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农村城镇化的关键之举是推动小城镇建设。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具有内在契合性。当前,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小城镇、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强化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发展现代乡村社会、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等,对促进农业、农民、农村的现代化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人的城镇化最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新兴小城镇文化建设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新兴小城镇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城镇化。从人的城镇化视角分析,目前小城镇文化建设还面临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后,传统城镇化模式存在缺陷等问题。搞好小城镇文化建设,应由片面追求城镇规模的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小城镇的文化建设和推进人的城镇化为中心,实施新兴小城镇文化发展战略,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小城镇,完善小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群众参与小城镇文化建设,真正使新兴小城镇成为以人为中心的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宜业之所,实现人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3.
农民奔小康,出路在何方?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战略问题.笔者认为,城镇化是农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还很不适应.我们应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4.
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抓住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全省农村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的大好机遇,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使镇建城区面积由07平方公里增至12平方公里,农村城镇化建设闯出新路,呈现一派勃勃生机。以改革为动力。在工作实践中,良田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战略和改革的方法发展小城镇,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改革户籍制度。为了降低农民进镇“门坎”,良田镇抓住本镇被列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农村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的有利机遇,在户籍管理制度上进行了创新和尝试: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民和…  相似文献   

5.
加快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问题。近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大中城市转移面临着许多困难,因而积极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何促进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回顾小城镇的发展历史,分析目前小城镇建设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现阶段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小城镇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徐广国 《奋斗》2010,(7):7-8
<正>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途径。牡丹江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积极抢抓机遇,以镜泊湖旅游名镇为龙头,集中力量抓好一批特色小城镇建设,着力提升城乡一体化、城镇化水平,有力促进了城乡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一、规划立镇,项目为本,高标准推进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灵魂,决定着小城镇的品位和生命力。在小城镇建设中,我们坚持规划先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3,(12)
综观我国30多年的城镇化历程,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和发展。广大欠发达农村地区正在或将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须寻找城镇化建设与实现农民利益之间的平衡点。为此,县域农村一方面要注重中心镇建设,另一方面城市要积极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而中心镇应建成"四化"协调发展、注重社会效益、引领现代农业和培育职业农民的小城镇。唯此,新型城镇化建设才有可能成为农民实现小康生活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农村城镇化与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农村城镇化与就业的相关概念出发,对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就业的发展状况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对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就业问题的若干路径。明确指出,坚持因地制宜的城镇化战略,使城镇化与农村就业有效的结合起来,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过剩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无论向大城市、小城镇转移还是就地转化都存在制约和困难。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沈红兵  张劲 《探索》2003,(2):109-111
本文对我国十多年来小城镇建设实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既指出了小城镇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又着重指出并分析了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作者认为,由于小城镇战略的实施效果远未达到预期目标,以小城镇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难以完成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重任,这需要我国政府调整过去的城市化战略,制定新的城市化战略,走规模城市化道路,使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城镇化建设问题我国目前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科学的认识和解决。首先是不能盲目进行城镇化建设。目前,许多地方在搞城镇化建设中采取一哄而上的方法,不考虑各种问题,这样造成人为的"围城"现象,使许多良田遭到破坏,农民失业。这种"围城"运动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实际上城镇化建设是一种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农村和城镇分离实际上是社会的一种分工的要求,因此必须从分工的角度来考虑城镇化的建设,这样就必须  相似文献   

13.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点 中央特别强调要推进城镇化,早在2000年就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是要让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推进城镇化偏重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忽视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二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比较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建设的美化,但没有为农民真正转为市民提供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14.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指出的:“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湘西州花垣县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应采取以科学规划作为城镇化的奠基工程、以特色经济作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促进小城镇与大中城市协调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称《建议》)把推进城镇化作为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建议》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设商贸旺镇,则是实现小城镇这一大战略的突破口。建设商贸旺镇是福州市为贯彻中央关于发展小城镇大战略而提出的重要决策,是拓展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富有…  相似文献   

17.
崔传义撰文指出,现实情况表明,在多元城镇化中,小城镇对农民转移就业和人口城镇化已经和正在作出突出的贡献,但围绕小城镇发展与农民转移就业,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要结合国情,把小城镇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小企业联系起来,充分估计它在农民转移就业和人口城镇化上的作用。2.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在产业、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城镇化快速推进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新农村建设"人的问题"更加突出;城镇化快速推进加速了农村土地的占用,新农村建设"地的问题"更加突出;城镇化快速推进加速了农村资金的"流失",新农村建设"钱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此,要求我们采取措施,消除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影响。一要通过留住农村人才、引进外部人才、提高农民素质,解决好"人的问题";二要围绕土地数量质量、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土地权益,处理好"地的问题";三要立足农村资金、信贷资金、财政资金,化解好"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相适应,我国大江南北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如火如荼,5万多个小城镇从根本上动摇和冲垮了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步伐,被誉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方兴未艾的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和必然趋势,对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田野 《实践》2003,(10):17-19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城镇建设规模过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虽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远未达到适度规模.据1994年国家体改委对中上等经济发展水平的60个小城镇调查统计,小城镇建成区平均规模为4.15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容纳常住人口4876人.另据第一次农村普查资料,全国建制镇镇区平均只有1221.1户,451 8.6人,镇区面积2.2平方公里.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