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选贤任能的思想是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的重要内容,他在1982年指出:“精简是一场革命,选贤任能也是一场革命”。如何理解这一著名论断,笔者这里不揣浅见,谈一点学习体会,希望能对改革和完善我国干部任用制度有所裨益。一、这一论断是对我国两千多年来“吏治”历史的深刻总结,阐明了吏治工作的要义。在我国历史上,自古以来就有重贤任能的传统。尤其是对开明、欲有所作为的所谓“明主”而言,他们对贤能之士的渴求演义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周文王之于姜子牙、嬴政之于商鞅、刘备之于孔明、李世民之于魏征等。在奴隶社会、封建社…  相似文献   

2.
科教兴市,人才为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全社会树立人本思想和强烈的爱才、护才、用才意识,形成求贤若渴、爱才如金的浓厚氛围,真正依靠强大的人才智力,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我们现实的选择和必由之路。 选贤任能,关键在领导者。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企业家有很强的人才意识,有正确的人才观,是造就一支宏大的优秀人才队伍的前提和关键。古人说,“为政之本在于任贤”。邓小平指出:“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由此可见,推荐、培养、选拔人才和发挥好人才的作用,是一…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是非常重视人才问题的。他在思索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有关人才问题的一系列思想、方针和政策建议。邓小平人才理论鲜明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思想风格,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历史时期党的人才政策的理论基础,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怎样理解邓小平同志人才理论的地位和意义呢 ? 一、邓小平提出并强调人才问题的历史背景和实践背景   一是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复出到八十年代初。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生大转折的时期。“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反腐败思想略论刘原枫邓小平反腐败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反腐败思想是在他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生涯,尤其是在由他倡导和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其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六点: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抓”思想是...  相似文献   

5.
学习邓小平选人用人思想的体会李玉玺邓小平同志说:“考虑人的角度,也要深化,这也是一种改革,是思想上的改革,思想上的解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0页)就是说,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发现人才,用好干部。考虑人的角度如何深化呢?联系邓小平同志的有关思...  相似文献   

6.
选贤任能是领导干部提高用权质量的最重要体现周立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领导干部的最关键的职能是用人,最大的才能和智慧莫过于“选贤任能”。善于识别、任用和培养各类人才,是对现代领导干部的关键要求,对各级“一把手”尤为甚之,这是领导干部用权质量高低、优劣的最...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初探张健群薛村溪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知识分子问题。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仅就邓小...  相似文献   

8.
最近,国家计生委和中国人口学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人口理论座谈会。国务委员、国家计生委主任彭佩云同志在会上指出:“邓小平人口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人口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同志把人口问题放在国民...  相似文献   

9.
论“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理论化──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主张“讲求实际”。反对“革命空谈”,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重要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和“实...  相似文献   

10.
机构改革不仅是对体制的改革,而且也是人们观念的一场革命。作为政府行为主体———人的思想观念在政府机构改革这一根本性转变中,起关键作用。在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的同时,人们的观念也必须进行变革。正确的思想是实现观念转变的理论基础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而正确的思想又来源于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邓小平同志人才人事理论是我们在政府机构改革大潮中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的理论基础。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党政分开,第二步是权力下放,第三步是精简人员”。并深刻指出:“精简机构是一…  相似文献   

11.
《福建通讯》2002,(2):1-1
人才问题,是一个史论浩瀚的古老问题。先哲先贤曾给我们留下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等传世箴言,还给我们留下了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等千古美谈,纵观历史,得失治乱,盛衰兴亡,无不与能否选贤任能息息相关。虽然古今悬隔,形势各异,但是这个道理相同,启迪意义犹在。  相似文献   

12.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过程,联系20年的人才工作实际,我有个深刻的体会——邓小平同志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著名论断,是我们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武器,是指导人才工作的行动指南,是邓小平人才理论的一面旗帜。回眸湖北20年来的知识分子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基本上是经历了5个阶段,即5个发展过程。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邓小平同志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著名论断,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我体会到,邓小平同志在刚刚粉碎“四人帮”不久的时候,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在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第二次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又以敏锐眼光,从新技术革命的全新视角,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理论。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的特点及其理论意义李立秋,高光照坚持实事求是和在民主问题上的辩证统一观是邓小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的两个基本特点(一)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的精髓和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和我们党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是非典型化的方法。它是对毛泽东和我们党创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思想方法的继承和在新条件下的出色运用,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和我们党提出,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里,体现着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无论对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都应当注意区分“基本类型”与“非基本类型”,即“典型的”与“非典型的”两大类。作为“基本类型”或“典型的”社会形态,有原始社会…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在他的经济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问题是如何认识和把握其中的精髓,并用于指导今天的农村经济工作。 一、联系历史背景认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许多重要思想和观点是有其特殊针对性的。从已经发表的论著来看,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形成于 60年代初期,发展于 70年代中期到 80年代中期,在 80年代后期到 90年代初期达到新的境界。在三个相互联系的不同时期,其历史背景是有所不同的,“三农”思想的侧重点和普遍意义也是不同的。  …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不仅是邓小平新技术革命时代的最本质的概括,成为邓小平同志科技思想的精髓,更为重要的是在理论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突破,它的突破为理论界的研究注入了新鲜活力。那么如何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呢?  相似文献   

18.
在《论新科技革命与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一文中,笔者分析了邓小平科技思想发韧和发展的新科技革命背景,论述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及其意义。伴随着我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日益显示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我国跨世纪的“科教兴国”战略中,还是在“依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构建了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学习、领会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邓小平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明确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培养目标。还要求“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工。要使人们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就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当然…  相似文献   

20.
论邓小平的人才思想赵永焕人才问题,是《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尊重人才,使用人才是邓小平同志向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的一个重要政治嘱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应当注意领会和掌握这个极其宝贵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