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11)
自古以来,婚姻习俗是世代相传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因地域的不同,婚姻习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一个地域的婚俗文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一定地域的婚姻习俗也在稳定性的基础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同婚姻习俗代表和反映了人们不同的思想文化。但婚姻习俗无论在形式上存在怎样的差异,其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表达了人们祈祷吉祥如意的意愿。  相似文献   

2.
金璞 《各界》2009,18(12)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又一次规模空前的大统一,蒙古入主中原的一个世纪是诸文化大融汇的时代,因此元代作为文化实体之一的社会婚姻形态也具备这种多样化的特点,元代的婚姻制度有其复杂、独特的特点.元代蒙古族的婚姻习俗有许多特殊之处.同时,蒙古族长期受到汉族封建纲常伦理的影响,他们的婚姻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化差异何以重要 文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了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定。但差异本身也有对社会和谐与国家安定不利的一面,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差异有可能使族际之间的交流产生一定障碍,甚至产生误读及由此而导致的族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9)
中国的壮族和越南的岱族为同源民族,在婚姻文化方面存在许多相同的地方。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及各自所受不同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两个民族的婚姻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从婚姻观和婚礼组织形式的角度阐述壮、岱族婚姻文化的异同,有助于加深对两个民族文化的了解,推动两国边境的和平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6)
契丹族的婚姻主要有两姓世婚、劫掠婚、姐妹婚,异辈婚和收继婚等形式。婚姻深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在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中,契丹族的婚姻观念有一些改变,但婚姻形式更多地保留了民族特色,对于汉化程度较高的契丹民族而言,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辽朝是我国古代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强大封建王朝,屹立于世二百余年。作为辽朝统治民族的契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强大游牧民族之一,其经济基础及立国基础是畜牧业。但是,在辽初太宗以后,辽朝境内逐渐形成了南农北牧的大格局,这是自秦汉以来我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历史现象。大格局的形成得益于太祖、太宗时的开疆扩土与重视农业,更得益于"因俗而治"促使辽朝境内农业与畜牧业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7.
一、“吾从先进”,“以夏变夷”的大一统思想西周时代,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早已是多民族的复合体,各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孕育了中国灿烂的华夏丈明。所谓“华”,“夏”、“中国”诸名称之本质涵义,实际上指的都是文化或文明。即使是周代的所谓“礼”,从广义上讲也是泛指当时的社会文明。孔子对由批判地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2)
辽都城上京在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都城,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交流融合的结果,是契丹族的一座历史纪念碑。上京的建立为辽朝二百多年的统治打下了基础,上京作为辽朝政治文化中心,极大地推动了契丹社会的发展。文章通过研究上京兴建的背景和历史地位,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了解了辽朝历史。  相似文献   

9.
余华  徐倩 《学理论》2013,(3):43-45
社会文化的嬗变直接影响了每一个时代的婚姻家庭文化,带来婚姻观、婚姻建立、家庭关系的改变,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向前推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婚姻家庭的建立和发展课题不断更新,其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和广阔。  相似文献   

10.
蔡国峰 《各界》2008,17(11)
多民族国家的民主改革基于本民族特殊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政治、习俗、民族性格等,发展民主政治、进行民主改革的工作不应从高层开始,也不宜从上到下同时开始,只适宜从基层探索着做起,一步步驱其成熟,自有瓜熟蒂落的一天.如此,才能避免民主运动导致的国家覆灭、政权丢失、国力削弱、社会经济倒退现象.这是近二十多年来全球范围内民主运动的基本经验.尤其适合于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