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4,(3):30-31
为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增强社会防灾减灾意识,2013年12月,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举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具体承办了首届"中国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网络评选活动。综合网络投票情况和国家减灾委专家意见,评选出2013年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一、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灾害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地震造成196人死亡,大量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灾区交通、通信、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2.
资讯     
《中国减灾》2014,(3):58-61
正国家减灾委联络员会议在京召开2013年12月26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在京召开国家减灾委联络员会议。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胡晓春通报了2013年全国自然灾害灾情和减灾救灾工作情况,减灾委各成员单位研究讨论了《国家减灾委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见,并对推进下一阶段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建议。国家减灾委部分成员单位还就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进行了讨论,发展改革委信息化专家组副秘书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4,(2):30-31
为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增强社会防灾减灾意识。2013年12月.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举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具体承办了首届“中国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网络评选活动综合网络投票情况和国家减灾委专家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2,(7):59
2012年3月1日,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报了2011年全国自然灾害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研究了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要点,讨论了第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方案。会议由秦大河主任主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颙院士、郑功成教授,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庞陈敏,专家委秘书  相似文献   

5.
3月25日,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主持召开国家减灾委全体会议。会上,民政部代表国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汇报了2013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和2014年工作安排建议。本刊特进行节选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是自然灾害高发频发的国家,尤其是近几年来重特大自然灾害接连发生,严重气象、地震以及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等灾害多发频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表明了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决心。近日,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秦大河。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14,(3):36-37
2013年,在国家减灾委员会领导下,在全体委员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围绕减灾救灾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13年4月10日,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2012年工作和研究2013年工作要点,第四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方案,专家委委员、专家和秘书处人员调整方案等事宜。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减灾委主任回良玉在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主持召开国家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总结十一五期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分析当前自然灾害形势,安排部署十二五及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4,(2):34-35
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地震、台风、干旱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给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按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派出应急工作组协助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紧紧围绕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4,(3):34-35
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地震、台风、干旱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给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按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派出应急工作组协助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紧紧围绕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确保灾后救灾资金和物资及时到位。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我国遭受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为及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始终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重新修订《民政部救灾应急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切实保证了2009年自然灾害救  相似文献   

12.
"防灾减灾文化不过是人类在防灾减灾活动中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位梦华认为,"防灾减灾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民众缺乏防灾减灾知识2008年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痛,还有大灾之后的思想洗礼。位梦华说,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省岷县、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兰州、白银部分地区有震感。地震导致定西、陇南、甘南、临夏、天水5个市(州)、13个县、109个乡(镇)受灾。灾害发生后,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甘肃省启动省级地震灾害Ⅰ级响应、自然灾害救助Ⅱ级应急响应。国家减灾委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带领9个部委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的国务院工作组赶赴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4,(2):36-37
2013年,在国家减灾委员会领导下,在全体委员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围绕减灾救灾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5.
金晓霞 《中国减灾》2010,(11):25-26
"讲洪水讲自然灾害,就要注意引发灾害的原因,一定要注意气象条件带来的影响。"2010年10月13日,在"亚洲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研讨会"上,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说。  相似文献   

16.
正每次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灾害损失到底有多大?灾害损失如何进行统计和评估?这些都是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摆在各级民政救灾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四川省在短短5年时间内,历经了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2013年的"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害。两次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的领导下,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和评估  相似文献   

17.
孟天明 《中国民政》2012,(10):49-49
根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和贵州省综合减灾规划(2007—2015年)及省减灾委、省民政厅防灾减灾工作安排,毕节市采取示范引路、任务分解、重点先建的办法于2009年到2012年间,在自然灾害隐患较重的村(居)率先创建了42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其中11个获国家减灾委、民政部认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是值得所有民政救灾人铭记的一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距离汶川地震6年,距离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4年,距离芦山地震1年。2014年6月17日,由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制定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统计制度》正式印发执行。这一制度规范了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内容与指标,为国家和地方编制灾区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也标志着  相似文献   

19.
俞远汉 《中国减灾》2012,(5X):56-56
<正>今年是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成立十周年,1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把"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改为"国家减灾委",并成立"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指定民政部牵头承担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的具体职能和发挥协调作用。随后多个地方各级政府也成立了减灾委和办公机构,逐步构筑起了开启中国特色防灾减灾事业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08,(2):39-41
1月21日16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对湖北紧急启动国家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