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苏联《国家与法》丛书1982年第3期发表利托夫金的《苏联公民的住房权》,主要解释苏联住房法要则对苏联公民住房权的种种规定。下面是该文的摘要,供参考。苏联宪法第44条第一次宣布了苏联公民的住房权。为了执行宪法第44条,苏联最高苏维埃在1981年6月通过了“苏联与各加盟共和国的住房法要则”。其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2.
一、前苏联的退休制度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先后颁布了《劳动者社会保障条件》(1918年)、《退休金条例》(1928)等社会保障法规。苏联宪法明文规定:苏联公民在年老、患病、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失去赡养者的情况下,享受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3.
《国家与法》丛书1982年第3期发表利托夫金关于住房立法的文章《苏联公民的住房权》,它主要阐述苏联住房基本法中对苏联公民住房权的种种规定。文章说,最近四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有2亿1千6百万人得  相似文献   

4.
《苏联文化报》8月11日刊载,该报编辑部收到读者波塔波娃的来信,信中说她是住在克麦罗沃(省中心)的公民。在休假中曾多次到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去探亲。她非常喜爱这个城市。因为这是个花园城市,即使在酷暑炎夏,绿树成荫芳草遍地也会令人感到凉爽宜人;在阿拉木图中心和许多新辟的地  相似文献   

5.
苏《鼓动员》发表文章说:苏联平均每小时约有一千人迁入新居。在1982年改善了住房条件的苏联公民为990万人。今天苏联已约有80%的公民拥有单独的住宅。现代住房的条件如何呢?作者在克林市人民代表苏维埃执委会副主席德鲁日宁的陪同下走进了该市车站附近居住区的一幢房子,任意地参观了一套住房。住房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1987年5月,苏联《个体劳动法》正式开始实施,只短短半年时间,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从事个体劳动的人已达200—300万,约占全苏人口1%,时隔不到三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于今年3月通过了被称为旨在进行根本经济改革的中心汰律——《所有制法》。现将该法中“苏联公民所有制”对《苏联个体劳动法》的发展简介如下。首先,制定、颁发两项法律的历史条件有很大的不同。1986年2月,苏共召开了二十七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创作生涯六十周年,据九月份《苏联文化报》报道;肖洛霍夫的主要作品《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顿河故事集》、《一个人的命运》等书在苏联国内以88种语言文字出版了1,080次,发行总  相似文献   

8.
在强化“经济健康化”措施和为向“可调节的市场经济”过渡作准备的过程中,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于今年4月23日签署批准《苏联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者所得税法》,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鲁基扬诺夫同日签署最高苏维埃决定,规定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这一新的所得税法。该法共包括十个部分,内容十分具体、细致,公布在5月5日的《消息报》上,共占整整两个版面。现把该法规定要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大类和税率标准介绍如下:一、各类职工、生产合作社(集体农庄除外)成员、军人、律师的一切货币和其他形式的工资、报酬、奖金、股息、红利等收入,其所得税税额按月收入总数计算,共分9个档次:  相似文献   

9.
1990年12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苏维埃《苏联工会及其活动的权利保障法》。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在签署的有关“决定”中宣布,该法自1991年1月1日起生效。早在1989年4月29日,苏联《劳动报》便全文公布了1989年3月21日全苏工会中央理委会主席团会议批准通过的《苏联工会权力法》(草案),计6章36条,供全体会员和社会各  相似文献   

10.
《今日东欧中亚》走过了16个春秋,至今已整整出满100期。 《今日东欧中亚》原为《今日苏联东欧》,创刊于1981年。那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中国与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关系尚未正常化,《今日苏联东欧》肩负着桥梁和窗口的使命,把阻隔多年的苏联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情况介绍给广大读者,同时也为刚刚恢复的苏联东欧研究开辟了一块园地。随后是席卷苏联东欧的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11.
一、俄罗斯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前苏联的国家保障制度沿袭而来。在1918年,1920年和1928年,苏维埃政府分别颁布了《劳动者社会保障条件》,《残恤金条例》和《退休金条例》。这是苏联最早的社会保障法规,后由于二战等原因,50年代以前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健全和统一。50年代到80年代才逐步趋于完善、提高和成熟。1964年苏联通过了《集体农庄庄员养老金和补助费法》。该法规定,集体农庄庄员同职工一样,享有社会保障的待遇。这就为建立全国统一的老残恤金待遇制度创造了条  相似文献   

12.
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希望和支柱》由于其内容配合了苏联食品纲要的贯彻,塑造了一个“新型”的农业领导者的形象并提出了改革等问题,因而得到苏联官方和舆论界的重视,成为最近苏联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去年十月“全苏农业工作人员日”时,《希望和支柱》举行首映式,全国有1241家影院放映这部影片,一天之内观众达一百万人,反应甚为热烈。一位读者写信到《苏联银幕》杂志说,他在莫斯科《十月》电影院观看这部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际电影交流公司决定购买一批苏联影片作商业性放映,为此,我们去了美国。在两个星期的时间内在美国十四个城市放映了十一部苏联影片,其中有《画家妻子的肖像》、《来得容易去得快》、《起飞》、《狂欢节》、《技师加弗里洛夫的爱妻》、《传卫》、等。两年前曾在纽约试验性地放映了苏联影片《奥勃洛莫夫》、结果立即需要了一百部拷贝。其后《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获得美国“奥斯卡”最佳外国语片金像奖,得到了更多的观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法制是苏联国家体制的基本原则之一。正如苏联宪法第九条所指出的,巩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法律基础乃是苏维埃政治体制发展的主要方针之一。苏联检察机关是苏维埃国家的专门机关,它的职责是保证执行独立于任何地方机关之外的统一法制,其基本任务是保卫苏联宪法所肯定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体制、国家财产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正确而又划一地行施法律实施最高监督,并积极地执行苏共制定的有关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苏联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科学编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哲学博士帕诺夫教授应《苏联文化报》记者之请求,谈了近年来出版方面情况和计划。1978年第三版苏联大百科全书的最后一卷——第30卷问世以后,出版社开始集中力量出版科学、技术、文化等专门学科的百科  相似文献   

16.
1990年2月2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在经过激烈的讨论、辩论和争论之后,通过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土地立法原则》(以下简称新《土地法》)。该法于当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苏联舆论界认为新《土地法》是苏联诸经济法律中的基本法律之一,认为它的诞生对当今整个苏联社会、对国家经济尤其对农村面貌的变化,将起重要的作用。新《土地法》又是自1968年苏联通过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土地立法原则》(以下简称旧《土地法》)以来的又一部土地法。通过研究新旧土地法的不同,从中或许能发现苏联为扭转农业危机所采取的措施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制。苏维埃国家把巩固和加强革命法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建立政权不久,随即颁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等,从1922年至1924年的三年中(新经济政策后不久)相继颁布了不少法律、法令、条例等,如《苏联宪法》、《苏俄民法典》、《苏俄刑法典》、《苏俄民事诉讼法典》、《苏俄刑事诉讼法典》、《苏俄劳动法典、《苏联律师条约》等重要法律。列宁非常重视制定法律的工作,在进行大量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8.
西德《东欧》月刊自八三年第二期起连续刊登苏联问题专家的文章,谈他们对苏联内外政策的看法,探讨苏联的领导人变化情况和苏联今后的发展前景。著名苏联农业问题专家卡尔一欧根·瓦德金的文章《陷入停滞的苏联农业》和吉森的尤利图斯一利比希大学农业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个工作小组提出的《吉森论题》集中阐述、讨论了苏联农业近年来的困境和影响苏联农业的诸因素。本文系根据这两篇文章编译。  相似文献   

19.
《苏联东欧问题》1984年第6期刊登了韩秀晨撰写的《苏联、南斯拉夫匈牙利所有制形式的比较研究》文章。作者从所有制的形式方面对三个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一、“大、公、纯”的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由三种形式构成,即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这三种  相似文献   

20.
苏联《共产党人》1987年第4期以《按新方式思维和工作》为题的专栏刊登了党政、经济、文教、科技等各界人士撰写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当前进行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具体情况。读读这些文章可以了解一点苏联改革的进程,增加一点感性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