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化人口比率的提高,农村人口的减少,农村空心化问题将会愈演愈烈。本文通过对"空心村"概念和形成原因的剖析,提出"空心村有机重生"的概念,并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视角出发,解析新形势下新的土地制度政策为"空心村"有机重生带来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有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政策已明显不适合经济发展现状而暴露出许多问题,学界对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呼声不断。本文认为在农村宅基地流转方式上,可以试行在保持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按照"地随房走"的原则,允许宅基地进入市场流转。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改革不宜一步到位。其主要目的就是在解决目前农村存在的"空心村"等问题的同时,确保地产市场的稳定与农民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杜晶 《研究生法学》2007,22(2):70-79
人格权问题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民法学界探讨最热烈的问题之一,不仅仅是因为自上个世纪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人权运动的蓬勃发展,民法领域也因应发生了所谓的"人格正在向财产夺回桂冠"之现象;更因为我国民法典制定在即,使得许多潜伏在中国民法理论中关于人格权的困惑通通显露了出来。倘若不解释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就无法解决民法典中的具体制度设定问题,例如,人格权是不是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我国应否承认"一般人格权"、法人是否享有人格权等等。本文试图回答的正是上述困惑中"法人应否享有人格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杜宇 《中外法学》2006,(4):407-425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当下中国的刑法理论中,"类推禁止"无疑构成了一种常识。尽管在一般法学方法论上,类推之漏洞补充功能仍然得到普遍承认,但在刑事法领域,基于"法律保留原则"的顽强坚守,此项漏洞补充技术遭到了极为严酷的拒绝。这不仅是因为,类推在形式推理上十分可疑,无法获致完全可靠的逻辑结论;也不仅仅是因为,一旦承认类推,它就极有可能随时突破制定法的文字边界,从而使刑法的客观性、明确性及可预测性等诸多重要价值被彻底虚置;更为重要的是因为,类推从始至终都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死  相似文献   

5.
回望这60多年,我从未走过舒适安逸的路.首先是因为生活的时代环境,其次是个人性格所致.另外,则是因为我一直无法抛弃"幸福世界"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单位犯罪刑罚的适用与思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单位已经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但现行刑法中的各种刑罚种类、量刑情节和刑罚制度对单位犯罪如何适用?实践中所出现的许多刑种适用不合理,刑罚制度无法适用于单位的问题如何解决?需要我们加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是发展中国经济无法回避的根本性问题。依据宪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表述可知,目前国有企业产权主体为"全民所有",从所有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法理角度分析,"全民"作为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违反法理精神且不具有现实意义。"全民"无法由国家代表成为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国有企业产权应当依法归属国家。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刑法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困扰办案,有待研究、解释、澄清的问题。其中,单位能否构成诈骗罪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首先是因为新旧刑法对诈骗罪的规定发生了变化,司法解释相对滞后,其次是由于司法人员对立法及司法解释理解的不一致,以及用老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城市管理中,"城管警察"可谓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近年有关"城管警察"的消息不绝于耳,陌生是因为我们至今仍分不清它到底是城管还是警察。目前"城管警察"虽普遍被认为是"城管与警察常态公务协助机制",但实践中城管与警察俨然已趋同化或呈合并之势。"城管警察"现象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警察职能与城管职能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使得两种与公民生活极为密切的权力都无法得到有效的行使和控制。厘清两种权力体制,使其有序协调或衔接,才能使两种公权力得以依法规范运行,进而保障公民权利不会受到随意侵犯。  相似文献   

10.
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清算在实践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法律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清算法律规定不完善,出现了大量的无法可依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清算所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