各项职能均具有法律监督性质.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或者控制机制应该表现出一种张力,这种张力的底线就是职能推进规律.  相似文献   

2.
王康 《法制与社会》2013,(14):138+145
法律监督权作为检察机关一项重要权力,旨在监督司法、执法环节中的违法犯罪现象,最终保证法律得到严格贯彻执行。但是监督的单向思维导致监督权缺乏权力制约机制,因此也增加了其被滥用的可能。本文认为法律监督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对监督权本质的正确认知。  相似文献   

3.
论司法公正语境下法律监督的生成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监督是对侦查、审判的一种对抗性制约,当权力运行处于平衡状态时,司法公正也就得以实现.根据宪政权力平衡规律,强化法律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必须秉持“权力制衡”理念,合理配置各项司法权限,使法律监督与侦查、审判之间在立法上形成一种静态的制度平衡,同时,检察机关要以能动司法为基础,在权力平衡运动中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这既是检察机关的重要使命,也是检察机关的宪法责任.  相似文献   

4.
人民检察院开展监所检察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权力,但也受到法律的制约,不能滥用监督权。检察机关必须准确把握监所检察监督权的定位,一方面要敢于依法监督,发挥监督效力,达到监督的主动性、预防性、实效性;另一方面要依法善于监督,明确与监管机关的分工协作,做到监督而不越位、支持而不取代、协助而不包办,在工作中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司法和执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侦查权由人民检察院行使是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尽管有不少理论界人士认为该权力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存在矛盾但是这一权力正是法律监督的深层次表现。不否认检察机关在行使这一权力时由于立法、执法及司法环境的影响的确存在许多缺陷,这些缺陷归根到底是与执法水平不高有关,更突出的是监督力度不够,因此构建一套完整的职务犯罪侦查监督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法律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监督体系是一个对权力进行多角度监督制约的有机统一体。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依法对法律的执行和适用情况进行的有法定效力的监察、督促工作,其本质属性是权力制约。检察机关的宪政地位决定了法律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具有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在监督体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民事执行中目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检察监督。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实行法律监督符合权力制约理论,具有正当性,也符合我国法律规定及精神。  相似文献   

8.
陈锋  邓洪涛 《法制与社会》2012,(18):147+151
法律监督提出伊始,即被用来指称社会主义检察机关和检察制度的特征与属性。其实法律监督也是各种检察制度下检察权和检察职能的本质属性。法律监督的本质特征是对一国其他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以保证权力在法制的轨道上公正运行,其主要使命是监督制约权力,而非监督普通公民的遵法守法活动。  相似文献   

9.
厉志海 《法治研究》2012,(4):112-118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都是现代民主政治架构中重要的国家权力监督方式。本文就人大视角下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法定职责进行了梳理论证,将近年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就人大视角下如何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进行了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具有特殊理由,因为我国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自身面临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检察机关权力运行现状说明检察机关需要加强自身监督;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具有特殊优势.双向制约机制作为加强内部监督制约的机制体现了监督的全面性、程序的精密性和监督的有效性.尽管如此,对检察机关内部双向制约机制的...  相似文献   

11.
强化诉讼监督权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诉讼监督权是检察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种程序性权力。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 ,依法行使诉讼监督权与行使公诉权和侦查权同等重要和必要。然而 ,从目前实践看 ,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权缺乏应有的权威和独立性 ,缺乏科学的运行机制和强制性的手段 ,作用范围狭窄 ,监督效率不佳 ,存在严重弱化的表现。这种现象的存在 ,直接影响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 ,同时也不利于检察权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因此 ,客观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诉讼监督权的对策 ,在现阶段显得尤为必要。一、诉讼…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集聚侦查、逮捕审查、检控追诉、法律监督等权贵于一身.庞大的权力主体,但却无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庞大的权力主体进行制约.检察机关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和法律的授权,监督司法机关的执法、司法活动,旨在保护人民权力和司法公正.但是监督机关没有被有效的监督,这不仅严重影响其监督职能的发挥,也使得监督机关一人坐大,影响司法公正.建构对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机制,注重已设机构的重组、改革来增强监督效能,节省司法资源且避免机构重叠,确保司法活动处于有效监督之下,保障司法公正严明,维护司法活动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是公诉 ,检察权在本质上主要表现为公诉权 ,以公诉权为基本内容的检察权在本质属性和终极意义上应属于行政权。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各项权力都是具体的诉讼程序性权力 ,与所谓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权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性。应该按照检察机关就是公诉机关的思路去改革司法制度 ,建立以公诉机关为核心、主导的审判前程序 ,同时改革现行的逮捕和其他侦查措施的审查批准制度。  相似文献   

14.
胡亮 《法制与社会》2012,(14):142-143
诉讼监督,是指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检察机关的基本职权之一。目前,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在诉讼监督工作中还存在诸多疑难问题和薄弱环节。影响了诉讼监督效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龙双喜  冯仁强 《法学》2004,(11):30-35
宪政建设的核心是以权力制约权力 ,其主要手段是通过权力分离实施相互制约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 ,以及检察权的发展过程 ,认为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民主宪政思想 ,我国未来检察权应当包括有限的 (职务犯罪 )侦查权、完整的 (刑事、民事、行政 )公诉权和完善的 (立案、侦查监督、不起诉、诉讼监督、刑罚执行 )监督权。检察权的特点是复合性、制衡性与程序性。法律监督权应当区分为政治意义上和法律意义上广狭不同的两种权力 ,其中狭义的法律监督权即诉讼监督权。所谓法律监督权与公诉权的冲突 ,实际是诉讼监督权与公诉权职能的冲突 ,表现为国家的法制统一与具体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 ,但又都统一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或长期利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具有自身的专门意义,而并非等同于所有检察职权或检察机关工作范围。法律监督是国家为实现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与控制而专门设立的一项职能。其意义在于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权力机关在司法活动中监督法律的适用、执行以及遵循情况,包括侦查监督、审判监督以及刑罚执行监督。而我国传统检察理论多年来习惯于对"法律监督职能"进行泛化和模糊认识,即将其理解为检察机关"对一切滥用国家权力行为的监督与追究"或"对犯罪的追诉",本文对此类观点进行了逐一地分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17.
徐正东  程琴  徐军 《法制与社会》2011,(8):125-125,133
当前,人民法院办理民事案件常以调解方式审结,民事调解业已成为人民法院普遍运用的处理民事争议的一种结案方式。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调解的监督制度缺失及其救济机制不完善,人民法院调解监督存在的法律缺陷日渐显现。大量民事案件缺乏监督,调解权力缺乏制约,这与司法公正、社会和谐不相协调,检察机关对民事调解案件的监督也面临着法律上和现实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行政权力检察监督的探索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我国行政法治与检察监督而言,一方面, 在行政领域相当程度上存在监督真空与监督不力现象; 另一方面,检察监督范围失之过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实现。确立检察机关对行政权力的法律监督,不仅是我国行政法治现实的诉求,而且具有理论基础与规范依据。在行政法治背景下,拓展检察监督范围、构建新的监督方式以及实现检察体制的发展已经成为难以回避的时代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司法改革是中国推进法治历程的重大举措,面对第三次司法改革,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对于检察机关的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检察权最根本的权力是公诉权,本文即以公诉权为研究起点,通过对公诉权的探讨,揭示出公诉权本质上是司法权,就此分析公诉权对审判权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合法性、合理性,指出目前公诉权对审判权进行制约和监督还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公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法律监督的外部关系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过程中与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的优化符合权力规制的统一目标,有利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发挥、各种监督制度合力的形成,以及消除司法中的隐形程序.从宏观而言,法律监督外部关系的优化,一要改革和完善党和人大对检察机关的领导,确保检察机关的相对独立;二要完善相关立法,确保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有章可循;三要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确保法律监督的良性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